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婚姻法中损害赔偿的性质在私法领域,损害赔偿的产生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由于侵权;一是由于违约。对于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性质,学界一般认为离婚损害赔偿由侵权行为引起,笔者也认为将其定性为侵权责任为宜。具体理由如下:1.夫妻关系不适于用合同法调整。夫妻关系包括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与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夫妻间的人身关系具有特定的精神利益,体现特定的人身属性,在调整夫妻关系的任何环节时都不能脱离当事人是婚姻关系当事人这一重要因素,即使是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也被打上了夫妻间权利与义务的深深的烙印。然而合同只是涉及普通民…  相似文献   

2.
法之 《支部生活》2006,(11):44-45
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 ①配偶: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因此配偶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只有存在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才能享有配偶继承权。若男女双方系非法同居、重婚等违法两性关系,不具有婚姻的效力,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具有配偶身份,不享有配偶继承权。  相似文献   

3.
刘居昊 《奋斗》2004,(12):19-20
民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一个法律部门。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的规定,民法是调整具有平等地位社会成员之间(即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法律事实概念的研究相对薄弱,导致立法实践和法学理论中概念混乱。文章按照内涵从少到多、外延从大到小的逻辑关系,对法律事实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赋予每个概念以清晰的定义。如把民事主体的行为概括为“当事人的行为”.行为分为自给、交往和冲突三种情况;界定了法律行为是民事交往中制定民事关系的阶段和方面,是当事人之间的立法;明确了法律事实的后果是民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5.
民法三述     
《理论与当代》2002,(3):38-39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通则》第2条确认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一)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我国民法只是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即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  相似文献   

6.
所谓优先购买权是指在买卖过程中与买卖标的有特定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在同等条件下得优先于其他购买人购得买卖标的.优先购买权是当事人的一种法定权利.优先购买权的客观存在要求出卖人在出让自己的财产或权利时必须充分尊重与出让标的有特定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的优先购买权,否则,出让行为无效.然而,拍卖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奉行的根本规则是价高者得,因此,优先购买权与拍卖的矛盾便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以民事主体制度、所有权制度等为基本内容,是规范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婚姻法实行夫妻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并存的夫妻财产制度,以夫妻财产婚后所得共同制为夫妻法定财产制。合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保障稳定、和睦的婚姻家庭关系,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效婚姻是指违反《婚姻法》及《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违法婚姻,具体是宣告无效、撤销婚姻和不构成事实婚姻的同居关系。在无效婚姻纠纷案中,无效婚姻纠纷财产分割的法律适用包括:一是不同类型的无效婚姻纠纷财产分割的法律适用异同;二是无效婚姻与合法婚姻财产分割法律适用的异同。要公平、公正解决无效婚姻纠纷的财产分割,必须完善无效婚姻财产分割的立法。  相似文献   

10.
婚姻法     
1、什么是婚姻法?其调整对象是什么? 婚姻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基于这些关系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我国婚姻法第一条规定:“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规定说明婚姻法所调整的不仅仅限于婚姻关系,而且还包括基于婚姻而产生的家庭关系。 婚姻法调整的对象,是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它包括: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结婚的条件和程序;离婚的原则、程序以及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教育,财产、生活问题的处理。此外,还有有关夫妻、父母、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等。  相似文献   

11.
居住权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完善,在《物权法》中缺失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社会与法律两个方面。实践中,应当将居住权在婚姻家庭法中的发展作为突破口,通过“物权法+有关单行法”的多元立法体例。在我国的民法典体系内最终应当正式建立一个以物权法为核心、相关特别法为补充的全面现代的居住权制度。恢复其独立物权种类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2.
社区社会保障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下岗工人和离退休火员的逐步增多,社区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出来。社区社会保障主要有社会救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内容。而社区要在社会保障中发挥最优化的功效,就必须努力开辟筹资途径,做好落实工作,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实施《物权法》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的实施,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物权观念,履行平等保护公私财产的法定职责;明确物权性质,划清公权力与私权利界限以规范政府行为;完善物权制度,不断推动行政管理方式转变,坚持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4.
官员的个人财产隐私权应让位于带有公共利益性质的公众知情权已经是学界达成的共识。但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程序上的粗漏、执行力度的薄弱、司法追究的缺乏使得我国的该项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基于对学界出现的“条件不足”、“时机成熟”、“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几种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观点进行客观分析可知,其建设和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绝不能以配套制度尚未完善为由而停滞不前,不是条件不足,也不是时机不成熟,利害关系才是关键。因此,应以公共利益为先,本着崇高的公共服务精神,尽快将官员财产申报制推广开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我国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其颁布实施对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实践中,用人单位规避和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良好氛围;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一部关系数以亿计的社会老年成员在保证晚年阶段生活质量的重要法律,但如果没有各级政府制定和完善的政策支持,该法律的相关条款则势必难以落到实处。因此,“精神赡养”、“就近居住”等条款,需要政府配套劳动、就业政策的支持;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政府需拿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构建新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应完善养老机构的布局与建设;老年人宜居环境应不止于公共设施,还包括住宅设计、社区服务环境建设等;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退休政策、防止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企改制中"内部人控制"生成的问题,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继而引发一定层面的社会不满。国企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解决,除了既有的市场治理机制中产权改革,更要注重政策、法律、社会保障等非市场治理机制——制度层次创新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双拥工作的文化品质,是双拥工作与生俱来的最高品质,是我党我军在实践中对双拥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双拥活动中,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双拥文化是加强军民团结的凝聚力量,是提高军民素质的重要形式,是推动双拥工作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更是开辟双拥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巩固。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标准为加强党风政风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领导干部从政做人、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已陷入困境。从长远来看,只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新农民筹资模式,加强对农村养老基金的运营管理,不断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法治建设,才能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