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豆腐     
正刘子牛是从小吃父亲刘老爹做的豆腐长大的。刘老爹做豆腐有一手——卤水点得好,豆腐做出来又白又嫩。刘子牛在学校寄宿,每个星期都要从家带一罐豆腐去学校。天热时豆腐容易坏,刘老爹就改做臭豆腐,吃起来又开胃又可口。刘子牛上了大学,离家远了。刘老爹就隔三差五去学校,给儿子送去他爱吃的豆腐。大学毕业后,刘子牛当上公务员。刘老爹一如既往,继续给儿子做豆腐。刘子牛职务升迁,  相似文献   

2.
致富参谋     
《先锋队》2005,(17)
刘灵巧做豆腐盖起新房每天清晨,在绛县磨里镇村大街小巷,一阵阵“豆腐”的叫卖声,格外清亮。不用问,大家一听便知道刘灵巧的豆腐出锅了。刘灵巧嫁到婆家后,见家庭条件不太好,只有几间土房子,家里只靠种地为生,她就想,邻村的人能做豆腐到我们村卖,为什么本村人不能做呢?1998年,她四处借钱、贷款买了一套设备,又出资请孙王村的豆腐能手到家里来手把手地教她做豆腐的手艺。从泡豆开始,每一道工序她都耐心地学。从理论到实际,经过三个月的时间,自己的豆腐能上市了。她做的豆腐价格低廉,口味好。时间长了,人们一天听不到刘灵巧的卖豆腐声,就不习…  相似文献   

3.
“瞧人家刘老爹,越活越硬朗了,精神头更高了,一场大病不但人没咋地.还变得爽朗多了。”这一阵子,康复出院的刘老爹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张茂清 《党建文汇》2002,(10):43-43
有个女孩高考落榜,工作没找上.一气之下,学做豆腐。她想,成绩不理想,误了前程,这豆腐再做不好,我简直成废物了。于是,她在工艺上狠下了功夫。那地方是个千把人口的小镇,早晨第一个喊卖豆腐的就是这位姑娘,天长日久,很多人家连钟表都不用了,干脆听姑娘喊卖豆腐时起床,她成了小镇的报时钟。姑娘勤快,豆腐做得细心,这就多了不少回头客,一天做一推车不够卖,就做两车。  相似文献   

5.
1992年,李素霞一家到农二师二十九团兽医站承包温室。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又不适应市场竞争,她赔了。正当两口子陷入绝境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素霞学会了做豆腐。她认真按师傅传授的每个环节做,不论再麻烦他都不偷懒。她的豆腐从开始一天做一笼卖一笼,逐渐增加到每天做十几笼并全部在上午12点前售完。她的豆腐鲜嫩、细腻、味美,很受顾  相似文献   

6.
三湘 《党建文汇》2002,(10):31-31
江苏省东台市的吴大朋与父亲关系紧张,一直对年老多病的父亲不闻不问。可从去年秋天开始,吴大朋回家的次数突然多了起来,原来,他做生意急需一笔钱,想找父亲借,但是,好话说尽,老爹就是不给。老爹说,他辛苦大半生只存了近2万元钱,要用来养老。无奈之下,吴大朋又向朋友借,但朋友们信不过他的为人。在借钱无路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王喜昌家是黑龙江省绥棱县水田班村的极贫户。他改名叫王宝昌(意饱仓),后来又改成王满昌(意满仓),可不管怎么改,王家贫穷的生活并没有因此改变。 1997的春绥棱县开展干部包扶贫困户活动。省农科院绥棱浆果研究所所长张晓光、党委书记周恒义包下了王喜昌家。王喜昌瞅了两眼来人,心想这是来整景的。没过几天,浆果所的人送采做豆腐用的电磨、凉瓢、卤水、豆腐包。当年,王喜昌做豆腐收入2000多元。那夜他哭了半宿。 如今,王喜昌家的小日子在屯子里达到了上等户。他改叫原名王喜昌。他含着眼泪表达了三个愿望……  相似文献   

8.
捉猴子     
正一天,我将儿子叫到身边,给他讲了一个少时的陈年趣事:家乡有个孙老爹是耍猴的,养了两只猴。小孩子们都喜欢围着他看猴子表演。其中一只猴子年岁大了,身上黄毛慢慢脱落,懒洋洋的,杂耍动作也不利落。孙老爹便想到山上再捉一只小猴来接班。龙虎山里猴子很多,但都特别机敏,要想捉到一只猴子可不容易。一天,我死缠烂打地求孙老爹带我上山,想看看孙老爹捉猴的绝技。孙老爹好不容易才答应我,但又提  相似文献   

9.
1943年,我和父亲林佩尧在绵阳做了一段时间的地下工作之后,因为身份暴露,到了成都,南方局派来的上级领导陈于彤,让我父亲去找当时的市政府秘书长刘弄潮,暂时找个工作掩护下来。刘弄潮是川北渠县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猎户家庭,比我父亲小几岁,在学校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思想很激进,曾经组织了“国民外交后援会”,带领学生到省议会请愿,反对军阀和卖国贼,要求四川教育经费独立,并从此开始了他在监狱中进进出出的传奇生涯。他因这次请愿被扣押,经学生救回,又被学校斥退,遭到当局通缉。1921年,刘弄潮和阳翰笙一起,在成都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初识刘…  相似文献   

