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霸权崛起与挑战国家范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以来 ,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战争和冲突 ,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 ,都是零和崛起。但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关系秩序的建设性大国 ,它的崛起不是霸权性的 ,而是和平方式的。  相似文献   

2.
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制衡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理论认为,面对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威胁,主要大国倾向于采取以军备和结盟为主要手段的制衡行为。然而,国际关系史中也不乏制衡迟缓甚至缺位的案例。大国制衡霸权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应对霸权的策略为何会有差异?本文以结构压力和霸权正当性为自变量,解释了大国制衡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强弱变化的原因,强调霸权正当性对制衡行为的抑制或加强作用。文章认为,有关制衡行为的研究,为现实主义内部的均势理论和霸权理论两个分支提供了结合点。在单极体系下,有关霸权正当性的研究,对于理解霸权衰落和新兴大国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相继出版了国际关系史的书几本,这是一件好事。这表明,在中国,国际关系史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正在发展中。国际关系史是历史的一个方面,也是国际关系的一个部门。今天,正当我国奉行对外开放政策从而对外关系日益频繁、参加国际关系的情况越来越多的时候,对于国际关系史的学习和研究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9·11"事件发生后的15年来,美国的反恐效果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显著的。而"9·11"事件引发的美国国家战略和全球政策的重大转折却仍然深刻影响着美国未来战略目标的确定。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9·11"事件所引起的美国政策手段的剧烈变动仍然受到激烈的争论。"9·11"事件的余威犹在,美国虽然在霸权之路上摔了一跤,但它已经迅速回到大国竞争和维持霸权这条国际关系演进的主线上来。因此,"9·11"事件对美国国家战略和全球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应被高估。  相似文献   

5.
说明:这篇文章叙述了苏联近二十年来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基本情况。其中有些论点是为苏联二十五大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服务的,它还攻击了我国的对外政策,这是需要批判的。但这篇文章反映了苏联当前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情况与问题,提供了一些资料可供我们参考。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是苏联历史科学的重要方面之一。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六十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它研究了很多重要的对外政策问题,出版了一些有价值的集体著作和专题著作来阐明整个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各个阶段。依据列宁的丰富遗产,以及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国际化进程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分析的重点是美国国际关系学术霸权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美国学术霸权的特征就是认识论上的实证主义和本体论上的经验实在论。首先,我们对于几个版本的建构主义及其与后实证主义之间的联系做了一个简要的比较分析,以展示美国学术霸权在建构与重塑国际关系研究主流认同过程中的作用。接着,我们围绕1989年针对学术霸权的起义运动展开论述,这一运动是对于美国学术霸权的不满情绪逐渐增长的最终反映。这种起义运动可以作为将来建构更加开放和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关系理论学科的有益借鉴。这对于正在寻求构建一个独立的学术认同的中国学术界,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建飞 《南风窗》2010,(22):43-45
回顾国际关系史可以洞见,确实如传统现实主义者所言,正在崛起的大国与现存霸权国家之间走向冲突的案例比比皆是,相反的案例却鲜见。可以说,中美关系犹如上坡行使的车,前进远不如倒退容易。如果前进动力不足,又未采取有效的制动措施,它就有可能持续向后滑行,甚至滑到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在国际体系中既有的霸权国同后起的新兴大国间,以争夺权力为特征的霸权战争不可避免。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Edward H.Carr)甚至将“和平转换问题”认定为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难题。然而,我们对这样的理论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因为它们对冲突的预测往往过于武断。在近现代史上,英美之间权力的和平转换就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例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逐渐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的出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当代国际体系中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国家,是世界的头号科技大国.美国的科技优势成就和维系了美国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实力和霸权地位,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也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玉刚 《当代世界》2014,(10):12-15
<正>大国是国际关系的关键,大国影响在国际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如何处理与大国的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大国决定着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变革,世界的和平与战争以及世界大战打不打得起来主要看大国。大国的体量占世界经济大部分的比重,大国的经济表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好与坏。大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产品在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国际关系理论中英国学派的视角,尤其是这一学派重要的代表性人物马丁.怀特关于霸权的理论出发,对于当前的国际秩序进行解读。虽然英国学派对大国在维护和发展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的作用已有所认识,但是对于国际上形成唯一超级大国时如何最好地发挥这种作用还有进一  相似文献   

