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命柱 《前进》2001,(9):33-36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共同造就出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历史久远,时代连续,门类齐全,精品荟萃,具有极高的品位,是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有的景观。一、山西旅游资源是古建艺术、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完美统一悠久的历史,给山西留下了众多的古代建筑,其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全省已列为全国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56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412处,其中,宋、辽、…  相似文献   

2.
山西是文物大省,文物遗迹十分丰富,仅宋辽金(公元960-1227年)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就占到全国同期木结构建筑的72.6%,因此,山西又有“中国古建艺术宝库”之称,而晋祠就是这座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的美誉。晋祠,历史悠久,是三晋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勤劳、勇敢、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古建筑、雕塑、碑刻、古树名木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千百年来,晋祠以她所特有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留恋忘返。晋祠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  相似文献   

3.
晋国之脉     
晋文 《前进》2016,(3):46-50
山西是人类文明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诞生在山西南部的晋国,是山西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和华彩篇章。晋国,前后延续600余年,称霸中原一个半世纪,由立国之初的"方百里",发展成为囊括整个山西,并延展到河北、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几乎是中原地区从西周末期到春秋时期的唯一大国,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是最值得我们山西人梳理、总结和传承的珍贵文化遗产。多少年来,一代代学人,对文献、考古和民间传说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工作,但囿于确凿实证的缺乏,很多关键环节难以前后衔接,自圆其说。这些年,得益于考古发现的确凿证据,使得晋国的真实面貌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为整合考古成果,厘清晋国历史,重塑文化品牌,讲好山西故事,山西省文物局组织撰写了有关"晋国600年研究"的3篇文章:(一)晋国之脉:由西周叔虞封唐说起,纵谈了晋国从初创、崛起、争霸、衰落到消亡的历史过程,回答了纷争千年的晋国始封地问题,阐明了晋国在西周、春秋战国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二)晋国之变:以唐国初建实施夏政戎索新政为始,重点介绍了晋国历史上献、文、悼等几代明君贤卿主导、厉行的变革创新,总结了晋国变革创新的鲜明特色、重大意义和历史经验,同时指出了晋国变革中的深刻教训。(三)晋国之风:从英雄神话的濡染,到唐风魏韵的滋润,从百家争鸣的砥砺,到百花齐放的繁荣,简括地陈述了晋国文化在发祥、承继、弘扬、发展华夏文明整体进程中的先天禀赋、直根地位、鲜明特色和引领作用。这组文章对我省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和"六大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期刊发《晋国之脉》,《晋国之变》《晋国之风》将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三晋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可上溯至1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但三晋文化真正形成体系是在西周初年叔虞封唐,建立晋国之后,尤其是春秋末年魏、韩、赵“三家分晋”时期。晋国文化是三晋文化体系的初级形态,三晋国家文化则是三晋文化达到高度成熟的形态。三晋文化具有完备的体系和极其丰富的内容,其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顺时应变的革新精神;二是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思想文化传统造就了三晋文化多方面的优势。山西是中国北方戏…  相似文献   

5.
山西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储量丰富,素有“煤铁之乡”美称。目前全省已发现的矿种有120多种,其中煤、铝矾土、珍珠岩、镓等34种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尤其是煤炭资源现保有储量2581.3亿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长期以来资源的优势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的经济不仅在全国排名落后,就是在中部六省地区仍然排名较低。  相似文献   

6.
摧毁恶势力──山西警方侦审“侯百万”“郭千万”两大文物犯罪集团纪实蔚积明地处晋南盆地的侯马市,古称新田,是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都城。斗转星移,当历史跨入20世纪90年代,山西公安机关在这里侦破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文物犯罪大案。150余名干警,侦审8个月,行...  相似文献   

7.
《山西政报》2010,(13):F0004-F0004
5月26日至28日,晋国古都侯马宾客云集、群英荟萃.由山西省委宣传部,临汾市委、市政府主办,侯马市委、市政府,侯马开发区党工委、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第六届山西侯马·晋国古都文化节”隆重举行。本届文化节主题是“传承·合作·发展”。文化节期间,文艺、文化、经贸三大活动异彩纷呈,十大亮点引人瞩目。既有伟人彭真的纪念活动,又有多姿多彩的文艺演出;既有内涵深邃的文化研讨,又有合作发展的项目洽谬.来自北京.上海.香港、台湾.深圳及美国。  相似文献   

8.
山西文化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如何走,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怎样发挥文化的支点作用,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近年来,山西实施“五大战略”,落实“五个新进展”要求,充分发挥大作品展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的带动功能,力争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及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培育方面有新进展,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9.
羲皇故里     
《时事报告》2013,(1):2-F0002
羲皇故里——天水,是中华创世先祖——伏羲氏诞生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等,构成了天水绮丽多彩、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天水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天水正在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0.
宋新柱 《前进》2007,(8):40-41
近几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我省文化产业虽然在全国起步较晚,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凭借丰富的人文资源禀赋,在培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精品等方面,山西在海内外的文化影响日益扩大,"华夏文明看山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从文化产业角度来看,我省的优势产业,如文化旅游业、影视业、演艺业、特色报刊业等,均有较快发展。工艺美术品制造  相似文献   

