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环境适应、学业竞争、人际交往的复杂以及就业压力时,产生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当今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普遍较低,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高校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因素,并阐述了高校应通过一些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2.
程喜中  肖海彦 《法制与经济》2009,(16):107-108,110
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环境适应、学业竞争、人际交往的复杂以及就业压力时,产生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当今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普遍较低,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高校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因素,并阐述了高校应通过一些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3.
法官惩戒制度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官惩戒制度存在诸多缺失之处,完善法官惩戒制度对保障法官身份、维护司法独立至关重要。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司法制度较为完善和发达的国家,它们的法官惩戒制度各具特点,值得我们借鉴。转变法官惩戒观念,确定我国法官惩戒制度的司法性质,扩大被惩戒法官的救济途径,是建立和完善我国法官惩戒制度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制度已初步形成规则体系,发挥了一定的积极效果。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尚未形成常态化运行模式,仍存在调查核实阶段主体职责范围不明、审议评议阶段惩戒范围存在争议以及决定处理阶段信息公开不足等问题。建议厘清司法责任与纪律责任、瑕疵责任等相关概念之间的界限,明确调查主体,细化惩戒范围,促进检察官惩戒信息相对公开,推动此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不断提升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司法实践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校有惩戒学生的权力。但是,高校惩戒学生行为的性质如何界定,上述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混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纠纷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进行剖析,认为高校处分权是一种公权力,高校要尊重大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保障大学生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术制度的供给不足是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直接根源。广东高校学术制度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术法律制度的执行与学术评价制度、学术奖励制度、学术不端的惩处制度等学术制度的实施机制不完善。本文认为针对学术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广东高校应该着力从以下方面健全学术制度供给: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的宣传和建设,建立健全学术查新制度,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健全同行评议制度以及健全完善学术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7.
建立健全检察官惩戒制度,是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应有之义、必然要求。实践中落实检察官惩戒制度既有认识偏差,也有制度执行刚性不足、制度规定操作性不够强等问题。对此,可通过健全检察官违反职责线索发现及移送机制、完善司法惩戒与纪检监察执纪执法衔接配合机制、进一步明晰司法责任认定规则、优化惩戒委员会设置和审议方式、强化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惩戒工作的领导等方式,及时规范检察官惩戒工作,加强对检察官履职的监督和保障、确保检察权依法规范行使。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高校教育对学生智商方面的开发和研究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层面,在情绪智商的研究方面显得相对薄弱.加强大学生情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情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出现了很多关于情商教育和情商管理的学术性研究成果,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关于大学生情商提升的课程.但是,我国大学生的情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在:自我意识强烈、抗挫折能力较差;智商较高、接受能力强,社会适应力缺乏;好奇心重、个性张扬,自控力不强;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团队意识薄弱等等.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情商现状的分析,点出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关于情商教育的不足,进而结合教育的具体实践,提出强化高校情商教育,建立健全大学生情商培育的具体措施,提高大学生情商水平,顺利帮助他们成功成才..  相似文献   

9.