12.
大国关系往往决定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形态和国际秩序的基本规则,因而成为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部国际关系史,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大国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国际关系基本格局与国际秩序基本规则的形成、维持、调整与再形成的历史。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如何牢牢把握时代的主题,积极推动当今世界不合理国际关系的变革,有力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是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3.
观察和研究国际问题,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中,有两个“点”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新自由主义”思潮风行于世界已经20多年,成为世界主流意识形态,也是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国内政策和国际战略的指导思想。“美国因素”则在世界上无所不在。从苏东剧变到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14.
中心—侧翼理论:解释大国兴衰的新地缘政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大国的兴衰或霸权的交替,迄今的地缘政治研究未提供一种基于地理因素的一般性理论模式。基于对历史经验尤其是中国战国体系和16世纪以来的欧洲及世界体系的经验分析,本文较系统地提出了一个“中心—侧翼理论”,它把强国分为位于中心地带的中心强国和位于侧翼地带的侧翼强国,并且认为就中心和侧翼地位的政治意义而言,侧翼强国具有相对于中心强国的若干重大地缘战略优势;相应地,中心—侧翼地位影响着大国的兴衰,身处侧翼比身处中心更有利于大国的崛起,近代以来的霸权国家都出自侧翼强国。该理论可被视作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发展“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努力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10)
正纵观近些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所作所为,其执政精英似乎是全盘照搬了米尔斯海默所提出的应对中国崛起的策略。约翰·米尔斯海默是我很欣赏的一位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他好就好在直面国家政治的本质,剥去了一些资本主义政治家的虚伪面纱,认为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根本出发点,获取尽可能多的国际权力是大国博弈的根本所在。由此他考察了美国200多年的历史,认为有时"碰巧"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逻辑都指向了相同的政策。在这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美国霸权未遭遇典型体系制衡的现实促使国际关系学界重新思考均势理论的适用性。大国规避体系制衡的条件和机制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前沿问题之一。既有相关研究的分析层次大致包括三类,即实力结构层次、国家特征层次和潜在受制衡国战略层次。理论解释视角则日趋多元,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主流理论均依据各自的传统和逻辑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与此同时,经验案例的范围也逐步拓宽。不过,既有成果大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逻辑或者实证不足,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深入分析崛起国缓解制衡的条件机制;明确软制衡概念的理论地位;说明大国实际行动与合法化辩护之间的关系;重视近现代欧洲以外的历史经验等。对于中国学者而言,大国缓解、规避制衡条件和机制的研究,不但具有强烈的现实政策意义,而且对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霸权一改此前的颓势,经济军事力量大增,政治上也日趋保守,并开始在全球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和自由主义民主制度。本期下面两篇文章分析了美国政治的日益保守倾向和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深刻危机倾向,这对于我们认识当前世界资本主义的真实面貌将有所帮助,并使我们看清危机和战争仍然是资本主义的重要本性。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与美国霸权、垄断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月6日,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http://www.marxist.com网站发表了一篇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宣言,宣言反映了英国部分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现将其中有关这场战争与美国霸权、垄断资本主义的关系的论述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国际关系中一个经久不变的现象是:当霸权国的地位受到崛起国的威胁时,它们之间的竞争有可能演变为冲突。现实主义认为这种导致战争风险的权力斗争不可避免,而"和平崛起"理念恰与现实主义这种"霸权易位、战争难免"逻辑相反。中国近十多年来一直承诺要"和平崛起",而且可能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时就已经奉行"和平崛起"政策。回顾历史,能够声称自己是"和平崛起"的现代大国可能只有美国。中国和美国是仅有的两个试图和平崛起的大国,考察它们各自历史经历的异同是一项有研究价值的工作。美国崛起于1865—1945年,在时间上比当今中国的崛起早一个世纪,虽然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崛起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但如果有经验可供借鉴的话,中国可以从美国崛起之路学到哪些?本文在深入分析"和平崛起"的含义和中美"和平崛起"的案例可信度的基础上,比较当今中国的崛起过程与19世纪晚期美国崛起之路的主要相似点和不同点,得出了可供中国与国际社会参考的六条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一部国际关系史,记载着或大或小的国际冲突和这样那样的国际战争。国际关系理论,其核心和实质,可以说就在于探索国际冲突和国际战争的起因、发展、解决。因此,国际冲突研究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关键课题,近年来更成为整个国际政治研究的热门课题,但又是一个争议纷杂和对策乏术的领域。现仅就国际冲突以及与之有关的若干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看法,并希得到同行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