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兰 《黄埔》2014,(1):80-81
“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  相似文献   

2.
正"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但是他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  相似文献   

3.
正曾购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两本《读党史》小册子。第一辑是《从望志路到南湖》,第二辑是《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其中,第二辑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毛泽东为黄埔军校招生的事情。而且说,当年的毛泽东,就是黄埔军校的"招生办主任"。我到图书馆查阅了一些其他资料,证明确有其事。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4.
1924年1月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闭幕。会后,与会的湖南代表——著名共产党人毛泽东、夏曦、袁达时等欣然接受了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的委托,为军校介绍、推荐优秀生源。毛泽东等回到湖南后,即以组织的名义积极缜密地动员湖南的有志青年报考黄埔军校。笔者查阅《陆军军官学校第一至第四队详细调查表》,在学员亲笔填写的“入校介绍人”一栏,发现五名湖南学生的入校介绍人中都有毛泽东的名字。这五名学生是:蒋先云湖南省新田县人。1902年生。1922年毕业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曾任湖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21年10月由毛泽东介绍…  相似文献   

5.
贾晓明 《黄埔》2020,(2):89-92
1926年3月17日,刚刚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的蒋先云,在广东潮安县第1师驻地,主持举行和其他部队官长的联谊活动,旨在增进团结、加强合作。蒋先云是黄埔军校发展史上一位重要人物,被誉为"黄埔三杰"之首,早年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被称为"蒋介石的第一门生",牺牲时年仅24岁。关于其对黄埔军校的贡献,已有诸多研究,不再赘述,本文试从蒋先云作为学生运动先锋、工人运动领袖、革命军指挥员的史实以及家庭背景做一梳理,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雍玲玲 《黄埔》2007,(3):39-41
无论是鲁迅先生的传记还是黄埔军校的文史材料,关于“鲁迅与黄埔军校”的记载比较少,只有鲁迅在广州时被邀请去黄埔军校进行演讲,记录比较详细。笔者认为,鲁迅和黄埔军校最有渊源的联系也就这次“鲁迅造访黄埔军校”之事。  相似文献   

7.
单补生 《黄埔》2010,(3):34-35
一、十七期黄埔同学录收藏经过我与新中国同年,缘于先祖父为黄埔军校四、五两期教官,先父为黄埔十六期生,叔父为黄埔二十期生之故,情浓黄埔。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闲暇酷爱黄埔军校史料收藏,常奔走于旧货市场或游弋网络苦苦寻觅,十余年间,收藏到数期不同版本的黄埔军校同学录,由此也痴迷于黄埔史料交流和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0,(2):40-40
1924年6月19日,中共黄埔第一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张申府离开了黄埔军校。张申府(1895—1986),字申府,又名崧年,河北省献县人。1920年10月,他和陈独秀、李大钊一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和1922年,他先后介绍周恩来、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张申府从德国回国,由李大钊介绍前往广州。1924年2月6日,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在广州南堤2号(今沿江路259号)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9.
曾庆榴 《黄埔》2007,(4):42-45
黄埔军校的第一至第六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有大批中共党员在军校工作和学习。为研究黄埔军校共产党员与党组织的历史情况,近年来笔者对黄埔军校前六期的党员作过一些考查,现将目前所能辩认的前六期的中共党员(可认作是黄埔军校教职员或学生,且为1927年夏秋以前已加入共产党者)的名单开列如下,并对各期党组织情况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0.
贾晓明 《黄埔》2010,(3):14-16
胡公冕(1888—1979),浙江永嘉县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党同意后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与廖仲恺等筹备建立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11.
吴亚明 《黄埔》2013,(2):76-81
一、黄埔军校历史图片展在高雄开幕 “秉承中山思想,光大黄埔精神”——黄埔军校历史图片展1日在高雄市开展,本次展出的200多张图片分黄埔岁月、军校变迁、彪炳史册三个部分,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光荣历史。  相似文献   

12.
陈予欢 《黄埔》2013,(6):56-59
方鼎英是黄埔军校初建时期有过重要影响与作用的著名军校人物,曾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教育长、代行校长等职,主管黄埔军校入伍生教育与训练,其在军事与军校教育方面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13.
影像     
《黄埔》2012,(1):40-41
黄埔后代、黄埔文物收藏家单补生先生为本期特别策划提供了几张珍贵的黄埔老照片,从中可窥见早期的黄埔军校正规化办学之凤毛麟角,印证了黄埔军校的确是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相似文献   

14.
马祝忠 《黄埔》2012,(2):48-49
1925年间,当时主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派人到广州黄埔军校参观学习,然后参照黄埔军校的办学模式和训练内容,于1926年5月在南宁东郊(今星湖路大板二区一带)开办南宁军校。1937年日军入侵南宁,南宁军校只得搬迁到桂林郊外的李家村,并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即黄埔军校六分校,开办了第十四期二十期。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09,(4):15-15,32
5月30—31日,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南京举办“苏台港黄埔同学及亲属纪念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暨黄埔军校建校85周年”活动。  相似文献   

16.
黎惠东 《黄埔》2009,(4):44-46
中国第一家革命博物馆是1926年由黄埔军校创办的“革命博览室”,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黄埔军校于1926年11月开始筹建,目的在于纪念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先生,主要展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事迹。它位于广州黄埔岛黄埔军校校本部西侧的一座现在被群众习惯称之为“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时期被学校师生称之为“孙总理纪念室”的两层小洋楼内。  相似文献   

17.
曹景滇 《黄埔》2012,(6):66-68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建立的军事政治学校,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中共在黄埔军校设有支部、特别支部和党团领导小组,由中共广东区委领导。在军校的中共组织不公开,除少数领导干部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外,大多数中共党员的身份是秘密的。在黄埔军校工作学习的党员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都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成为跨党党员。在黄埔军校和在校军、国民革命军中各级党代表多数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担任。  相似文献   

18.
金绮寅 《黄埔》2006,(4):29-29
黄埔军校作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造就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批精英。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国共两党的军队,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6,(1)
正邓演达是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早年对于黄埔军校的创建与发展有过重要贡献,特别是他曾担任黄埔军校本部、潮州分校两任教育长,武汉分校时期再任教育长兼校长,且在黄埔军校早期师生当中有着较高威望和影响,是黄埔军校初创年代的标杆人物,自然有其突出地位和作用。最小同盟会员,崛起粤军名扬广东邓演达(1897—1931)又名策成、仲密,别号择生,广东惠阳人。惠阳县淡水小学堂、广东  相似文献   

20.
陈宇 《黄埔》2023,(1):62-66
<正>“纸老虎”的概念,在中国明清小说中即有之。“纸老虎”论的集大成者是毛泽东,他在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国共产党人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有蔡和森、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等,时间在1922年至1925年之间。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的聂荣臻也较早地在课堂讲稿里使用了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