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硝烟与朝雾渐渐退去的朝鲜平壤城玄武门下,一群满身尘埃、心有余悸的日本士兵奉命搜寻着一个人,一个指挥中国将士与之殊死搏战三个多时辰的人,一个让他们自从和清军交战以来唯一闻声惧怕的中国将领。刚才,还看到他高高的珊瑚冠在大炮前闪动,分明也看到他已在一声炮火中坠下白  相似文献   

2.
寇建平  陆中秋 《世纪桥》2006,(12):20-25
朱国凡的成功在许多人看来,实在是运气使然,干什么什么成。 如果有命运一说的话,那么朱国凡就是命运之神的宠儿.命运之神毫不吝啬对他的慷慨赐予.但是.神从来不会没来由的垂青一个人.他要给一个人开启一扇门的时候.应该也会问.给个理由先? 这个理由就是成功的基因.抑或说便于成功地性格——敏锐的眼光、破釜沉舟的魄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把自己的思想和肉体逼到悬崖.从不犹豫不决.敢为人先。 朱国凡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作为一个最具成长性的群体的代表。他们敏锐地看到社会转型期人们惯性思维之外的真空.并透过这真空看到蕴藏的无边财富。他们完成了由商人到企业家的成功蜕变,这种蜕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营企业发展的轨迹.就是成功中国民营企业走过的必由之路——创意、扩张、变革、品牌。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一个访问中国大陆、曾经经历中美关系“震撼世界的一星期”的美国高层人士.过去40多年中.基辛格出访中国50余次.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他关于中国的论述有很多.但他的新作《论中国》,首次尝试以专著形式系统阐述他关于中国的见解.重点分析和梳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战略.试图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06,(12):81-82
他.如一滴水.无色无味;他.如一团火.又红又烈。人说水火不容.但人们在他的身上.却看到了水火交融的和谐与智慧的光芒。他所到之处都传播着诚信的精神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给这个美好的世界留下了一份创造的激情。他.就是现任沧州美好家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全国房地产协会会员、原中国银行青县支行信贷部经理刘振发。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14,(23):72-72
想到商务,在浙江有一个给我树立了榜样的人,就是近代很有名的浙商胡雪岩。我比较欣赏他的一句话:生意越来越难做,越难做越是机会,关键是你的眼光,你的眼光看到一个省,你做一个省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全中国,你做的是全中国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全世界。  相似文献   

6.
2002年,有几个日本朋友来中国旅游,在来到一家新装修的药店时,黑川先生一个人走到窗前,我无意中看到他在那里皱起眉头,便问他为什么不开心。没有想到他指着新装的铝合金窗框的一个角,大概是施工者最初计算错误,在铝框下边接近拐角的地方,多锯了一个小豁口。黑川手扶窗框时,豁口的尖角恰恰划破了他的手。“在日本,这样的活儿是不能交工的。交工的话,那会是做活儿人的耻辱。看来中国赶上世界水平,还需要时间啊。”黑川的话题,显然超出了划破手掌这个小事故。“这回来中国,乍一看到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建设得照东京、大阪没有多少区别。可一…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16岁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93岁辞世骨灰撒入东海.他的一生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在黄浦江畔,他第一次看到外国海军在中国领海耀武扬威.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黄浦江上,停靠着许多外国的商船、兵舰.五花八门的外国国旗在海风中飘动。”到法国巴黎,他和同学们更看到了令人震动的东西:“巴黎的王宫陈列所.还仍然将我们的戈矛、盔甲呀、烟枪呀、红顶花领(翎)呀、红绿绣鞋呀……一件一件地陈列在那里。  相似文献   

8.
看到一道来自国外的测试题: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某人驾车经过一处乡村公路时,看到有三个人正在等车:一个是患了重病的老太太,一个是曾救过他一命的医生,一个是他心仪已久的女郎,而此人的车只能搭载一人。问:此人首先应该考虑搭载谁?很显然,三个人之中,只有老太太与驾车人无关。剩下的两个人当中,按说,应该搭载医生,知恩必报正是我们...  相似文献   

