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首部《旅游法》重拳治理“零负团费”、强制购物等旅游乱象的法律是否会引起旅游业的“阵痛”?中国旅游自此能否进入“纯玩时代”?十月团费“涨势”已定九月游客“抄底”出游《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2.
孟勤国 《中国审判》2013,(11):28-29
<正>中国游客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旅游群体,也是最弱小的旅游群体。无论是出国游还是国内游,挨宰几乎就是中国游客的别名。旅行社、导游司机、定点商家相互勾结,形成了完整的宰客潜规则:猪食一样的十菜一汤,牛棚一样的星级宾馆,黑店一样的购物消费以及各种坑蒙拐骗的行业招数。更为甚者,宰客的和挨宰的习惯成自然,旅游线路居然分出纯玩团和普通团,后者明示是一个宰客团,居然也有无数的游客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3.
宋瑶 《法庭内外》2013,(8):31-32
伴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热"逐渐升温。然而,由于个别旅行社通过霸王条款、降级住宿、缩水景点、强迫购物等方式设置"陷阱",令游客防不胜防,导致旅游市场乱象频出。一些旅游者在权益受到侵害后,出于维权成本等原因的考虑往往选择能忍则忍。本文选取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举案说法,以期为旅游者提供适当的指引。旅行社擅自"倒团"旅游者身体受伤2008年底,焦某购买了A旅行社的新马泰10日游服务,并向其交纳了团费。2008年12月21日出发时,焦某发现A旅行社已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资讯     
《中国律师》2013,(4):111-111
国内旅游"一日游"出新规日前,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国内旅游"一日游"合同(示范文本)》,并下发各地相关部门,指导各旅行社推广使用。其中,针对强迫购物、黑车黑导、擅改行程等问题,均作出了赔偿办法的明确说明。中华环保联合会表彰优秀环保律师2月26日,中华环保联合会授予赵京慰、胡玉来、吴晓宇、冯秀华、陈旭绯5名律师环境维权优秀志愿  相似文献   

5.
以祖国大陆《旅游法》的制定与实施为标志,旅游合同于祖国大陆终于实现了规范化。而将其与1999年我国台湾地区"民法"新增有关旅游合同之法规则进行对比,可发现二者在总的立法体例、主要规制的内容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缔约双方一些具体权利义务的分配上仍有差异。如祖国大陆《旅游法》所规定的旅行社告知义务内容的明文化、因旅游者原因所产生合同解除权的列举式立法、旅游合同违约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缓和、惩罚性损害赔偿的引入;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债编规定的旅行社对旅游者购物瑕疵之协助及处理义务。而这些细微的差别也为两岸旅游合同法的相互借鉴与改进预留了空间。  相似文献   

6.
郭超 《政府法制》2013,(31):22-23
《旅游法》10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法律规定,旅行社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北京多家旅行社表示,在《旅游法》配套的实施细则出台前,他们暂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取消购物环节。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生活》2013,(17):29-29
在2013年的"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之际,旨在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简称《旅游法》)将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杜绝强制购物2013年7月3日,北京市发生了黑导游持刀强迫游客购物事件。从网上公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在一辆旅游车  相似文献   

8.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3,(9):7-7
首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出台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4月25日经表决通过了旅游法,这也是我国首部用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该法在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等方面作出规定,尤其是加强对旅游市场乱象的治理,以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法对"零负团费"的经营模式也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马志华 《法制与社会》2014,(14):112-1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选择之一。国内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消费心理不成熟、消费行为不理性、维权不当等问题,因此要完善旅游立法;旅游企业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旅游者自身要自觉抵制低价旅游、不从众旅游、选择正规旅行社并与其签订旅游合同,遇到旅游纠纷要合理维权等,做成熟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不管是散客形式还是组织的单团,都应该要有签订《旅游合同》的意识。《旅游合同》里对游览内容及安排、旅游者及旅行社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按照程序签署《旅游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都有公开、公平的保障。本文以《北京市出境旅游合同》为例,简要评析了旅游合同的一些规定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零负团费”是一种扰乱旅游市场、侵害旅游者利益的经营方式.我国通过一般法律、旅游专门法以及地方法规和规定等三个层面对它进行规制,其中《旅游法》是最重要的规制手段.然而,该法实施以来,治理效果并不显著.由于现行法存在漏洞、新旧法衔接断层等原因,“零负团费”以更加隐蔽的形式运行,强制旅游者购物等现象还大量存在.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旅游法》中规制“零负团费”的思路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允许旅行社指定旅游购物场所但限制购物次数、细化包价旅游合同必要条款、旅行社先行赔付责任制度与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衔接.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09,(5):60-60
法官: 前不久,我母亲随旅行社去某名山旅游,当日上午行程安排的景点游玩结束后,导游说可以休息也可自由活动,同时介绍该景点不远处有瀑布。全团游客听后均未休息,爬山去看瀑布。导游交待了自由活动时间和集合时间后,即在山下等。但到山上后,因瀑布流下的水打湿山路,山路很滑,我母亲滑倒摔伤,共花去医疗费2万余元。事故发生后,我们要求旅行社赔偿,但旅行社认为事故发生在自由活动期间,旅行社没有责任。请问:随团旅游自由活动时出事故,旅行社承担责任吗?  相似文献   

