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瑞娟 《世纪桥》2011,(1):135-136
中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直接影响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为提高中学生的公德素质,应努力使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得到优化,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为中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提高创造全面的优良环境。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生活准则。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呼唤着建设社会公德的良性运行机制,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离不开公民意识、公德意识、法治意识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社会公德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德水平呈下滑态势,公民的公共道德意识淡薄,轻视道德教育的倾向严重存在。本文从公德现状及原因分析人手,提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手段应该是,从教育人手;利用网络新兴媒体;突破传统机制,加强立法、合理社会赏罚。  相似文献   

4.
谢金林  陈冬梅 《求实》2004,20(5):75-78
社会公德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制度合乎正义的安排与伦理建构。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的道德要求 ,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解决了公平与效率问题 ,另一方面又培育出社会公德的忠实遵守者 ,为当代社会公德生成、培育创造了条件。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 ,当代中国社会公德问题才可以得到根本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社会公德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初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红军 《唯实》2003,(5):66-68
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因此 ,加强全民的社会公德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历史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世界 ,具有以德治国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以血缘亲族的人伦关系为道德出发点 ,然后由近及远 ,推己及人 ,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致的 ,因而特别注重社会公共生活中人际关系的调节与和谐 ,形成了内容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尊德尚礼的社会公德思想。一、尊老爱幼的观念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德治思想设计的大同社会中 ,老者安之 ,老有所终 ,是社会重要的道德要求之一。敬老养老 ,是对老人一生辛勤劳动的肯定 ,是对老人抚育子女恩情的报答 ,是保证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的前提条件 ,也为后代尊敬…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的家庭教育观是适应中国共产党执政要求和总结我国家庭教育历史经验教训的思想凝结。周恩来关于年轻一代要走一条革命的道路、解决亲属问题的最好办法主要是依靠社会、不要滋长特殊化和人生赖奋斗而存等思想,对于今天领导干部的家庭教育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的家庭教育观是适应中国共产党执政要求和总结我国家庭教育历史经验教训的思想凝结。周恩来关于年轻一代要走一条革命的道路、解决亲属问题的最好办法主要是依靠社会、不要滋长特殊化和人生赖奋斗而存等思想,对于今天领导干部的家庭教育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公德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因此,对社会公德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公德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公德概念,需要以对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的精神重新再界定。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或特定公民群体在社会公共生活或共同生活及其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特征有:普适性、集群性、持续性、准法律性。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冯培 《前线》2022,(10):14-17
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旨的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基于为国育才的价值向度、为党育人的宗旨向度和为青年服务的时代向度,以使命论、价值论、协同论和实效论为主体内涵,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实践要义,为新时代青年教育回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三大命题,提供致力于千秋伟业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生活准则,社会公德缺失现状呼唤着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离不开公民意识、公德意识、法治意识等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公德建设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治文明为社会公德提供成长土壤和有力保障,是形成良好社会公德的外部保障;良好的社会公德又必将促进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公德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道德规范在转换,很多制度、规范尚在形成、发展与成长之中,公共道德规范还没有定型、完善和刚性化,公德理念还没有内化为社会的集体认知,还只是在社会的表层上游走,公德的惩戒与修复存在制度真空.公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规则意识教育,以塑造人的规则意识和行为方式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民的社会公德素质与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福州市民的社会公德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完善社会公德规范,采用奖惩并用的方法强化市民的规则意识,政府要主导着力解决公德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不断提升市民的社会公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19.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目的的系统工程,需要来自社会、学校、个人多方面的协力合作。而社会公德教育因为其教育对象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因而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必然具有差异性。面对存在差异性的教育对象,社会公德教育模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达到社会公德教育目的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传统孝文化在社会公德建设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养”,有利于培养公民的赡养老人的思想道德。“敬”,有利于培养公民尊老敬老的思想道德。传统孝道不仅提倡“亲亲”,也要求培养社会成员的博爱之心,这有助于养成公民互爱互助的品德。“忠”,有利于培养人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