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和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而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和忠实通顺,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去消除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使译文既能再现原文的意义,保持原有的风格,又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言、风格等方面对小说Araby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阐明翻译应遵循的"信、达、雅"这一原则标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中国译界的许多学者的注意力依旧集中在严复于近90年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的时候,一些翻译理论工作者已把他们的视线转向了新的地平线上。他们试图从新兴的横断学科所提供的原理和方法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在横断学科与翻译理论研究交叉的无人区开拓出一条  相似文献   

4.
自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至新中国成立,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在中国翻译界进行着,并且延续到今天,其争论的焦点在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方法以及翻译的风格问题上;而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学作品。本文拟就标准、方法和风格问题,综述诸家见解,并提出笔者拙见,以就教于译界前辈及同道。  相似文献   

5.
法律文书的翻译,除了要求做到的"信、达、雅"之外,对"信"的要求比一般文体的翻译更严格,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英译本,在这方面同过去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但如能在翻译中更多地运用一些法律术语,会使法律文书更加简明易懂,效果也会更好.  相似文献   

6.
孔飞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2):134-134,140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充分体现出某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一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习语的翻译历来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从不同类型的习语着手,本文首先诠释习语,接着作者结合实例论证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力图兼顾习语翻译中的"信"与"达",进而做到理想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功能对等理论与汉语习语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由此引发了对翻译标准的争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充分考虑到了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这一重要因素,是“信、达、雅”等标准的具体化、科学化。这一理论对汉语习语的英译尤其具有指导价值。按照功能对等的标准,汉语习语在英译时可分为6种情况,应分别采用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与外国人的交流也更加频繁.在交流中,如何将原文或原话翻译出来而不致引起双方的误解,达到信、达、雅的标准,这不仅需要译者具备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而且还需要了解有关历史文化背景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是一位伟大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笔者试图通过初步探究鲁迅的直译翻译法、以及其坚持的"信"的翻译原则,表明鲁迅深刻的翻译思想已涉及到翻译的多个方面。鲁迅的翻译理论不但对当时的译界有重大影响,对今天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行政领导者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政府职能迅速转变和社会不断发展对行政领导者的更高要求.本文主要从探讨儒家文化同现代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闸述了"恭、宽、信、敏、惠"对于现代行政领导者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翻译、翻译法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尽管不断有新的教学法出现,翻译法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国际交流不断增加、对双语能力的需要日显突出之际,更有必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为培养跨世纪的外语人才服务。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译的含义、本质和作用的阐述,明确翻译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进而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翻译法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双语工作环境的沟通需要。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先生在文章《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化"。所以称之为最高,究其原因,是文学翻译的本身和语言之间的差异等很多因素使得西方等值理论以及严复的"信"等理论在中西跨文化实践中,很多时候显得反而不够准确了;而"化"本就包含了"讹","化"不是不"信",却是在"信"的基础上,在"信"所不能及的层面上,将两种语言,两种文化,最高程度的艺术化,美学化了。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30年代提出"宁信而不顺"的主张引起了翻译界的一场大辩论,很多人认为鲁迅的这种观点仅仅是对复旦大学教授赵景深的"顺而不信"的回击,是"矫枉过正"或是"意气用事",这对鲁迅先生是很不公平的."宁信而不顺"只代表鲁迅的"欧化"翻译观的一方面.鲁迅先生"欧化"翻译的反映了他的文化立场和政治立场.它的形成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是在对"内忧外患"的国情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  相似文献   

14.
翻译规范往往是规定性的,注重制定一定的语言学规范和文本类型样板,描述性的规范研究旨在通过析出和描述规范来揭示翻译的本质和规律。在翻译的外部,著作权法、翻译的职业规约等翻译权控制翻译实践,而在翻译内部,存在着制约翻译实践的规范,翻译规范常常被内化,转换为内在的信仰力量。晚清民国时期,文言和古典社会的翻译包台了复杂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翻译界现状及雏形翻译理论的分析、梳理 ,以及对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与学派的介绍、评论 ,旨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翻译理论资料和一些有实效的翻译原则及方法 ,以期与同行们共勉 ,在翻译实践中有所遵循 ,少走弯路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译品 ,逐步建立起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学。  相似文献   

16.
人类使用不同的语言产生了翻译。“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论翻译》)。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翻译的需求也愈来愈大,作为指导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也因此得到发展、日臻完善。在当今的翻译理论中,P·纽马克教授的语义学翻译理论和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易经》中阐述的关于“信”和“孚”的思想,形成了中国的传统信文化精髓。作为立国之本、修业之基、处世之道,对当前我国重建信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外语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但他们很难在短期内成为各行业部门所需的翻译人才.鉴于此,应加快培养高层次翻译人才,改革课程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设翻译学科、加强对翻译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等.  相似文献   

19.
鲁迅作为我国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提出了一些具有相当研究价值的翻译思想.他的翻译思想涵盖了翻译目的、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批评等方面,是我国翻译理论建设上最稳固的基石,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翻译研究,也为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法律文本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注重准确性、严谨性和庄重性,这就使得这一特殊文本的翻译具有极强的专业特色。翻译法律术语并非易事,一方面要求语言功能对等和法律功能对等,但另一方面又经常遇到没有确切对等词的情况,这主要是由源语和目的语中的文化差异尤其是法律文化差异造成的。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20世纪翻译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颇为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