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记者 《群众》2012,(7):26-28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北宋“改革名臣”王安石的改革精神深深融注在南京的血脉中,无论是28年前的改革试点、10年前的区县改革,还是2010年的大部制改革,每一次都一着不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华容、顺德两地机构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中 ,认识到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要获得成功 ,必须从“外延式”改革转向“内涵式”改革。所谓“外延式”的改革就是就机构改革搞机构改革 ,简单地撤并机构 ,分流人员 ;而“内涵式”的改革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在推进机构改革的同时 ,进行产权改革、社会保障机制改革、编制立法改革等一系列改革 ,在综合改革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近年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就的原因在于“增量改革”。所谓“增量”,是与“存量”相对而言。“存量”指的是改革以前遗留下来的国有经济部门,“增量”则是指改革之后成长起来的非国有经济部门。这种观点认为,“存量”即国有经济天然不适合市场经济,所以根本改不动。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原因就在于“暂时搁置存量改革”,同时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取得了高速增长;相反,自改革以来,国有经济一直增长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拖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换言之…  相似文献   

4.
戴劲松  张双武 《半月谈》2003,(11):28-30
求解“三农”难题,任务最置在乡镇;改善干群关系,压力最大在乡镇;政府机构改革,问题最多在乡镇。乡镇体制改革己成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热点之一。面对现实中诸多困境,人们在思索,乡镇改革如何才能“突出置围”。今年初,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对改革乡镇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探索。改革犹如一场强烈的“地震”,冲击着旧的体制和思维,在干群中间引起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深化改革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与信心。特别是“突破藩篱、蹄疾步稳、脚踏实地、善作善成、一张蓝图、成熟持久”六个关键词给人重要启示,对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意义重大。结合大庆市公安改革、社区改革实践,要推进地方改革“突破藩篱”是关键,“蹄疾步稳”是方法,“脚踏实地”是保证,“善作善成”是要求,“一张蓝图”是原则,“成熟持久”是目标。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9,(6):73-73
2009年10月初,将于2010年正式实施的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北京市新高考方案的总体思路体现了“三个坚持”:坚持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坚持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坚持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按照“引导方向、系统设计、分类定位、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思路,实行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7.
研究政治工作改革与发展必须采取辩证的方法,着重把握好以下问题明确“出发点”,坚持政治工作改革的原则性;选准“结合点”,突出政治工作改革思维的创造性;抓住“着力点”,增强政治工作改革的实效性;校正“基准点”,强化提高政工人才素质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8.
“大部制”机构改革是近期召开的新一届两会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并被普遍认为是政府改革的新起点和新突破口。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进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这些当然都是良好的愿望。但是,如果“大部制”改革仅仅停留在裁减或合并机构的表层,恐怕很难完全实现上述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9.
郭芳  李彪 《小康》2009,(11):66-69
在改革领域,房改被认为是一项高度复杂的改革,“房改”改什么?要不要“二次房改”,每次只要有细微的声音传来,都会住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0.
阿计 《公民导刊》2008,(8):22-25
一份新鲜出炉的“政改方案”,让改革开放“排头兵”——深圳再次冲到改革前沿。深圳此次政改因何而起?有何突破?成功概率多高?能否辐射全国?诸如此类的疑问,对于“后改革时代”的中国重新调整改革目标、评判改革效应等等,有着极其强烈的标本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邴志刚 《辽宁人大》2008,(11):36-3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改革之路。“十七大”报告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认为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发展变化来自于改革、得益干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强大。因此,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仍需以改革为动力。只有改革,才能妥善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12.
一直悬而未决的户籍改革,在今年将会有新的突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这意味着,我国户籍改革不会实行“一刀切”,而是逐步温和推进。  相似文献   

13.
关于深化派出所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调整派出所工作重心、建立派出所新的警务机制为主旨的派出所工作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经过对梅州市18个有代表性的派出所的调查发现,在分类指导、警务责任制落实、改革措施配套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改革的进程,而且决定改革的效应。笔者认为,不同的治安实际和警力资源配置要求对城市和农村派出所警务运作机制改革应区别对待;实践证明,解决好责任制的落实问题是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目标的关键;派出所工作重心能否顺利转移,还要正确把握刑侦工作改革和公安人事制度改革与派出所工作改革的辩证关系,实现公安工作改革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改革已经持续进行了30年。人们将我国的改革称之为“渐进式改革”,这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政协天地》2013,(7):47-48
在诸多改革领域中有一大难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性质,那就是与“土地财政”相关的一系列改革的破题。“土地财政”的转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对相关领域的改革必须进行通盘考虑:“土地财政”转型应逐步摆脱土地所有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序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宏大改革目标的背景下,诸多改革议题势必成为全国“两会”的热点,“两会”议政资源能否有效推进改革进程、回应国民诉求,乃是其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坛》2009,(5):36-36
张千帆在《南风窗》2009年第7期载文《回到司法改革的真问题》,司法改革10年不能说没有成就,但是改革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的归责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改革方向。一种归责方式,是将司法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简单归咎于司法改革本身,主张法官“放下法槌、脱下法袍”,回到“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办案。  相似文献   

18.
《公安教育》2013,(8):F0003-F0003
2012年以来,武汉市公安局以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基础工作为重点,强力推进警务机制改革,深入开展“群众最满意平安城市”建设,深受上级肯定、民警好评和群众欢迎。为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落实改革要求,市公安局以“提升能力,增强活力”为主线,开展派出所长教育培训。着力打牢“基点”,夯实基层基础。3月份至今,连续举办4期派出所长培训班,对全市226名所长进行为期12天、132个课时的集中封闭轮训。在培训内容上,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4,(3):14-15
100多天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描绘了未来中国改革发展蓝图,在15个领域提出60项任务,涉及330多项较大改革举措随后,行政、财税、司法等多项改革关键领域陆续交出“成绩单”、划定“时间表”作为专项机构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更凸显了中央的改革决心?  相似文献   

20.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3,(3):3-3
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出消息,劳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四项改革”将成为今年政法工作的重点。上述改革均是中国改革攻坚过程中的“硬骨头”,其中,劳教制度的存废之争已有多年,其改革走向尤其令人注目。分析认为,停滞多时的“违法行为矫治法”立法工作很可能重新启动,用以取代现行的劳教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