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利益保障状况调研——以辽宁农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的来说,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农民获得实惠最多的30年。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社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农民没有充分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以及基本权利的享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保障不足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利益,需做好以下工作: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变城市偏向的政策导向,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等。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2,(9)
中 国 农村新型经济组织逐步发育健全 据新华社2月17日报道: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各类经济组织逐步发育健全,形成多种以统分结合经营为特征的新型组织方式。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共有189万个村及村以下集体单位设置了经济管理机构。全国农村有各类专业合作和联合组织123万个,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一批股份式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没有发达的乡镇企业,就没有发达的农村经济.合阳县几年来经济发展较慢,主要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速度慢、规模小、实力弱.因此,要兴县富民,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敢创敢干,以乡镇企业的大崛起、大发展为突破口,推动全县经济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才能保证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合阳这类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讲,发展乡镇企业,当前应当首先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经济已经开始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建立健全农村商品生产的服务体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当前我们指导农村工作的中心环节,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是我国亿万农民企盼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现在我们遇到的消费需求不足、许多产品供大于求,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收入有限,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消费市场还无法真正启动。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9亿农民是我国人口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蕴藏着巨大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一、我国农民收入和消费的状况 1、农民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正相关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水平随之增长。1978年,农民家庭的人均收入只有133.6元,在这以前,我国有1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为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今后十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确保粮食生产连续登上两个台阶;农村改革要有一个新的进展,使农村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面貌要有一个新的变化,形成经济繁荣兴旺、思想健康向上、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这些任务,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农村工作必须达到的要求.到本世纪末没有  相似文献   

7.
李清 《学理论》2012,(23):135-136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提议中国农村走庄园经济道路,什么是庄园经济?越南政府和学者至今仍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到底中国目前的新农村经济建设能不能被称为"庄园经济"还有待考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农村经济建设和越南庄园经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庄园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模式和经营机制,也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目前四川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有悖国际原则及相关法律的现实尴尬。今后,必须规范四川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申丽丽 《学理论》2012,(22):18-19,24
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文化建设方面差强人意,没有很好地发挥文化的促进作用.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没有发展好农村文化事业.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重要环节.同时,农村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农村文化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初步探讨发展农村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建设与扶贫战略目标许文,张翠荣“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是一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其中扶贫目标是宏伟目标之一,我国农村尚有65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全部低于530元温饱线以下。其中有1000万人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31)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现代化进程,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乡村治理问题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治理机制,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村治理由来已久,但是过去的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农民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地的没文化的人,所以现代乡村治理方式的探究对于农村的发展进步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试从乡村治理的现状出发,探究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转型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是刺激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消费政策;加强时农村消费者的教育,引导农民的消费行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经济出现了新的飞跃,正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而这一转化,不仅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而且受着旧的传统观念的制约。然而都涉及到农村教育问题。为此,本文仅就农村教育与农村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略作探讨。一、必须树立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观念,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当前,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观念在一些农村干部和农民的头脑中还是很淡薄的。农民发展农牧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自给自  相似文献   

14.
一“、城中村”的特征城中村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独特现象,它从出现开始,就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而存在。作为“都市里的村庄”,与城市社区和传统农村社区相比,具有以下典型特征。1.社会经济结构二元化城中村的产业、就业基本非农化,但没有同步带来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消解。城中村往往拥有庞大的集体经济,从产权关系、经营管理方式、利益分配等生产关系性质上看,仍然维持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与此相对应,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仍延续着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有的城中村虽然已经挂上了社区居委会的牌子,但其经济社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9,(49)
中国政府的扶贫行动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85年以前,中国政府虽然没有针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采取专门的反贫困行动,也没有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但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一直在大幅度下降。1978年以前,在人民公社体制下,中国农村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和“五保”制度。这种制度在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了农村的贫困问题。1978年发动的农村全面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贫困发生率急剧下降。在这一阶段,缓解贫困的成就完全是借助全面经济增长,特别是全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的。———随…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诞生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大发展的形势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开始以来逐步出现的。要使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富裕,没有乡镇企业的发展,恐伯是不可能的。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规律。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于我国城乡结合部的城郊经济,以其特有的优势形成了独立形态的区域经济。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起有伏,城市经济潮起潮落,唯独城郊经济以年均递增约30%的速度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速,农村留守老人正日益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我国现阶段还没有比较系统的保障农村留守老人权益的法律,致使农村留守老人的许多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加强相关立法,是保障农村留守老人合法权益的前提,对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发展与完善李秀玲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经济为基础,由股份经济与合作经济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经济组织。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农村相继出现,并有一定发展。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到1987年左右逐渐“冷”了下来,直到1990年股份合作制经济又重新...  相似文献   

20.
自1997年我国粮食生产进入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的层次上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明显增强。1999年,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近5年来,战略性调整正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带来历史性的“千年巨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