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近代中国的战场上活跃着三拨人:日本士官生、保定军校毕业生、黄埔军校毕业生。按照出身于哪一所军校而划分辈分,士官生辈分最大,黄埔生辈分最小,而保定生承上启下。与黄埔军校重视政治教育不同,保定军校自1912年正式建立之日起,即标榜"军人以保家卫国,服从命  相似文献   

2.
陈予欢 《黄埔》2013,(2):103-106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和杰出领袖,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常务委员,他在黄埔军校工作一年多时间,曾经担负军校政治教育与训练重要职责,是中共早期最先懂得军事重要性的少数几位领导人之一,他对黄埔军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仅次于周恩来,是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抗日英雄周复(1900-1943),字旭人,江西临川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曾参加国民党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7年,被任命为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秘书,兼总政治部《三民周报》编辑、黄埔同学会宣传科长。1929年,改任军校政治部秘书。1931年东渡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后转入日本明治大学。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回国,参与组建蓝衣社。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战。  相似文献   

4.
陈予欢 《黄埔》2007,(2):36-38
黄埔军校作为孙中山创办的第一所具有现代革命意义的军事学校,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而黄埔军校的第一期生,最早并最直接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和熏陶,成为孙中山先生推动与促进军校发展乃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7,(2)
正黄埔军校十分重视政治教育,培养军人的政治忠诚度。由军校秉承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理念所决定,黄埔军校报刊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普通报纸,它担负着政治宣传、革命理念灌输的特殊使命,在军校里的地位和作用绝不一般。所以,对黄埔军校报刊的研究有着特别的意义。近年来有许多涉及黄埔军校报刊研究的文章发表,对黄埔军校历史上发行过的报刊杂志进行研究,包括出版过哪些报刊杂志,发行范围、时间和经过,编辑人员,特色  相似文献   

6.
论黄埔精神     
李忠诚 《黄埔》2006,(4):12-16
黄埔军校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历史上,黄埔军校曾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是世界著名的几大军校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予欢 《黄埔》2014,(5):66-69
正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筹备与建校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是现代中国著名军事家和中国国民党总裁。从1924年1月筹备建校开始至1947年,先后兼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校长二十三年,还主持陆军军官学校迁移台湾凤山重建,为推进现代中国军校教育以及军事现代化有过重要贡献。笔者拟以海峡两岸黄埔军校史料为依据,归纳整理出蒋介石与黄埔军校纪事,藉此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于1926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军校师生将才尽出,战功显赫,杨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黄埔军校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但军校曾于1938年遭日军飞机轰炸,校本部被夷为平地。后只修复了军校大门和孙中山故居等个别建筑。1996年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广州市政府决定重修黄埔军校。以此作为对孙中山先生的最好纪念。由广州市政府股资2000多万元,严格按照“原位、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黄埔军校校本部终于重视了往日的风采。这座俗称“走马楼”的楼房、建筑面积逾万…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3,(2):129-135
记者:黄埔军校在筹备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所做的艰辛开拓工作都有哪些? 陈宇: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黄埔军校是一座新型军校。它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后由政党组建的新式军校,也是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军校。  相似文献   

10.
<正>八、中山舰事件1926年1月8日,蒋介石根据国民党"二大"的决定,呈请任命邓演达为黄埔军校教育长,原教育长王柏龄被调任教导师师长。l月12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军事政治教育体系,将黄埔军校和各军所办学校合并,组成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归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设军官班、军官预备班和入伍生班,校址仍在原来  相似文献   

11.
马祝忠 《黄埔》2012,(2):48-49
1925年间,当时主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派人到广州黄埔军校参观学习,然后参照黄埔军校的办学模式和训练内容,于1926年5月在南宁东郊(今星湖路大板二区一带)开办南宁军校。1937年日军入侵南宁,南宁军校只得搬迁到桂林郊外的李家村,并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即黄埔军校六分校,开办了第十四期二十期。  相似文献   

12.
林爽爽 《黄埔》2014,(1):76-79
我的父亲程子华,1905年出生在山西运城的解州县。父亲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受党委派考入黄埔军校武汉第一分校,编进入伍生第二大队第八队。从此,父亲开始了戎马生涯。  相似文献   

13.
曹燕 《黄埔》2013,(3):55-55
彭汝容,1911年6月5日(农历五月初九),出生于江西萍乡市芦溪镇江霞村。1926年3月,读初中的他与26岁的大哥彭汝良一同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他被编入入伍生一团二营第二中队。不久,为巩固革命策源地,新生组成入伍生团分驻广东几个重要城镇据点(深圳、石龙、东莞、虎门等地)就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07,(2):39-39
黄埔军校之设立分校,始于第一次东征时的潮州分校。1925年3月,校军东征抵潮汕后,为随同出发之第二期学生补习功课乃筹设潮州分校。旋学生返校,分校亦结束。同年11月12日,潮州分校复校,开始招收学生和入伍生700余人,12月23日上课。1926年6月1日,一期348名学员毕业,与本校三期学生同等待遇。入伍生升学,至1926年12月毕业380名,与本校第四期学生同等待遇。该分校遂解散。  相似文献   

15.
吴亚明 《黄埔》2013,(2):76-81
一、黄埔军校历史图片展在高雄开幕 “秉承中山思想,光大黄埔精神”——黄埔军校历史图片展1日在高雄市开展,本次展出的200多张图片分黄埔岁月、军校变迁、彪炳史册三个部分,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光荣历史。  相似文献   

16.
统战史上的5月黄埔军校第一期新生入学1924年5月5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黄埔军校第一期新生入学。孙中山兼任该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共产党人周恩来、熊雄、恽代英、叶剑英、聂荣臻、肖楚女先后在军校担任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下设政治...  相似文献   

17.
李宗蔚 《重庆行政》2015,(4):104-106
在我国云南省有一所军校,在创办之初它就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为“清末三大讲武堂”。在民国时期它又与保定军校、东北讲武学校和黄埔军校并誉为“民国四大军校”,它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  相似文献   

18.
王身璋 《黄埔》2007,(3):15-15
黄埔军校对血气方刚、立志报国的青年人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由于爱国心切,我高中毕业后,便报考了成都黄埔军校二十三期。通过入伍生及辎重兵特科训练后,我提前于1949年12月毕业。当时,人民解放军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大西南进军,中共地下工作者加紧做黄埔军校的策反工作,从而使我们二十三期的学生于1949年12月25日在四川郫县光荣起义,从此获得新生,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7,(2)
<正>潮州分校成立(一)简况1925年3月,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粤军第7旅、第2师,以及第1师之一部,第一次东征进占潮州之后,为给随同出发的军校第2期学生补习课程起见,筹设潮州分校。旋因故奉命返校,分校亦同时结束。及至第二次东征复定潮汕,才又将潮州分校恢复。1925年11月12日,分校开始招收学生队与入伍生,以第3师及独立第2师下级干部编组之。12月10日,校长蒋介石任命第1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黄埔》2012,(4):77-77
“生我的是父母,育我的是黄埔!”这是黄埔一期学生李仙洲在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之际,以九旬高龄坐着轮椅重返母校时说的一句心里话。这句话应该也是广大黄埔学子对母校感恩的心声。能进入黄埔军校学习生活,是每一位黄埔学子终身难忘的幸事和骄傲;或长或短的军校生活,给他们此后漫长的人生之路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