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章我们进入了比较有意思、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移动中进行无瞄准射击。移动中的无瞄准射击移动,在实战交火中,对警员来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当嫌犯取枪或者已经朝你开枪的时候,他是先发行动(action),警方是后发反应(re-action)。"行动——反应"之间的反应间隔有1.25~1.5秒,警方比嫌疑人滞后。警方必须通过战术移动来成为行动者,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上流行PPC(Police Pistol combat国际警用手枪实用射击)训练法。PPC射击过程中,射击条件不断变化,射击要求也较高,要求掏枪、上膛、更换弹匣、击发的速度都要快,要求多种射击姿势变换,强调真实,培养警察临战应变能力。考虑到枪战过程中警察在现场紧张气氛中心理压力、思维变化都会对呼吸、肌肉产生强烈影响,使握枪手臂产生不由自主的晃动或颤动,提倡双手有依托持枪,以保持  相似文献   

3.
刘雁 《检察风云》2005,(17):28-29
在美国,个人可以依法拥有枪支。这给了他们拥有保护自己的武器的权利,但也制造出不少麻烦。今年6月10日晚间,美国洛杉矶发生一起警匪枪战。34岁的拉丁裔嫌犯潘纳,是一家洗车店的老板。他情绪激动地出现在他位于南洛杉矶市区的家附近,做势要攻击人,警方获报前往处理,企图跟他谈判。潘纳一手抱着他的19个月大的女儿苏丝做人盾,一手开枪扫射。与此同时,洛城警局特勤队开枪反击。在枪林弹雨中父女两双双惨死现场,一名警员也中弹负伤。11日,洛杉矶警察局长布莱顿针对这起枪战表示,警方开枪符合用枪政策,“当有人对着你开枪,你不会就站在那里任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92式手枪射击残留物检出率与遗留时间的相关性,为射击时间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人员使用92式手枪分别射击1枪和3枪,射击后分别在0.5h内,24h,48h,72h,120h,168h,对实验人员的手部及衣袖袖口处进行射击残留物的提取,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射击残留物进行检验。结果射击人的手部和衣袖会附着大量的射击残留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手部的残留物数量急剧减少,24h(射击1枪)、72h(射击3枪)后不能检测到枪击残留物。而衣袖处120h(射击1枪)、168h(射击3枪)内均可检测到射击残留物,且射击残留物的检出率与遗留时间呈负相关性。结论随着遗留时间的增加,衣袖处射击残留物检出率递减,对涉枪案件中射击时间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何新刚 《法制与社会》2013,(22):177-178
当前我国的持枪犯罪率越来越高,这类犯罪的犯罪性质恶劣,社会危害大,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安定与稳定,是各级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因此,关于弹道检测等相关原理与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学者的关注。射击距离的判断对于分析案件的性质,作案过程的推断、确认射击位置和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也只有先确定了射击的距离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数据计算。因此,如何推断射击距离,成为检验鉴定枪击案件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位从检测射击残留物对射击距离的判断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利用射击弹壳痕迹区分小口径枪支种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小口径枪支的种类、性能特点,探讨通过射击弹壳痕迹区分制式、非制式枪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匕首枪、单管枪、双管枪、转轮枪等枪种的区分依据,研究了小口径枪弹壳痕迹在检验鉴定中的稳定性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应属犯罪中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按照刑法论著通常的解释,是指开枪杀人,第一枪未射中,当时有条件再射第二枪、第三枪,但行为人出于本人的意愿而自动放弃了继续射击。因而使犯罪结果没有发生的情况。苏联刑法理论和我国刑法论著传统的观点都认为:在上述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情况下,行为人已构成行为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而不能成为犯罪中止。其理由是:第一枪已经射出:未击中不是犯罪人的意愿,已射出的第一枪已形成实行终了的未遂状态,虽然没有再射击,也不能消除行为人所应负的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成为犯罪中止。至于没有再射击,这只能作为犯罪人社会危险性较小的情节之一。在量刑时予以考虑。这种传统观点长期以来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居于统治地位,在相当程度上指导着我国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8.
1996年10月21日,长春市区的一阵激烈枪声震动全市,继而震惊全国。枪响之时,一场惊心动魄的警匪枪战正在进行。 枪战缘起警方缉捕一伙凶残的歹徒,最终取胜。 枪声响过,我们见到一群神情严肃的警察、一名头部中弹后逃脱虎口的受害者,也看清了一伙恶人的真实面目。 他们三方,就是枪战及与枪战有关的系列案件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西小虹 《法人》2013,(2):24-25
企业正常的操作程序是端起枪,瞄准再射击,太多的企业是先端了枪射击,然后再去瞄准如果在矛和盾中选择,规则更像是盾,是保护你的东西,不是拿去刺人的,如果你不懂得自我保护,很可能最后代价很大。所以企业要走出去,包括整个经营当中,"防火"远远比"救火"更重要。要真的想去海外投资,用一句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你可能不是第一个出去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出去的。在你前面的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学习,虽然有时成功的经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涉枪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国外旧、杂式枪支杀人作案有所增加,由于受到枪弹的种类、数量及质量的限制,除发射原装的适用弹种外。发射再加工的复装枪弹已成为一个新特点,加上我们自身对这类枪支了解相对较少,这些无疑给认定发射枪种带来了难度。因此,在重视识别现场发射弹种的同时,应加强研究国外旧、杂式枪支射击弹痕所反映出的枪种特征。笔者结合本市“93.8.15”枪案现场弹痕的检验情况,谈谈对比利时1910年7.65mm勃朗宁式手枪射击弹壳上定位槽痕迹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PPC(POLICE PISTOL COMBAT)是指国际警察实用射击训练科目和比赛项目,其训练内容设置合理、科学、规范、实用。我国警察在强化技能训练时应加快同国际警察射击训练接轨,学习、借鉴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提高实战技能。警式射击姿势行进状态侧身攻防式和直身推防式据枪 1.快速侧身双手据枪:行进中左脚或右脚顺势在前成弓步,前后左右协调平稳。强手臂伸直,弱手臂弯曲大约成45度角,肘向下,弱手虎口向上握强手前端,强手臂向前推,弱手臂向后拉,两手合力将枪握紧,两臂低于瞄准视线,形成侧身攻防式射击准备姿势,射击动作分为站、跪、坐、卧等姿势。 2.快速直身双手据枪:行进中左脚或右脚向一侧拉开约与  相似文献   