11.
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对外宣传互联网信息窗口“山西之窗”,于1999年2月10日正式开通运行。“山西之窗”目前开设有“政府之窗”、“山西概览”、“工商博览”、“经济信息”、“名优产品”、‘I黄工程”、“地市之窗”、“图书报刊”、“三晋之旅”、“文化艺术”、“医疗保健”、“教育天地”等栏目。使用中文和英文两个平台,每天发布本省要闻和信息快递,还通过特别报道把我省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完整地全面进行报道。今年我省“两会”期间,“山西之窗”在两会秘书处的领导下制作了“两会”专版,分别报道省人大、省…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1,(10):56-56
梁河县位于云南西部,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县。全县国土面积115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72米,最低海拔860米,平均气温18.3摄氏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天然矿藏资源丰富,有药材、芳香、竹等各类40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有锡、铝、铀、煤等30多种矿藏,森林覆盖率60.2%,蓄积量达130万立方米。梁河明设南甸宣抚司,至今成为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傣族皇宫”作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历史上,梁河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九五”期间,在省州党委、政…  相似文献   

13.
刘建霞 《前进》2013,(7):14-16
经过多年发展,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在山西发展迅速,已呈现相应规模。打造一个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推介“晋”字牌文化产品与项目的交易平台,推动山西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时机已经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的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不仅极大提升了山西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作为一个具有“区域影Ⅱ向、地方特色、国家水平、全国一流”的文化产业协作、积聚、会展品牌,首届山西文博会呈现出了突出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黄土 高原的东部,因在太行山西侧,故名山西。春秋时为晋国地,因而简称晋。公元前 453 年,赵、魏、韩三分晋国,所以山西又称为三晋。山西表里河山,地势险要。东越太行山 和河北省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 西、河南两省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 同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山西省疆界 轮廓大致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 — 行四边形,东西宽 380 多公里,南北 长 680 多公里,全省面积约 15.6 万 平方公里。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之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 …  相似文献   

15.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万。境内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储量的就有120多种,煤、铝矾土、耐火粘土、珍珠岩、铰、沸石等居全国首位,铜、铁、石膏等在全国也占有相当的地位。特别是煤  相似文献   

16.
今年暑期,山西省台联与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共同主办了台湾教师团“山西古文化之旅”。全团28人来自台湾各地,多系从事文科教学的中小学教师,特聘台湾师大历史研究所和地理研究所的两位博士担任团长和顾问。7月27日,历时13天的文化之旅拉开了帷幕。中华悠久文化的追寻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它是孕育华夏文化的摇篮。这里古迹遍布,文物基苯。据统计,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山西即占了全国的70de。推出“古文化之旅”的参访主题,无疑吸引着这些想一睹古文物风采的台湾老师们。7月29日,教师团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参观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始凿于北…  相似文献   

17.
山西古塔     
塔是梵语“ 都婆”音译的简 称与讹变,又念“塔波、塔婆、兜婆、浮屠、浮图”等。其本意为高积土石,用于埋藏遗骨。 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的山西省,现已查明各类塔585座,占中国现存古塔2000余的四分之一强。山西古塔种类居全国首位,以种类多、规模大、历史久、造型殊、设计妙、结构巧在山西古建筑品类中自成体系,令人叹为观止。 现矗立在三晋大地上的585座古塔,自北齐至明、清均有修建。结构上有砖、石、木、铜、铁、琉璃等;用途上有纪念塔、风水塔、舍利塔、佛塔、经塔;形制上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  相似文献   

18.
资溪县花岗石产业兴起的调查姚瑞宗资溪县是地处武夷山西北麓、赣闽交界处的一个山区小县,素有“资源之溪”的美誉。作为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资溪丰富的木竹资源早已远近闻名,而花岗石资源的扬名才是近几年的事。据勘察,该县仅可开发利用的花岗石资源便达5.3亿立方...  相似文献   

19.
花韵·花市·花都侯瑞丽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盛誉,除了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在世界首屈一指外,花卉资源也极为丰富。据植物学家统计,目前在世界各地生长着800多种杜鹃花,有600多种出自中国;世界上450多种报春花中有390多种长在中国;世界100种百...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和教育,云南省一定要立足自身实际,抓住这次重大的历史机遇,为西部大开发和21世纪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一、利用云南省的资源优势发展无污染的特色经济 云南省是中国多民族的一个缩影,共有25个民族,民族之多,居全国之首;云南自然环境优美,景观奇异,云南境内众多的高山构成壮美奇特的自然景观,滇中有著名的“天下奇观”石林,滇西有长江第一湾的虎跳峡,丽江地区素以雪山峡谷而著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省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在这!if发现了元谋猿人化石,人类史前文化的各个阶段在云南都留下了遗迹;云南立体气候特征明显,资源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生物基因库”的美誉;云南有406O公里的国境线,其陆路边界之长居全国之冠。云南独特的地质构造、气候带、多种物种资源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云南省独特的优势资源,它们既有很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还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赋予人们以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受。 但是.云南的优势资源,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一旦开发完这些资源,这些地区的经济往往就不可持续发展,企业就会倒闭、破产。云南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