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地革命时期,城口曾一度被红四方面军解放,并建立了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城口人民创作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民间文学——红色歌谣。  相似文献   

2.
福建苏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红色歌谣正是在这火热的斗争生活中产生的.它成为了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斗争武器,极大地支援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具有鲜明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1928年10月,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围剿,赣西南苏区的吉安县东固区奋起抗争,依靠政府拨款和群众集资,率先成立了中央苏区首家消费合作社。次年11月,闽西苏区的上杭县才溪区上、下才溪乡紧跟步伐,也先后创办了14个专业消费合  相似文献   

4.
湘鄂赣苏区革命歌谣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深厚的内涵服务于革命斗争的需要,成为苏区宣传、组织工作的一把利剑。革命歌谣不仅表现出革命性、大众性、民族性等特点,而且还折射出艰苦奋斗、坚定不移、无私奉献、顾全大局、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苏区精神。  相似文献   

5.
何斌 《党史博采》2013,(7):14-15
在革命战争年代,苏区红色文化提高了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赢得了人民的巨大支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苏区红色文化仍然是中国人民夺取新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弘扬苏区红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正是我们深入研究江西苏区红色文化的真实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央苏区时期,诞生了大量红色歌谣.这些歌谣内容健康、语言朴素、朗朗上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当时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瓦解敌军、鼓舞士气、凝聚军民力量的有力武器.根据歌谣的内容划分,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大致可以分为政治宣传类、军事斗争类、经济建设类、社会生活类、文化教育类六大类.  相似文献   

7.
樊宾 《党史文苑》2009,(8):11-14
以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从赣东北苏区的实际出发,高度重视根据地的商业贸易,鼓励和动员苏区内外的商人,积极开展商业贸易活动,想方设法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保证了红军的粮食、服装及军需品的供应,缓解了苏区军民的生活困难,红色商人们为苏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以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从赣东北苏区的实际出发,高度重视根据地的商业贸易,鼓励和动员苏区内外的商人,积极开展商业贸易活动,想方设法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保证了红军的粮食、服装及军需品的供应,缓解了苏区军民的生活困难,红色商人们为苏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红旗渠红色歌谣真实展现了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天换地、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建渠过程,其形成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的影响,特点鲜明。这些歌谣以质朴的情感和简单的语言表明了敢想敢干、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红旗渠红色歌谣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红色歌谣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川东北地区所产生的宣传革命政策、描述英勇善战、颂扬军民情谊、思念红军等为主题的歌谣。川东北红色歌谣是川陕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运用红色歌谣对大学生学习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193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四方面军在敌人的第四次围剿中,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告别了鄂豫皖苏区,由陕南进抵川北的通南巴地区,进行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将川陕苏区建设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的第二大苏区。从川陕苏区历史过程看,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川陕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4日,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高度评价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这段历史。在此之际,读到余伯流、何友良主编的《中国苏区史》(上下册,130万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十分欣喜。该书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一部全方位展现全国红色苏区历史的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13.
长汀县又名汀州,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所在地,是红军长征主要出发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红色歌谣是群众根据革命背景而创作的,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和鼓励的结果。自五四运动以来,红色歌谣的诞生与发展都与社会运动高度契合。因此,红色歌谣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的,它的发展轨迹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运动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对于新时代高校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歌谣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深入挖掘红色歌谣蕴含的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其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构建以学校教师队伍为主导、以整体高校学生为主体的“传唱”式教育,可以实现红色歌谣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史学习中的价值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星火燎原,信念坚定;反对‘本本’,开拓进取;执政为民,争创第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为主要思想内涵的苏区精神是赣州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需要,是塑造赣州新形象和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有力手段,是推进赣州红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提升赣州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属于大多数民众的文化,具有鲜明的革命功利性,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战斗力,始终与革命战争、苏维埃事业紧密结合,连为一体。苏区红色文化把触角直接伸向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在建立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进一步弘扬苏区的红色文化,用历史的经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好地解决占人口多数的衣民问题,完成从传统到现在的衣村文化的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闽东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闽东苏区人民和各界进步人士共同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遗产。是闽东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闽东苏区红色文化的重大政治与文化价值在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上,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闽东苏区红色文化构建了忠诚爱国的民族情怀;以勤劳勇敢为基石,闽东苏区红色文化培育了不惧艰难的坚强信念;以自强不息为动力,闽东苏区红色文化铸就了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以为民谋利为目的,闽东苏区红色文化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  相似文献   

18.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星火燎原,信念坚定;反对‘本本’,开拓进取;执政为民,争创第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为主要思想内涵的苏区精神是赣州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需要,是塑造赣州新形象和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有力手段,是推进赣州红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提升赣州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红色宁化     
宁化地处福建西部,于唐开元(公元725年)置县,至今已有1280年的历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县之一,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起点县之一。从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进入宁化开展革命斗争,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起,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一部从宁化出发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前,红三军团、红四军、红十二军在宁化开展革命活动历时6年之久。期间曾发生过许多重大的革命事件,毛泽东、朱德曾三次率领红军进驻宁化,1930  相似文献   

20.
正红色旅游是以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缅怀革命传统、增加阅历的主题性旅游活动。2004年以来,随着两个《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中国红色旅游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呈现迅猛发展之势,在政治教育、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城口县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一块红色土地,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旅游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