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全球各国日益关注环境恶化问题,作为环境保护问题的核心--环境权,越来越成为环境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主张和新的法律理论,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价值取向,各国的学术界和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对环境权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正因为如此,对环境权理论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公民环境权入宪及如何入宪是目前法学界争论的热点,文中认为公民环境权入宪是宪法发展及人权保护的必然趋势,公民环境权应当写入宪法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应当尽快得到宪法的确认和保护。本文指出环境权只有在宪法中的地位得到确立,才能从根本上构建公民环境权利法律保障体系,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对于国家整体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公民环境权及其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环境权是一项新型基本人权,应该成为法律上的权利和公民实有权利。从其内容体系和性质分析,公民环境权是一种复合型权利,兼具公益性和私益性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5.
公民环境权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随后经过了曲折的发展。但是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断升级,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推动下,公民环境权由应然权利到实然权利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时至今日,许多国家纷纷在其宪法中确立公民环境权,然而我国宪法并没有对公民环境权作出明确的规定。透过外国公民环境权的宪法保护现状及其比较研究,反思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相似文献   

6.
环境权是环境法中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环境权入宪是未来宪法发展的国际趋势只有将环境权入宪并且建立程序性机制,才有可能保障公民环境权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而与之相关的“环境权”的理念亦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我国《宪法》隐含了“环境权”的内容,没有给予“环境权”一席之地.本 文对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我国目前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探讨了我国《宪法》中对环境权的界定,并提 出了应当完善环境权,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宪法,完善环境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程小芹 《法制与社会》2013,(10):292-293,29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公民环境权作为一项新生的基本权利,在宪法中予以规定是宪法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既是公民基本权利丰富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构筑和完善以保护公民环境权为中心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需要,实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期望通过对我国公民环境权的理论研究,使得公民环境权的保护能够成为环境国家所应当承担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质疑公民环境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徐祥民  张锋 《法学》2004,(2):68-74
公民环境权论者所述的以对环境要素和环境功能的使用为内容的环境使用权 ,都可以归入财产权和人身权。设计这种权利的后果是必然造成环境生活使用权和环境生产使用权的矛盾 ,从而使公民本来享有的健康权、生命权失去原有的优势地位。按照用法定界限解决环境生活使用权和环境生产使用权之间矛盾的逻辑 ,导引出的结果是 :行政法律关系对两种虚构的使用权之间关系的取代。国家环境管理权的介入即取消了公民的环境生活使用权 ,也把环境的生产使用权变成了依据行政法律所负有的义务。运用以环境要素和环境功能为内容的环境使用权 ,无法实现对整体的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领域之外的环境要素、环境功能的保护。在公民环境使用权和以这种权利为核心内容的公民环境权的基础上 ,无法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公民环境权是一项新型基本人权,应该成为法律上的权利和公民实有权利。从其内容体系和性质分析,公民环境权是一种复合型权利,兼具公益性和私益性双重属性。全面构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障体系,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确立公民环境权的完法地位;在环境立法中系统规定公民环境权的具体内容;公益性环境权应构筑以环境法和行政法为主的保障和救济途径;私益性环境权应构筑以民法为主的保障和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环境权是一项新兴的、正处于发展中的重要权利,其产生具有深刻的背景和动因。从法律上创设环境权,一方面适应了现实社会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解决了环境利益与传统权利体系难以协调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环境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应作合理界定。从法律上创设环境权的基本途径是环境权的宪法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权逐渐受到重视。不同的学者对环境权有不同解释,本文从分析环境权的本质,在肯定环境权是公民一项基本人权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环境权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实现公民的环境权,并以厦门PX事件为例,讨论如何更好的实现公民的环境权,提出解决保护公众环境权和促进经济发展直接的关系的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公民环境权论”的几点疑问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徐祥民 《中国法学》2004,(2):109-116
公民环境权论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人类整体性的环境权中包含个体性环境权这个基础性判断是立不住的。人类环境权中的人类是集合概念,这种意义上的人类所享有的权利不必然落实在作为人类的分子的自然人身上。地球环境是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客观利益,而不是以人们之间相互关系为前提的权利。在这种不可分割的共同利益面前,每个人都只是客观的享受者,而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创立者和法律意义上的请求者。所谓环境权不是关于具体的环境利益享有者与其他人之间关系的概念,而是人类整体与人类个体关系的概念。在环境的整体利益和综合利益之下发生的人类个体的单独的、分配性的利益关系是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等,与之相联系的权利是财产权、人身权,而不是环境权。在这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侵权是对财产权、人身权等的侵犯,而不是对环境权的侵犯。公民环境权论者以权利制约权利的设想是一个编不圆的美丽花环。他们所论述的“环境参与权”的实质是参与权,不是环境权。  相似文献   

14.
公民环境权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将近半个世纪,其发展中充满坎坷却又不可阻挡。目前公民环境权的必要性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逐步被人们所熟知,然而它在实证化与司法实践中却大打折扣,这与公民环境权的研究现状休戚相关。公民环境权的主体模糊、内容不确定,这些成为公民环境权发展中的主要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环境权理论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权理论是环境法学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从“权利生长”的视角出发,可以认为环境权是社会成员一项新生的应有权利,是基础性权利,是人类环境利益危机的产物;环境权与公民环境权是两个不同层次,环境权有待上升为法定权利———公民环境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生存环境越发恶劣,有关环境权利的研究日渐成为热点。国内外法学界对"环境权"各持看法。我国《宪法》没给"环境权"一席之地,只是在一些条款隐含"环境权"的内容。本文将对于环境权的人权与其入宪必要性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环境权入宪的基本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人们享有的在安全、健康环境中生存和排除不当环境退化的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环境权入宪是目前环境权立法遭遇的最大问题,对环境权保障和环境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在对入宪进行价值正当性、现实可能性论证的基础上,借鉴当今各国宪法环境权的规范模式,构建我国宪法环境权条款,是环境权具体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学者们对环境权的探讨与争鸣,本文通过分析环境权的概念和性质,指出中国公民环境权实现的障碍,并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陈伯礼  余俊 《法律科学》2009,27(6):51-58
环境权概念体现着西方个人权利文化与中华法系和谐文化的合壁,它分为环境伦理权利、环境法律权利、环境现实权利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之间的衔接和循环是环境权的运行之道。环境权的宪法化,是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逻辑起点。大陆法系主要通过立法手段实现环境权,英美法系则主要通过司法手段促进环境权的发展,在不同语境中环境权宪法化的路径选择与运行之道虽有所不同,但可相互借鉴和移植。  相似文献   

20.
环境权入宪之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卫星 《法学评论》2008,26(1):77-82
20世纪以来席卷全球的生态危机是对人性尊严的严重威胁,为此,现代宪法纷纷确认了环境基本人权。综观各国宪法,环境权入宪有两条比较鲜明的规律:20世纪90年代是环境权入宪的分水岭;发展中国家则是将环境权载入宪法的主力军。可以从三个方面对第二条规律进行初步阐释:人权观念的不同;生态危机的程度不同;宪法文本修改的难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