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实践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仍存在着重视理论灌输、轻视实践教育的现象,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未能更好地培育和升华。因此,高校应该从提高认识、拓展社会实践、精心组织策划、认真总结提高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教育,发挥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弘扬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应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为依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尤其是我国处于这样一个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面临着新的困境,因此,重建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高校德育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高校德育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爱国报国的爱国精神,以和为贵的信义、克己奉公、先人后己的入世精神,崇尚礼仪的文明精神,贵德重义、诚而有信的处世精神,勤劳俭朴、自强不息、自我完善的立身精神,以及与时俱进形成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有三:一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把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同人类社会进步、中华民族复兴结合起来;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成为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三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6.
当代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民族观念,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中的民族精神的状况存在着令人堪为担忧的问题,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学生中加强民族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是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政治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无异于一场社会革命,随着其进程的不断加快,影响不断扩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元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界限逐步模糊,但国家意识却逐渐增强,激烈的国际竞争强化了以民族为基础的国家意识。因此,全球化和民族化成为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种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全新姿态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全球化时代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提出了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载体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创新精神和骨干队伍的培养来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均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指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机地结合起采,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任务。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论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培育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要以先进文化为依托,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塑造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当城市出现后,人类文明进步的速度大大加快了。1800年,全球仅有2%的人口生活在城市;2007年,全球已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今后几十年,可能是全球城市化飞跃发展的几十年,推动这一飞跃的是一批发展中国家在崛起。  相似文献   

12.
郑华丽 《工会论坛》2010,16(5):95-96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营造校园文化,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种全新理念的现代展览会,是一个超大型的集展示、游览、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展期将历时半年,参观总人数预计超过7000万人次,展区的面积达5.28平方公里,人群密集,包含多种公共场所的治安特点,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世博会作为一项影响较大的全球性活动,极易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将汇聚大量各国政要、知名人士、国内外游客和珍贵展品,这些人、事、物极易成为形形色色犯罪活动的侵害对象。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大量社会矛盾,作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也将在特定时间、场所等适宜条件下激化。在此,我们针对上海世博会的潜在安全风险和不安定因素进行分析,并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安全保卫工作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62名上海进行问卷调查后.我们发现:在筹备世博的最后一年里.上海青年的国际意识更为开放,理性对待国际化交往;公益意识更加普及,踏实践行公益性活动:大局意识更为成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创新意识更受重视,踊跃投身服务型创业。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世博会的多项历史之最,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奉献与热情,展示了上海人民友爱、团结、合作的良好精神面貌。与此同时,也蕴含了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多项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围绕上海的社会结构状况、社会管理优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需研制上海依法治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和优化上海的民主参与制度、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依法治理中的作用、科学预防和处理上海的社会矛盾、探索诚信建设的法治框架等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世博会期间,上海的人流和车流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建立大联动的勤务机制、实施分级管控、增加夜加岗执勤班次、增加电子警察、增加牵引力量等一系列措施,做好高架道路排堵保畅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世博会期间,上海的人流和车流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建立大联动的勤务机制、实施分级管控、增加夜加岗执勤班次、增加电子警察、增加牵引力量等一系列措施,做好高架道路排堵保畅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为探索志愿者组织和动员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应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全力打造志愿者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世博期间上海交通管理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博期间,庞大的参观客流与居民日常出行在时间与空间上叠加,势必给本来已经十分困难的上海市内交通造成更大的压力。世博期间交通管理的对策建议有: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设施服务效率;重点疏导好"长三角"地区参观世博的客流;扎实做好P+R交通疏导工作;梳理中小道路资源,开辟单向交通;备好预案,以防不测;提高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增加了世博交通保障的难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根据上海世博会客流特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构建有效的世博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