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出版"四大名著"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前推出"四大名著珍藏版",其中《红楼梦》署名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引发读者关注。为何不再是"曹雪芹著,高鹗续"?《红楼梦》经历了怎样的出版历程?专家和出版人道出了背后的故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傅承洲说,"四大名著"名称的来源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密切的关系。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之初,即着手整理出版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深得魏晋名士之文化情韵.无论是魏晋的阮籍、嵇康,还是封建末世的曹雪芹,尽管表面是那样的放诞、痴狂,内心却清醒地保持着崇高的气节.魏晋风度的魅力更在于魏晋名士们满怀痴情去追求自己的人文理想,在于他们试图去毁灭腐烂的、充满奴性而陈旧的生活方式,从而荡涤出一个非奴性的充满真自由真血性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所执著的全新的生活方式便是其一生践行的诗化人生.同样,曹雪芹亦满怀痴情地执著诗化人生理想.试图以诗化人生、审美人生去矫正以政治、权力、暴力、伦理为重心的浊恶世界,以诗情的世界去反抗充满贪欲和无情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周汝昌 《党建》2014,(7):56-58
正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红楼梦》作者。他是古今罕见的奇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光彩。中国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积其至丰至厚,积到旧时代最末一个盛世,产生了一位特别特别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这位小说家,自然不同于一般小说作者,他是一个惊人的天才,他是古今罕见的一个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就开宗明义奉献给了世人一首"好了歌",似醍醐灌顶,如拨云见日,促人猛醒.他用极简明的语言把人生所极力追求的"位子"、"银子"、"房子"、"车子"、"妻子"、"儿子"等东西看到了极致,给出了一个最明确的答案--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人生.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就开宗明义奉献给了世人一首“好了歌”,似醍醐灌顶,如拨云见日,促人猛醒。他用极简明的语言把人生所极力追求的“位子”、“银子”、“房子”、“车子”、“妻子”、“儿子”等东西看到了极致,给出了一个最明确的答案——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人生。时至今日,有人主张应把这一哲理解读得比曹雪芹更深一层,他们的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名人名言     
<正>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况钟《拒礼诗》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曹雪芹《红楼梦》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受民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张伯行《禁止馈送檄》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王永彬《围炉夜话》  相似文献   

7.
读过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人,大概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点:曹雪芹在描绘他笔下的“金陵十二钗”的楚楚风姿时,总  相似文献   

8.
佚名 《廉政瞭望》2009,(4):48-48
在各种管理学书籍铺天盖地的时代,《红楼梦》居然与《韦尔奇自传》一样引起管理界的重视。事实上,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塑造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权威:一是贪婪集权型,主要以王熙凤为代表:二是创新分权型,主要以贾探春、薛宝钗为代表。  相似文献   

9.
马奔 《奋斗》2006,(1):64-64
顺治皇帝率领八旗劲旅攻入长城奠都北京建立清王朝后,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百年治理,满汉文化经过激烈碰撞、融合.中国历史进入一个疆域广大经济昌盛文化繁荣的盛世,这个盛世最显著的代表是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0.
赵大年 《前线》2008,(10):55-57
什么是京味?京味文化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特色? 早年有人提出京味小说的概念,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京味小说之巅峰。老舍在《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中展现的人物故事、小胡同四合院的风土人情、优美幽默的北京语言,崇尚仁义的市民观念,充满了京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