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山 《党史纵览》2009,(11):49-52
兰考有奇树 大名唤“焦桐” 泡桐树,是一种在我国华北平原上很常见的用材树。它躯干挺拔,根系发达,叶如蒲扇,花似杯盏,尤其是那紫粉色的花朵,层叠成簇,排列在铁青色的枝条上,不开则已,一开就开得满树繁华,轰轰烈烈,令人感到满眼蓬勃的活力与生气。更重要的是,泡桐成材周期较短,一般10年左右就可长成合抱粗的大树。因此,大多数庄户人家的房前屋后,榆杨楝槐等树木中间,都不难看到它的身姿。  相似文献   

2.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只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却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感天动地的焦裕禄精神。当年他亲手栽下的一棵棵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在中原大地根深叶茂,茁壮成长,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焦桐”。“焦桐”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是矗立在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2,(23):44-44
泡桐,是树木里的平头百姓。而一到兰考,你就会发现泡桐是这里最受尊重的树种,因为它耐盐碱、喜沙石、长得快,是防风固沙最实用的树。因为是焦裕禄当年力主推广种植,所以兰考人又把这树称为“焦桐”。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14,(6):18-19
1963年,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县委书记焦裕禄带着除“三害”(凤沙、内涝、盐碱)调查队,打响了一场治理沙害的大战。  相似文献   

5.
6.
每个人都有朋友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朋友都是普通百姓。他到兰考时,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改变兰考面貌,他与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与他们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大家跋涉五千里,查清了全县大小风口84个,逐个进行了编号、绘图,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初冬,我们来到黄河故道边的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陵园。肃穆典雅的陵前,三三两两的人们站在墓前,没有喧哗,只有静思,似乎能听到咚咚跳动的心音。白色大理石的屏壁上,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金色大字熠熠闪光。墓旁不知谁放着两捧姹紫嫣红的花束,似乎还沾着朝露,在渐渐泛黄的泡桐、松柏中显得那样鲜艳。有~队武警战士来到墓前祭奠,我心中一震,焦裕禄离开我们已37年,当年和他一起叱咤风云的人物大多作古,但后来者仍然如此缅怀他、崇敬他。他如一座丰碑,耸立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8.
闫华 《党课》2014,(9):37-37
风雪之夜,一连走访9个村子,担心的是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危;肝病发作就用硬物顶着,不肯花钱买药,考虑的是灾区群众生活困难;重病住院操心最多的是防风治沙除盐碱,目的是让群众不再受“三害”之苦……焦裕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评价的那样:心里装着的只有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  相似文献   

9.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父老对谁生死系?在百姓心窝里,扎根的人。身体殁了,精神还活着。整整50年前,1964年3月23日,焦裕禄离开他呕心沥血的兰考去治病。  相似文献   

10.
1962年冬天,饱受涝灾、风沙、盐碱等三害蹂躏的河南省兰考县,群众食不果腹,县长吴荣先却整日琢磨如何奔前程,希望通过举办“重要的展览会”引起上级重视,捞取政绩;刚履新县委第二书记的焦裕禄,一上任就带领干部群众造防风林、翻盐碱地、挖排水沟……两年下来,三害减轻,焦裕禄却罹患肝癌去世。对焦裕禄,兰考群众自发为他送葬;对吴荣先,群众则骂他“没人味”。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3,(7):21-21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河南省兰考县原县委书记焦裕禄(1922—1964年)  相似文献   

12.
13.
黄河流经豫东兰考县境,多次泛滥改道,留下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1962年,正当“三害”严重威胁兰考人民生存的关键时刻,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委书记。他深入调查研究后,立下雄心壮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在焦裕禄的倡议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发展的脚步昼夜兼程。 2009年4月初,在纪念焦裕禄逝世45周年前夕,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河南省兰考县,缅怀焦裕禄同志,弘扬焦裕禄精神,激发出巨大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前线》2014,(5):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强调:"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落实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任务十分繁重,更需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以焦裕禄精神为强大动力推动首都建设发展。从1962年12月任兰考县委书记到1964年5月逝世,焦裕禄同志以一年多的短暂工作,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定格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尤梓 《廉政瞭望》2014,(7):29-30
从焦裕禄以及这些年习近平“点赞”过的干部身上,能大致勾勒出,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什么样的干部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刘平 《学习月刊》2014,(9):15-16
近日,我怀着深切和缅怀钦敬之情,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令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细照焦裕禄这面镜子,在平时工作中如何笃行焦裕禄精神,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宣传干部,我认为关键要做好“五员”。  相似文献   

18.
泡桐花开     
常常想起泡桐花,它呈紫色或淡紫色的喇叭状,没有华丽的外表、醉人的香味,却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脑海里总是萦绕着那幅照片:一个人的遗像前放着两支绽放的泡桐花,还有一个斟满啤酒的粗瓷犬碗。然后静静沉思,心若纯水,久久不能释怀。遗像中的人普通而憔悴,祭奠的人们朴实而执著。那个人就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像一棵泡桐树,顶天立地,战天斗地,永远扎根兰考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9.
张楚 《大特区党风》2002,(10):40-40,45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名闻朝野的清官,他就是张伯行。张伯行生于清颐冶八年,即1651年,河南仪封人,仪封就是现在的兰考县。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后来焦裕禄就是在这里做县委书记的。  相似文献   

20.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调研时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把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采取“三学、三查、三改”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照焦裕禄这面镜子,做到深学、细照、笃行,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