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司法改革的深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日本正在酝酿司法改革。关于这场司法改革的性质 ,日本的一些学者称为“体制改革” ,甚至为“国体改革”。〔1〕具体负责改革设计的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在其最终意见书中也指出 :本次所要进行的司法改革是为了在“法的统治”这一宪法原则之下将已经进行的政治改革、行政改革、经济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改革 ;是有关“这个国家形态”的诸改革中的“最后的关键性”改革。可见 ,日本这次所要进行的司法改革虽是“司法改革” ,但其意义、性质上远远超过单纯的司法改革 ,确实是一项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因此 ,我们在认识这次司法改革时 ,既需…  相似文献   

2.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承担、相关部门参加的9项改革任务现在已经基本完成。这9个改革项目分别是:死刑核准制度改革,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民事、行政执行机制改革,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监督制度改革,人民法庭工作机制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改革,审判公开制度改革,人民法院诉讼收费监督制度改革,初任法官选拔和任用制度改革。为回顾改革历程,总结相关经验,本刊杂志社特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以该9项司法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为内容,撰写相关专题报告,并自本期开始每期刊登1至2篇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 改革与法制是有一定矛盾的,但改革的性质和法制的本质决定,他们两者必须相互协调。改革必须在法制轨道内运行,法制建设也必须积极为改革服务。就立法而言,一方面要加快制定改革急需的各项法律;另一方面,要及时修改适应改革需要的法律。立法必须努力为改革提供法律依据,用法律推进改革,保护改革,规范改革,决不能把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改革置于违法的境地,更不能让本适应的法律把改革窒息在摇篮之中。立法者决不能因为改革必须在法制的轨道内进行,就可以无视改革对立法提出的急切要求。而改革只有在法制的轨道内进行,法制才能为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2010年司法改革措施的系统梳理,报告力图从综合性改革、法院改革、检察改革、司法行政改革等方面对年度司法改革进行客观中立的总结、评判和反思。刑事证据规则出台、案例指导制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等举措力度较大,但总体上改革步伐缓慢,理念保守,改革的政治色彩有增无减。为了走出困境,报告提出司法改革应当去政治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收费制度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发展并形成巨大规模的。本文认为,要想根治乱收费现象,取得费改税的成功,必须深化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税费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税费改革是行政改革的组成部分,税费改革的成功能增强国家推进势在必行的行政改革的决心,而行政改革又能推动税费改革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6.
近代法学期刊最主要的宏旨之一就是关注司法改革,倡导司法改革,反映司法改革成果,进而推进司法改革,成为描绘司法改革图景的平台,预测司法改革走向的风向标,司法主权的捍卫者,重大司法问题的诊治者,堪称司法改革的"推手"。从清末民初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几乎每一次司法改革运动的发轫,都离不开法学期刊的宣传和鼓吹。法学期刊从学理到实践,对司法改革问题及时加以讨论,对厘清改革思路、探明改革方向发挥了有益的作用。其保存下来的大量近代司法改革文献,为后人研究中国法律近代化提供了宝贵材料,值得深入挖掘利用。  相似文献   

7.
论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政府改革带来压力与挑战,也为政府改革营造了全新的行政环境。电子政务的兴起,为政府改革提供了理想的平台,而政府改革必将会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因此,政府改革必须处理好推进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的互动关系,同时政府改革要充分考虑所处的改革环境。  相似文献   

8.
转折与展望:评中央成立司法改革领导小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司法改革”这一“中心话语”下 ,中国基层司法机关的改革如火如荼 ,但是 ,由于改革的自发性和分散性 ,导致了诸多悖论的产生。为此 ,中央决定转变改革模式 ,成立了中央司法改革领导小组 ,以指导全国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这一决定对于中国司法改革的历史进程来讲 ,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必将对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综合来看 ,成立司法改革领导小组 ,才能除司法改革进程中的非理性色彩 ;才能沟通司法改革中的精英意识与大众诉求 ;才能调谐司法改革与政治体制的深层冲突。  相似文献   

9.
回顾司法改革所走过的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但我们的改革实践、理论研究还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在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改革的方式、司法改革的领导机构及改革原则、司法改革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存在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袁坚  任志锋 《法制与社会》2012,(35):145+147
司法改革必须以内外部环境的存在作为改革前提方能取得成功。本文对司法改革与司法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司法环境制约着司法改革的形式和内容,而适当的司法改革能够推动司法环境的改善。本文在分析当前各学者所提的各种宏观的司法改革路径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司法聚合主义的改革路径,即司法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要结合改革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决定中,司法改革都是重要内容,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190项法治改革举措中,司法改革举措就有48项,充分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司法改革,人民群众热切盼望司法改革,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大力推进司法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多次会议所部署的改革举措,司法改革也是重点内...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司法改革并在诸多方面有所进展。基于对2009年司法改革措施的系统梳理,报告力图从综合性改革、法院改革、检察改革、司法行政改革等方面对年度司法改革进行客观中立的总结、评判和反思。尽管司法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但迈向现代司法制度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3.
路佳 《法人》2005,(3):42-44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颁布的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确定的39项改革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法院系统的进一步改革已是箭在弦上。法院下步改革意见正在研究制定当中,第二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行将推出。作为这一改革计划的一部分,2005年的审判改革让人瞩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将会使我国社会发生全面而深刻地变化,邓小平同志说,这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我们面临着双重的任务,这就是既要改革作为改革客体的客观世界,又要改革作为改革主体的人及其主观世界,改革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使改革的主体与被改革的客体获得协调发展。而要想实现  相似文献   

15.
改革和完善诉讼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今年4月份公布的第二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涵盖了司法改革的部分内容,如:进一步完善刑事审判二审、死刑复核程序;改革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启动再审制度改革;推行程序简易化改革;改革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改革完善执行工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和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社会化改革历程的梳理和改革现状的分析,揭示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学》2017,(6):169-17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新一轮司法改革改变了刑事诉讼运行的技术与制度环境,从而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刑事诉讼制度的要求。由于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更为全面的权力结构重组与激烈的利益博弈,其深刻性和复杂性远超以往,改革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也会遭遇更大阻力。在此背景下,改革方式与路径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是事关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根据既往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展的经验以及改革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改革应该根据不同的改革项目,灵活运用不同的改革方式,整体采用一种复合型的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86,(6)
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向立法工作提出了挑战。我们既要使改革依法进行,不能因改革而破坏法制;又要使立法适应改革的需要,不要束缚改革,妨碍改革,使改革有法可依。一些同志提出了加快立法,改革立法制度的建议,这与立法的条件、步骤与方式问题密切相关。本文拟结合近年来我国立法的实际,就此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9.
推行殡葬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近几年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开展,河南省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殡葬改革运动.但是,殡葬改革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的殡葬改革出现了停滞现象,殡葬管理中单纯追求火化率,丧户火化后二次装棺现象较为普遍,殡葬改革的现状有悖于殡葬改革的最终目的和改革设计.我们必须更新思路,调整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改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主题,是我国现代史上的丰碑。经过左的错误给司法行政制度建设造成的巨大断层之后,随着改革的历史潮流,全省司法行政干警想改革,议改革,实践改革,服务改革,山东司法行政工作在改革中重新诞生、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