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德层次论     
官德的第一个层次是遵守公民道德国家公务员是国家普通公民中的一员,必须遵守和履行公民道德,这是官德的最基本层次。同时,他们又是为老百姓掌权、用权、办事情的公仆,是受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公民道德建设问题。借用生态学思路,着重分析公民道德建设的三个基本要素:公民、社会与制度,并指出三者一起构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生态系统。阐述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县坚持不懈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先后涌现出1300多个孝老敬亲、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方面的道德典型,50多人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品牌开始享誉全国。  相似文献   

4.
余红 《党政论坛》2002,(5):36-38
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央为了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针的有力措施。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将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个抓手,从而落实“以德治国”方针呢?我以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找到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容之处,并积极地加以引导,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一)社会心理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密切性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会心理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不同作用表现出来。积极的社会心理可以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实行,消极的社会心理则会引起道德滑坡。积极的社会心理可以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实行,因为积极的社会心理会促进公民道德的…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体系设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体现网络时代道德价值多元化的整体发展;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体现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动态发展;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管理体现“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文汇报》刊出署名文章,分析了公民道德状况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 文章认为,两个100%看似奇怪,实际上正触及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现象: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 这说明,不少人在公民道德问题上有一种“人格分裂”和“双重标准”:对各种不文明行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既深恶痛绝又身体力行。我们当前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难就难在人们不是…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与网络舆论二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公民道德中的价值方向性与道德公民性保证了网络舆论宣传方向的正确性与舆论主体的道德素质;网络舆论的大众性、普遍性、及时性为公民道德创造了良好的道德氛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确保公民道德在网络舆论中的核心地位,是网络舆论建设的重要前提。而公民道德建设只有充分尊重舆论在网络中宣传的规律,才能确保网络舆论影响力的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8.
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瑞平 《学理论》2011,(10):322-323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很多曾经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在死而复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他们常常会感慨,度过一个让人悔恨的人生实在太不值得了。那么让濒临死亡的人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当下公民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民道德人格的缺失。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建构"道德主体"制度体系的设想,认为道德主体是社会主体在道德建设领域的体现,道德主体制度建构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和政治问题。道德选择权是一种保障公民参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法律权利,是道德主体地位的基本权利表现。道德选择权的制度建构实现了道德建设的法律制度支撑,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互动与协调发展,展现了道德建设"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具体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11.
岑燮钧 《各界》2013,(1):60-61
一个人若碰上一个好时代,那么就是与老爹对着干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吴虞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2.
《公民道德建设实 施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共产党员 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十分重要。’在我 国,党风是民风的重要导向,党风建设在社会 道德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党员干部的模范 作用好,人民群众去学习效仿,就会形成良好 风气;反之,党员干部不讲道德甚至贪污腐 败,对普通群众的示范作用会十分恶劣,就会 促成社会风气的恶性循环。为人民服务是党 风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党员 干部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 人民群众就会体会到社会公正,不讲道德的 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理由”,党员干部也会在…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的职责和地位决定了领导干部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个人和社会道德建设责任。在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并首先抓好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领导干部自身道德状况好坏和领导干部对公民道德建设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好坏 ,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准提高的重要前提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走在前面 ,以此带动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段雅丽 《学理论》2012,(31):252-253
小悦悦被碾压事件再次把中国的道德教育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整个社会公民道德滑坡、道德匮乏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国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呢?对公民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杨爽 《理论导刊》2002,(1):61-63
最近,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邓惠心 《团结》2010,(5):58-59
上图中的3个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心交谈。您从他们的衣着打扮.大概能猜出这张照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所摄。如果不看图片说明.您或许不知道这3个人的姓名和职务,他们可都大有来头。中间那位女士.是冯玉祥将军的遗孀、  相似文献   

17.
《廉政文化研究》2022,(1):93-96
张謇《家诫》辑录了古人七则名言,并以一段自述编排在前,以示训诫之旨,从福祸相依、修身、明德、治世、为人、处事等方面多角度对子孙提出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张謇在《家诫》中融入传统廉洁思想的精华,包括以俭养廉、廉洁从政、诚信创业等方面。张謇《家诫》虽撰写于近百年之前,但对于当今的家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张謇《家诫》中的廉洁思想,并在传承中汲取其中伦理道德教化的营养,对我国当代公民道德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湧 《理论探索》2002,(6):16-17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氛围营造与规则建设相结合 ,个人努力与集体帮助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母亲分苹果     
佚名 《党政论坛》2010,(14):46-47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下面是两封信,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勤俭道德的内涵和外延被极大地丰富了。勤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已经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风貌、一种道德信仰、一种人生境界。在我国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勤俭对于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