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值此全省人民满怀豪情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关键时刻,承载凝聚着辽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于实践的厚重历史文化,辉煌发展过程和英勇豪迈气概的新时期“辽宁精神”应运诞生,这是辽宁振兴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以“天辽地宁、爱国奉献、诚信务实、创新争先”为内容的新时期“辽宁精神”,既是辽宁人民精神风貌的高度凝练和真实写照,更是全省人民群策群力、集体智慧的结晶,必将为提振全省人民士气、凝聚全省人民力量、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辽宁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打造新时代“六地”是国家所需、振兴所系、辽宁所能、未来所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部署和实际行动,是以超常规举措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辽沈战役”的有益探索,是对“辽宁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的战略判断的有力执行。要紧扣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奋力谱写辽宁全面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5月29日上午,以"天辽地宁"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辽宁活动周开幕。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开幕式,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启动开幕装置——“辽亮世界”地图模型按钮。5月29日至6月2日“辽宁活动周”期间,除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宁旅游等三场重量级的推介会外,一系列具有辽宁特色的文艺演出也在世博园内上演。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辽宁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作出系统安排,特别是聚焦国家所需、振兴所系、辽宁所能、未来所向,鲜明提出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沈阳市将全面贯彻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制定出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及5个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在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中当好“排头兵”。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辽宁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上,新到任的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响亮地提出了“构建和谐辽宁”的发展目标。这成为辽宁在辞旧迎新之际的一大亮点,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倍受鼓舞。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构建和谐辽宁”的深刻内涵,本刊特邀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侯仰德教授撰写了“民心所向的发展目标”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辽宁在工业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省的农业一直在低产和落后中徘徊,每年都要从外省调进来10多亿公斤粮食,严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辽宁工业“长”、农业“短”的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铁拐李”。  相似文献   

7.
技工短缺问题是制约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辽宁要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必须建立庞大的高素质技工人才队伍,这就要改革现在的技工培养模式,改进评价方式,提高薪酬水平,在全社会营造“蓝领”技工与“白领”精英同等重要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王珉同志作的报告是指导全省建设新辽宁的行动纲领,也是引领大连市“十二五”发展的行动指南。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这使我们深受鼓舞。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处理建设者和劳动者的关系,解决“资本”与“劳动”有机结合,实现共建共享问题,始终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一问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确立了“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辽宁民心网于今年“五一”期间首次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继前不久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十佳网络工作平台”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11.
记得,三十五年前,《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转载过一篇文章:《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说的是辽宁农村广大农民由衷地欢迎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热烈拥护中央的惠民政策,而部分干部却另有一种怀疑、抵触的声音,认为农村改革“过头了”。当时的那篇文章切中时弊,有力地回应了此种“怀疑”“抵触”。  相似文献   

12.
1976年12月,我调到辽宁省从事财贸工作。“文革”期间,“四人帮”一伙以“打农业翻身仗”为名,把农村副业一律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进行批判,把农贸市场、正当贩运一律封闭,辽宁地区被“四人帮”搞成“重灾区”,财贸工作面临严重的困难。由于辽宁重工业比重大,农业相对薄弱,长期以来一直靠吃国家的返销粮。尤其是国民经济在“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下,辽宁地区城乡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困难,粮食、猪肉、豆油都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辽宁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明显好转。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的目标基本实现,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根本改革,还需要解决更深层次的症结。有学者认为辽宁目前改革的深层矛盾集中在“死债”和“活人”上。“死债”指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资金不足,问题是“钱从哪来?”“活人”是指企业富余人员、离退休人员负担重,问题是“人往哪里去?”。“死债”现象在国企中普遍存在,而“活人”鉴于辽宁省的特殊省情,在全国似乎更为抢眼。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大的环境下,辽宁从“科技大省”变为“科技强省”,从“制造大省”变为“创新大省”是必然的抉择,振兴中的辽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横》2009,(6):66-66,F00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中国移动通信”在辽宁的网络建设维护和业务经营。作为“中国移动通信”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移动辽宁公司下辖14个分公司,56个县级分公司。  相似文献   

16.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辽宁时提出了“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要求。我认为,这三句话是对党员干部增强党性、立德立行立政的根本。这短短的九个字,言简意赅,切中要害。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时刻牢记这一要求,时时戴好党性这个“紧箍咒”,以良好的作风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王双进向媒体介绍.当前职务犯罪的一个新趋势,是贪官的层次向高学历、年轻化发展。广东、山东以及辽宁等地检察机关在办案中也发现:职务犯罪高学历、低龄化现象已日趋明显,由以前的“59岁现象”到现在的“39岁现象”、“35岁现象”,甚至“26岁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8.
在辽宁大连,认识她和不认识她的、年龄大的和比她小的,都尊敬地称她为“戚大姐”。人们对她的敬重,缘于她对下岗职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对再就业工作的无私奉献。这位“戚大姐”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六大代表、大连市职业介绍中心的戚秀玉职业介绍所所长戚秀玉。1993年,大连这座沿海工业城市的企业改革,已经切实地动作起来。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由点到面展开。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成为党和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市领导在全市劳动工作会议上大声疾呼:“什么是大事?职工下岗了,没有‘饭碗’了,这就是大事。”市委、市政府做出…  相似文献   

19.
1993年,辽宁经济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缠绕辽宁40多年的经济旧格局,已经被打破,多元化所有制成份的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许多经济界人士评价这一现象时,欣喜地将其称为:辽宁没“大”没“小”了。 作为我国老牌重工业基地之一的辽宁省,人口分布基本是城乡各占一半,城市人口比重大,在全国省份中堪称“之最”。五六十年代,按国家经济布局,形成了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和本溪等一批驰名中外的工业城市,使辽宁省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国内长期称  相似文献   

20.
【四个着力】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明确提出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这是根本解决辽宁振兴发展的金钥匙。为此,辽宁省委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着力”要求,加快推进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落实“四个着力”的责任分工和目标分解方案。全面落实“四个着力”要求是辽宁做好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