9.
吴玫 《党史纵览》2011,(10):4-8
1997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不寻常、跌宕起伏的年头,是全体中国人悲喜交加的一年。这一年的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北京三O一医院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着的中国人民。数月后.也就是这一年的7月1日,香港回家了,全体中国人满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这一盛事。从1841年1月26日算起.香港与祖国分离了...  相似文献   

10.
元世祖统一全中国.建立了元朝.打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他是一个不输于成吉思汗的杰出帝王。元世祖的杰出不仅体现在他的军事才能上.还体现在他用人的不拘一格。他把18岁的安童任命为丞相,就是他不重资历、大胆提拔有才能的人倚为羽翼的一个明显例证。  相似文献   

11.
安文斌,西宁市城北区司法局局长,他第一次见到老人,是在1991年,那时他刚调到马坊派出所担任管区民警,也就是片儿警。在辖区入户调查时,他时常看到一位年迈力衰的老人挑着沉重的水桶颤巍巍地向巷子深处走去。老人偶而外出散步的时候.依然孤身一人,陪伴在他左右的,是一只乖顺的小黄狗。居委会的人告诉他.这位孤寡老人名叫张德林.今年已经86岁.独自一人生活在省矿建公司家属院已有几十年了。望着老人孤独的背影.安文斌的心隐隐作痛,他陡然生出一个念头:帮助和照料张德林老人!  相似文献   

12.
周军 《党史纵览》2013,(3):43-46
遵义因“遵义会议”而名震中外.成为中国的革命历史名城。对于每一个到了贵州的人来说.不来遵义,将会终生遗憾。遵义这个地方,和中国革命紧密相连.与毛泽东的名字紧密相连。毛泽东出生在湖南,崛起却在遵义.湖南的湘江孕育了他.遵义的湘江河则托起了他.  相似文献   

13.
李毅中大概是2005年中国“狠话”最多的官员。这位局长目睹了2005年整个中国此起彼伏的矿难,因此在他的脸上.人们可以看到的痛苦、愤怒和疲惫与日俱增。一次又一次直面血琳淋的矿难,频密的矿难与安全事故,使他的心灵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到过故宫参观的人.应该看到.作为皇帝上朝召集文武百官议事的太和殿.除了一张供皇帝专用的“龙椅”外,别无他座。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4):112-113
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积极的人在忧患中看到机会,消极的人则在机会中看到忧患。 3.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4.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逆境中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12,(18):49-49
每一次看到这位慈祥的老人.总让我想起我的亲人。他的亲人,有13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个人,就是温家宝。我常常想,是什么让他内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无边的大爱,像亲人一样熟悉、亲切。是母亲,是母亲对他的教诲与叮咛。  相似文献   

17.
《新湘评论》2012,(18):49-49
每一次看到这位慈祥的老人.总让我想起我的亲人。他的亲人,有13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个人,就是温家宝。我常常想,是什么让他内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无边的大爱,像亲人一样熟悉、亲切。是母亲,是母亲对他的教诲与叮咛。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学者书法.是一个充满古老气息而又时时表现出簇新风度的艺术现象。偶翻《中国成功人士》杂志,赫然看到目录上列着沈鹏、张海、高有鹏三个书法家的名字。书坛上高有鹏者,何许人也?原来他是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还身兼中国神话学会、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等重要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这里也许并不是说高有鹏的书法水平真的可以与沈鹏、张海他们比肩.但确实是杂志的编辑独具慧眼,懂得作为一位学者书法家的高有鹏,他的书法艺术的高度与特色。  相似文献   

19.
选择倾听     
一个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在美国纽约繁华的街市曼哈顿散步,人声车声,鼎沸嘈杂。可是,印第安人说他听见了蟋蟀的叫声。朋友摇头不信,认为这是印第安人的幻觉。印第安人径直走到一处花坛,在花坛的草木底下,他的朋友惊讶地看到了正在呜叫的一只蟋蟀。  相似文献   

20.
许光达,湖南长沙人,1908年出生,解放后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在他戎马一生中,有的人负伤后被他抬过,有的人被他骂过,有的人被他保过……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能看到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磊落胸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