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老百姓眼里,干部怎么样?在干部眼里,自己又怎么样?上期刊载了老百姓议论干部的“顺口溜”,这期刊载干部议论自己和民生的“顺口溜”。湖南省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因犯受贿、挪用公款和贪污罪,被省高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20年。在监狱组织的一次“警示教育”活动中,他用“顺口溜”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2.
在老百姓眼里,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干部素质太差,被称为昏官、懒官、庸官、贪官、赃官、花官。对这样的干部,老百姓用“顺口溜”进行评价、提出批评:“顺口溜”反映了民心、民声和民生.尽管有的粗俗,有的尖刻,但都是情绪的传达和宣泄。  相似文献   

3.
江西赣南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长官意志,不搞“政绩工程”,老百姓寓已愿意搞的,政府伸出农民看”,到后来农民手来帮扶一把,老百姓一时还不接受的,坚决不强迫命令,新农村建设从刚开始的"干部喊,们自觉干,抢着干,干部帮着干,形成了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4.
“地方领导干部现在是六月的狐子,既不顾皮也不顾毛,任凭你老百姓骂娘,他们也是装聋卖哑。”这是甘肃省镇原县一位退休老干部就《农村青年》杂志2005年第9期《法律成儿戏:非法占地谁来管?》发表以后至今无结果说的话:  相似文献   

5.
元宵节的鞭炮声仍在耳边回荡,一年一度的“两会”又紧锣密鼓地来到我们身旁。在老百姓看来,如今的中国已然形成这样的新传统:“两会”之前,只是新的一年徐徐拉开的序幕;“两会”之后,这一年的“剧情”才开始真正地展开。所以,“两会”上对新年乃至今后数年“剧本”的策划,总是给老百姓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6.
《工友》2007,(4):32-32
最近,福建平和县出台一份“红头文件”,明确规定:“乡镇、村和教育、劳动、工商、公安、民政、土地等部门对未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青少年不得开具劳务证明,不给予办理劳务证、结婚证、驾驶证等。”该县一位姓叶的领导对记者解释说:“该文件不是公开信,只发给镇政府、学校等相关部门。”叶还说,“这样做只是想让做思想工作者有个凭据而已,并没有要发给老百姓,老百姓并不可能看到这些文件。”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地方都开展了“领导干部民情联系点”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畅通了民主管理的渠道,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可这一活动在有些单位却变了味,具体表现在:一是顾“表”不及“里”。只重形式,不重效果,只做表面文章,职工究竟想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一无所知。二是就“便”不涉“偏”。交通闭塞、条件简陋的地方,常以各种借口避开,“干群相见不相识”时有发生。三是亲“官”不“近”民。“联系”只局限在基层领导身上,不但得不到老百姓的“真情”、“实意”,反而往往出现假信息。四是动“嘴”不挪…  相似文献   

8.
“劳模创新办法好,星星之火遍山燎;红遍迪庆雪山时,千里藏区春意闹!”这是云南云铜迪庆矿业员工和周边汉藏族群众,对云南省总工会在德钦县羊拉乡矿山开展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带来的效应所编的顺口溜。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08,(11):35-35
在滔滔赤水河源头的昭通市镇雄县,有一位多年战斗在打击黑恶势力最前沿的勇士,听到他的名字,黑恶势力闻风丧胆,而普通老百姓则竖起大拇指:“他是一位让人敬佩的英雄。”  相似文献   

10.
乡言 《农村青年》2008,(10):1-1
农民工黄伟木“卧底”维权事件引起很多人的热议。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见是:农民工“卧底”维权的做法不值得提倡。比如当地劳动部门一位官员就表示:农民工“卧底”看似维护劳动关系,实际上是破坏劳动关系,把劳资双方对立起来。利用一部尚待完善的法律、一小部分尚存问题的企业来达到个人目的,不值得推崇。“自己权益受损了,可以投诉,由劳动部门帮助企业纠正。眼看着企业犯错,再想着去索偿,不能提倡。”  相似文献   

11.
一元钱劳教     
芦泰斌 《工友》2011,(9):2-F0002
江苏市民吴产娣、朱玉妹、陆菊华三人因为“一元钱”而被送进劳教所,引起了热议。江苏警方对于劳教三人的理由是一致的:“三人均曾在2009年6月29日去北京反映问题,拒不购买公交车票,强行登上14路公交车,  相似文献   

12.
网事微评     
《农村青年》2013,(7):1-2
广西:八万干部扫乡村 一场声势浩大、疾风骤雨般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正在广西全力铺开,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亲自挂帅,八万多干部进驻一万多个行政村“打扫垃圾”,计划用两年时间,整治全区农村的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变文化﹃空﹄之我见●陈海鹰读了何应洋同志的《文化宫的文化“空”现状亟待改变》一文(载《中国工运》1996年第9期),颇多感触!我在县工人文化宫工作了近20年,从实际工作当中我深刻体会到:除了一些客观上的原因,一些文化宫职工的文化素质不高,也是导致文...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相对活跃、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地方,个别干部目无法纪、他们操纵选举,笼络打手,强行敛财,摇身成为百姓深恶痛绝的“黑老大”。有关村干部违法、无德、不雅的新闻时有报道:“他们靠拳头和恶名,侵吞集体财物,损害群众利益,将村委班子变成自己的违法纵欲工具……”  相似文献   

15.
报载,吉林省白城市认真落实群众对选拔任用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对拟提拔人选,由所在单位通过群众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实行“民意否决制”,由群众“择优选录”。从去年4月以来,全市464名拟提拔到县(处)级领导岗位的干部,其中44人因群众支持票未过50%而被否决。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的转变。“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实践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干部的素质高低、政绩优劣、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在干部使用上更多地尊重民意,让群众真正有发言权,就能保证在干部任用上实现公…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某房地产商在须水镇西岗村经适房用地上违规建别墅,引起群众质疑。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在接受采访时质问记者:“你究竟是要替党说话,还是要替老百姓说话”,被网络迅速热炒为“惊天雷语”。所谓“雷”者,是个新兴的网语,我不能准确解释它的含义,不过或许含有如雷贯耳、振聋发聩的意味吧?不管这位逯副局长是口无遮拦的无心之失,还是发自肺腑的真诚告诫,反正这句话在我听来,的确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对,就是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17.
建设幸福城市,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的热议话题和施政导向.如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重庆提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见2月21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8.
《工友》2012,(6):6-6
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发微博称“想请几名农民工兄弟吃饭”并与8名农民工一起吃了羊肉泡馍的事引起热议。(5月51日《新京报》)点评:公安厅副厅长请农民工兄弟吃饭,被一些网友指为“作秀”。  相似文献   

19.
冯韬 《时代风采》2009,(14):10-12
背景:2007年3月1日,《春城晚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老父打工意外受伤可能瘫痪 黑龙江小伙闹市举板为你讨说法”的文章,一时间,此举引来社会热议。时隔两年多,这个“闹市举板为父讨说法”的黑龙江小伙已辗转到了滇东南公路及铁路的交通枢纽一个旧市鸡街镇,靠着在当地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一家七口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绍水有个女能人,她的名字叫邓秀;人家种稻她种菇,赚的钞票堆满屋;小康道上大步走,发家致富显风流。”这句顺口溜是当地群众编来称赞“女菌王”邓秀的。邓秀是广西全州县绍水镇塘口村人,2006年,她种菌纯收入超过了8万元,成为当地靠种菌致富的第一位女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