13.
文摘博览     
国家力整出境游自1990年我国开办公民自费出国旅游以来,出境游已成为一种时髦的消费方式。仅1996年,我国经旅行社组织的出境人数为164万,其中出国旅游人数为37万。国家旅游局曾批准了九家旅行社特许经营出境游,但实际上他们又各自发展了一批代理社,据初步统计,目前经营和代理出境游的旅行社已多达246家,还有许多三类社的介入及大量私人无照经营,使得出境游这一市场极为混乱,削价竞争,质量下降,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如旅行社为了挣钱,把住三星酒店改成无星;承诺的旅游项目不兑现;争取低折扣的优惠机票,强迫旅游者大量购物等。一家三类社组织的国外游,游客们被拉到一家购物点后,突然冲出几个彪形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随着旅游交易量的增加,旅游纠纷也大量增多。实践中纠纷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旅游者和旅行社之间缺乏一个在权利义务、赔偿机制方面都公正明确的合同。另一方面,我国学术界对旅游合同的研究和讨论也相对较少。为了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主体,保障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着重阐述旅游者在包价旅游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5.
"去八达岭长城吗?一百一位,保证低价,到点儿发车。"在北京前门一带,只要有游客模样的人经过,就会突然钻出这样一些人,操着外地口音,戴着红袖箍,向游客特别是外地来的游客兜售长城一日游旅游项目。通常情况下,游客都会把自己放心地交给这些戴袖箍的人,跟着他们走上一段路,来到一个停车场,坐上大巴去长城。这就是著名的北京前门一日游旅游市场。因为挨着北京旅游集散中心,地处市区繁华地带,同时又能满足高中低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每天这里都会有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游客驻足停留,因此,  相似文献   

16.
从理念到制度——我国旅游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红  杨国良 《河北法学》2012,(1):144-145,146,147,148
旅游法理念是旅游法的精神和灵魂,旅游法宗旨是旅游法理念的现实表达,我国旅游法宗旨未能有效表达旅游法理念,反映旅游本质属性。根据公私法划分的理论,旅游基本法不能囊括旅游业所有业务范围,只能调整宏观、纵向的旅游法律关系。学者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旅游合同法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旅行社法、旅游饭店法及地方旅游立法的研究上时代性和创新性不足,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史友兴 《检察风云》2014,(10):11-12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而旅游者又往往把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外出旅游作为自己首选的途径。随团旅游引发的人身伤害赔偿纠纷因而也就越来越多。纠纷发生后,受害者都有向旅行仕索赔的意识,但是,如何选择法律来索赔,他们却没有认真考虑过,也不清楚这对他li]A~索赔会有什么不同?一起因随团旅游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的两次不同的判决结果,却告诉了人们选择索赔的法律不同,获得的索赔就会不同,甚至悬殊。  相似文献   

18.
旅游法理念是旅游法的精神和灵魂,旅游法宗旨是旅游法理念的现实表达,我国旅游法宗旨未能有效表达旅游法理念,反映旅游本质属性.根据公私法划分的理论,旅游基本法不能囊括旅游业所有业务范围,只能调整宏观、纵向的旅游法律关系.学者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旅游合同法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旅行社法、旅游饭店法及地方旅游立法的研究上时代性和创新性不足,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国际旅游岛下免税购物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实行诸多特殊政策,实行免税购物是此类政策之一。免税购物是海南发展国际旅游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涉及免税购物的对象、商品、免税商品业经营及其监管等内容。海南国际旅游岛免税商品制度要积极迎合免税商品业的发展趋势,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免税购物法律制度,繁荣海南旅游消费,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010年影响较大的10件旅游案例,其中有4起涉及港澳游,相关涉案旅行社和导游均被处以重罚。游客不购物险被赶下大巴去年7月18日,南京杨某等12名游客报名参团港澳五日游,在港澳游玩结束返回珠海逗留期间,珠海地接导游擅自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