10.
刘斌  刘思辰 《党课》2006,(9):55-55
近日听到一则故事,不禁菀尔。一个人卖豆腐发了财,旁人请教其发财秘诀,该人谈到,豆腐做硬了就卖豆腐干,做稀了就卖豆腐花,太稀了就卖豆浆,豆腐卖不动了就放臭了卖臭豆腐,再卖不动了就放坏了卖腐乳。姑且不论其做豆腐的方法可行与否,但就其经营的理念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而言却不得不令人叹服。常听经济学者提到“微利时代”需要转变经营观念,现在是不是“微利时代”并不重要,但中国的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所有企业都面临转型的问题却是不容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正>这"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实际上是老北京人在春节期间准备年货的开始。豆腐洁白、简单、干净,能与任何食物搭配,民间有"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说法。豆腐既能做"家常菜",也能入"满汉全席"。从最简单的小葱拌豆腐,到最家常的麻婆豆腐,再到做法复杂的八宝豆腐……一块看似普通的豆腐,却能演化成千万道菜肴。老北京有些饭庄的豆腐也很有名,如同和居的大豆腐、砂锅居的砂锅豆腐、  相似文献   

12.
百年契约     
1898年,法国罗讷河边的一个酒吧里,在酒吧老板和镇长的见证下.冈维茨镇上的磨坊主都伦老爹和来自英国的两位旅行者盖诺兄弟签下了一份协议,协议的内容是:都伦老爹拿出1000法郎帮助盖诺兄弟开办面包厂,而盖诺兄弟要在工厂投产后每周免费供应都伦老爹各类糕点各50磅。  相似文献   

13.
孰小孰大     
正1942年麦熟的时候,大树村住下了一个高个子、约莫四十来岁的干部,经常到村民熊老爹的菜园里帮忙干农活。一天,那个干部又来到菜园,突然提出要买菜。见熊老爹正在摘黄瓜、刨小葱忙得团团转,干部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帮他干了起来。待把菜弄好了,干部从口袋里摸出一卷钱递给熊老爹,说是菜钱。熊老爹一看动了气,两手一推,说:"这点小菜值钱吗?你这就见外啦!你三天两头地帮俺干活儿,别说你来拿,俺送也得送给你呀!"干部见熊老爹不高兴了,就坐  相似文献   

14.
姜军  陈雪 《廉政瞭望》2014,(10):75-75
基本案情 范某为某县教育局党委任命的某镇中心学校校长,中共党员;刘某为家具加工厂法人代表。范所在的学校曾经先后两次向刘的家具厂购买学生桌椅,为表示感谢。刘邀请范到外地旅游,并承担了范外出旅游期间的费用。  相似文献   

15.
共和国中将傅连暲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早已声名远播,但他的夫人刘赐福襄助傅连暲,支持革命的事迹却鲜为人知。刘赐福出生于1896年9月29日,7岁做童工,少年时免费就读于当地基督教会小学和师范学校, 1914年毕业后被聘为长汀华英女子学校教师,同年与正就读于汀州  相似文献   

16.
努力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王守实,刘晶华,王志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要紧密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完成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仅靠单一的正面灌输的方法是不...  相似文献   

17.
银珠 《党员文摘》2009,(7):20-20
辽宁大连的邹奎增一直以种地为生,因为耕地不多,经济效益有限,他常常寻思着开辟一条生财之道。他发现开豆腐坊前景不错,于是拜师学艺掌握了做豆腐的手艺。办起了一家小型豆腐坊。  相似文献   

18.
<正>闻听马修中的烤豆腐生意火爆,笔者前去凑个热闹。"马师傅,听说你的烤豆腐生意做得不错,每天的收入如何?"小马高兴地说:"我这烤豆腐是独份生意,每天的收入少说也有300元左右吧,这不,今天加工的卖光了,有400元的收入呢!"马修中是农五师八十九团的职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回内地探亲,在逛县城时,看到了有烤豆腐的。他想,在新疆是见不到烤豆腐  相似文献   

19.
刘崇德 《党建文汇》2008,(11):51-51
豆腐+鱼取长补短 豆腐所含蛋白顷缺乏蛋氯酸和赖氨酸,鱼缺乏苯丙氯酸,豆腐和鱼一起吃蛋白质的组成更合理,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0.
傅家童养媳 刘赐福小名叫刘妹,曾用名刘琼。1896年出生在福建省长汀县城关镇的贫民家里。出生后第七天,隔壁邻居、傅家的母亲看见了就将她要去做了傅连唪的童养媳。傅连嶂的母亲将自己生下不久的女儿给了别人,将奶水喂养刘赐福,刘赐福从此成了傅家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