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秦专念 《学习月刊》2014,(18):108-108
近年来,恩施市深入推进"平安恩施"建设,狠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2013年,恩施市被中央综治委再次表彰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首次被表彰为"全国平安铁路示范县市"、"全国法治县市创建先进单位"。一、深化认识,着力组织领导创新一是加强领导。市委每月召开一次维稳工作专题会议,研究政法综治维稳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指挥长.市长任第一副指挥长.分管副书记住常务副指挥长的平安建设指挥部。  相似文献   

2.
向成娥  沈娟 《学习月刊》2014,(10):119-119
自2014年2月14日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恩施市坚持把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以学立身,以学养德,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创新学习方式,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带学"不含糊2月27日晚,恩施市市委中心组开展第一次集中夜学,市委书记向前进指出,集中学习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动作"和重要内容,市委中心组是关键的少数,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来一次大纠偏。  相似文献   

3.
王立坤 《学习月刊》2011,(22):137-137
近年来,恩施市地税局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进地税科学发展。市局先后多次被省、州、市授予"文明单位"、"最佳文明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今年六月,  相似文献   

4.
陈宁 《学习月刊》2014,(18):57-58
《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实施已十年整,恩施市工伤保险工作经历了参保覆盖面"由窄到宽"、参保人员"由少到多"、收支规模"由小到大"、工伤保险待遇"由低到高"的嬗变,实现了质的飞跃。《条例》启动之初,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不到5000人,工伤保险基金征收不足60万元,工作推进步履维艰,处于"基金规模总量小、参保覆盖面狭窄、保障水平有限"的尴尬处境。随着《社会保险法》、新《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恩施市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四强四抓”措施,全力推进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参保单位数达1615家,参保总人数突破了30000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占30%。工伤保险基金年征收近3000万元,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筑起坚实的“防护网”。  相似文献   

5.
陈朝龙 《学习月刊》2014,(12):115-115
自恩施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民政局党委高度重视,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紧紧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部署,力求达到"干部深受教育、问题切实解决、作风大有改善、形象再次提升、人民更加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琼 《学习月刊》2014,(16):121-121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恩施市龙凤试点建设初见成效之年。恩施市质量技术监局积极履行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逐步确立质量兴市工作思路,全面推进质量兴市工作。一、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主线以创建特色品牌为重点,大力推进恩施特色农业和资源型工业产业化进程;以加快服务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恩施生态文化旅游业标准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代成山  胡芳芳 《学习月刊》2014,(22):116-116
因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恩施市被农业部和湖北省政府确定为优势茶叶区域,先后被授予湖北省茶叶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大县、中国名茶之乡等荣誉称号,是"恩施玉露"的发源地和"宜红功夫茶"的传统优势产区。去年10月,恩施州委六届五次会议提出建设"六大产业链";  相似文献   

8.
谭志国  冯玺 《学习月刊》2009,(18):123-124
恩施市公安局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2007年—2008年度省级文明单位(行业)"。这是继荣获"全省安全文明先进单位"、"全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全省优秀执法单位"、"全省优秀公安局"、"州级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以来,我局获得的又一殊荣。这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重视支持的结果,也是全警上下立足本职,团结奋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刘羽 《学习月刊》2010,(4):154-154
近年来,恩施市不断创新机制,强化责任,着力加强"长宽高"型(有一技之长、致富思路和门路宽、政治素质和科技素质高)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找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点,实现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
方明 《学习月刊》2014,(10):120-120
恩施州地税局结合实际,在第23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中开展了"税法套餐惠万家、地税局长话税收、认真搞好回头看、税收宣传网上行、携手建设新农村、寻找最美地税人"等一系列活动载体,有效地推动税收宣传月活动的扎实开展。一、与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紧密结合,开展税法套餐惠万家活动恩施市局以总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  相似文献   

11.
胡祖华 《学习月刊》2013,(24):50-50
近年来,恩施市按照"洁净、畅通、安宁、文明、和谐"的要求,深入开展"六城同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切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多项荣誉。一、加强设备设施建设,夯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基础一是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加大城区市政道路维修保养力度,投入资金4000  相似文献   

12.
《学习月刊》2010,(4):145-145
恩施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39年,199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中小学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8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2001年被省教育学会确认为"小学教育管理实验基地"学校。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将争创文明单位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提高师生文明素质为重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树立起了“文明、活泼、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  相似文献   

13.
滕松柏 《学习月刊》2014,(22):35-35
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是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恩施市商贸服务业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市场繁荣稳定、网点布局合理、发展后劲增强、运行质量提升"的态势。一、调整结构,努力壮大商贸服务业块头一是优化行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付定平 《学习月刊》2014,(16):118-118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盛家坝乡地处恩施市西南,俗称南乡,其境内一无省道,二无国道,更无高速路、铁路,仅有一条通乡公路连接外界,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如何加快落后地区乡镇经济发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笔者认为必须牢固树立"三感"。一、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抓产业壮实力1、稳定好已有的支柱产业壮实力。  相似文献   

15.
谭文骄 《学习月刊》2010,(2):145-145
当前,恩施市各级党组成员积极推进全民创业,深入学习、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恩施市位于武陵山腹地,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为打造好“三张名片”,促进恩施市旅游业发展恩施市各级领导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黄波 《学习月刊》2014,(16):53-53
恩施市是全省法治建设试点县(市),是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的"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先进单位"。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做好新时期政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获得了不少有益的启示。一、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水能载舟,亦可覆舟",没有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政法工作就不能一帆风顺。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是政法机关的政治责任,一定要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7.
王胜江 《学习月刊》2011,(22):128-129
近年来,恩施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机关后勤工作要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制度建局、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原则,把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作为抓局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促进了机关后勤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2000年,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2002年,被授予州级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8.
基层计生服务机构主要是指县(市)乡(镇)、村计生服务站、中心、室,处于人口文化建设的最前沿,在人口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恩施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把人口文化建设纳入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湖北省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先进站、恩施州"十佳"计生服务站(中心)、恩施州文明单位等殊荣。一、创新理念是总开关  相似文献   

19.
王怀东 《学习月刊》2010,(4):156-156
恩施市文化资源丰厚,特色鲜明,无论是恩施玉露茶、恩施大峡谷,还是恩施土家女儿会都以文化为依托,以文化为最终目的与表现形式。湖北省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全州也提出打“三州战略”.大打生态文化牌,我市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前期的宣传、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已有了一定的成效.而更重要的就是突出重点地确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恩施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开放活州、生态立州、产业兴州"战略。恩施市随即提出"产业兴市"战略,并相继制定出恩施市"产业兴市"的长期发展规划。笔者按照市委"在全市开展一次‘兴产业’课题专题调研活动"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对恩施市产业发展情况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