12.
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牺牲的警察中90%受到枪击。面对这样的形势,加强射击技术和战术的训练,便显得尤为重要。过去,我国警界在射击动作训练上,大都采用传统训练方法,以单手持枪,追求环数为主,但在实战中,则反映出诸多不足。实战中影响警察射击的主要因素距离大量的案例表明,敌我双方发生的冲突距离都较近,一般在10米以内,在警察牺牲的案件中,遇害的最危险距离为0~3米。光线有近2/3的枪战是发生在光线暗淡的地方,有时甚至连准星缺口都看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八五式轻型冲锋枪射击弹壳的初步观察分析,介绍了该枪射击弹壳留痕的位置、形态、大小等特征,并与五四式手枪、七九式轻型冲锋枪弹壳留痕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发令枪改制成小口径手枪的结构特点,探讨通过射击弹壳、弹头上的痕迹特征区分改制枪与制式枪的方法,研究了改制枪在检验鉴定中的稳定性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从近期几起涉枪案件中发现的仿真枪支,有些在使用前稍经改制和加工、有些竟然在买到手以后可以直接装填子弹进行射击。一、玩具仿真手枪的结构性能□仿五四式手枪该枪外观上与真枪形状相似,尺寸略小,枪身由金属材料制成,一般由底座把、枪管、发射机构组成。所用子弹为经过改制的5.6mm小口径运动枪弹,由于受抛壳口长度的限制,未经改制的子弹尺寸较长,无法通过抛壳口塞入枪管末端。使用8发经改制的5.6mm小口径运动枪弹进行实验射击,全部射击正常。实验结果表明该枪结构虽十分简陋,但其性能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射击后弹壳表面烟垢较多,击针痕呈扁圆状凹陷,位于弹壳底部边缘与中心之间。射击弹头一般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并且有明显的擦碰痕迹,这是由于弹头在出枪口之前与枪管  相似文献   

16.
1、迪士尼警员枪挑两巡警2006年3月17日凌晨,香港警员曾国恒(33岁)和冼家强(28岁),巡至广东道与柯士甸道的行人隧道内时,一名身高约1.8米的戴眼镜的男子迎面走来。双方眼神接触后,警员正待查问,高大男子突然举起手枪,电光石火之间一枪正中曾国恒面部,子弹留在头内,曾国恒向后倒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使用五六式步枪和五六式冲锋枪作案的案件日益增多,据此笔者对两种枪的结构、性能、生产工艺及其差异点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实验和分析工作,就两种枪射击弹头弧形部痕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观察、测量和统计,找到了两种枪射击弹头上的重要痕迹差异点,为以后准确区分枪种提供了  相似文献   

18.
域外     
50枪射杀黑人准新郎的3警察被宣判无罪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4月25日宣布,2006年连开近50枪射杀一名黑人准新郎的3名纽约警察所受指控不成立,法庭判他们无罪。法官库珀曼宣布,警员迈克尔·奥利弗、杰斯卡德·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常见洗手方式对92式手枪射击残留物检出率的影响,为确定犯罪嫌疑人射击与否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人员使用92式手枪分别射击1枪和3枪,射击后0.5h内,射击人员的手分别用清水、肥皂和洗手液清洗3遍(对照组为未清洗),对实验人员的手部进行射击残留物的提取,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射击残留物进行检验。结果持枪射击后,射击人的手部会附着大量的射击残留物,用常见的洗手方式进行清洗后,仍然能检测到射击残留物,且不同的洗手方式对射击残留物的检出率的影响差异显著。结论常见洗手方式不能完全清除手部的射击残留物,对涉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安部《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的发布,以及《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的印发,"射击球形弹丸气枪"新一类枪族相继产生。本文对射击球形弹丸气枪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