石泽华 《政法论坛》2023,(2):180-191
我国传统上对高校公职人员采取单轨惩戒制。学术委员会独占性行使学术不端审议认定权,相关政纪处分需遵循“审议前置、依据必要、程度均衡”原则。当前,部分学术科研人员被纳入“政务处分—处分”双轨惩戒体制,这在监督主体、追责机制和处分规则等方面整合了高校多元监督格局,也使其内生出学术自由与监察效能和行政主管与统一监察等之间的张力。在该体制下,高校学术惩戒制度定位于高校学术自律,能够相当程度发挥践行学术遵从和专业责任追究等制度功能,由此尊重高校学术传统和科研规律、弥补一般公职责任追究机制相对缺陷。未来应促进其功能实现并对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制度维系上,尊重高校对学术科研人员的惩戒权,明确监察机关无权作出学术处分、维持学术委员会的学术不端审议认定独占权、厘清政务处分之审议前置的前提和范围;在制度调适上,明确学术惩戒工作中监察机关的应然角色,如调查取证中高校监察派驻机构的适度参与、双轨惩戒中监察建议的衔接功能;在制度贯通上,促进行政监管与监察监督的联动协作,明确双方职能界限,加强对行业性问题的监察并推进专项治理。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化变革与社会变迁对医学生的影响包括信息爆炸时代的认知冲突,高概念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的冲击,经济发展导致的阶层分化及人力资本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对医学高等教育首先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其次要建立大学生网络危机舆情机制;第三,提升医学生心理资本,增强未来工作中的抗压能力;第四,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第五,切实落实住院医师“规培”制度,增强医学生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德国《联邦惩戒法》制度下行政法院的角色与功能。与中国制度不同,在德国公务员惩戒决定不但不排除在法院受案范围之外,然而有部分处分决定甚至需要经过行政法院审理通过方能作出。为此,德国行政诉讼法设有专门的诉讼类别,即"惩戒诉讼"(Disziplinarklage)。笔者认为,该制度由于在客观性、中立性上存在较大优势,适合较严厉的惩戒处分,故对中国公务员制度今后的发展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北方法学》2021,(1):77-90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整体转型,催生着信用惩戒成为一种普遍化的治理手段,具有明显工具主义导向的信用惩戒暗含着被滥用的内在基因。行政主导的信用惩戒生成机制及其因此而型构的信用惩戒制度体系,为信用惩戒的滥用提供了极为宽松的空间,信用惩戒滥用由可能变为了现实。信用惩戒被滥用的趋势已引发人们对整个信用制度的质疑,因此需要对信用惩戒制度作出结构性反思,以将制度形成的正当性转化为制度内容的正当性。信用惩戒制度的构建应当重回合法性这个公法的永恒主题,在此框架下兼顾制度的实践有效性,即在信用惩戒的设定上适度模糊,在信用惩戒的实施上则赋予执法机关相对宽松的自由裁量权。在具体制度建构上,应当将比例原则作为信用惩戒手段设定与实施的基本遵循,并要明确限制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公开、准确界分失信与违法,在联合失信惩戒中贯彻正当联结的要求,在结构上提升守信激励的比重,同时建构以信息修复和行为修复为内容的矫正机制以及与信用惩戒特征相适应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并由该委员会对法官履职是否构成违法审判提供专业意见,是完善法官惩戒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制度创新。对法官惩戒委员会的定位与职能,学界的建议与实际的制度建构并不完全一致。各地在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的过程中,因对其法律地位的理解不深、不透甚至存在偏差,导致其处于“无功能”的状态。作为一个全新的制度设计,在有域外先例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吸收其有益经验,再根据中国现实国情来建构,是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应根据修订后的我国《法官法》对法官惩戒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在明确法官惩戒委员会法律地位的基础上,在设立主体、委员构成、设立模式上下功夫,并做好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衔接工作,确保法官惩戒委员会依法建构并保证制度得以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经过建国以来的初创、破坏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诸如没有行政惩戒法、惩戒种类单调、保障不够等问题,应加快制定行政惩戒基本法律和完善相关配套体制。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因教育或管理上的目的,依据有关法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授权,对学生具有惩戒权。高校惩戒权具有不同的来源,对高校惩戒权的性质学界有着不同的说法。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高校与学生法律纠纷的案例中,有不少是因高校惩戒权行使而产生的,因此对高校惩戒权性质的准确把握成为司法实践的关键。本文认为高校惩戒权的性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它因高校的不同身份和惩戒权的不同来源而具有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和谐助困语境下贫困大学生社团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在方式上多侧重于他助,在内容上多侧重于经济资助,和谐理念引导下的高校资助工作,除了要进一步对原有的资助体系加以完善外,更多地要在贫困大学生自助能力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加以探究,"资助"中不忘"志助"。而贫困大学生社团的出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搭建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7.
高山 《法学论坛》2020,(2):74-82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应对"执行难"难题的一大创新举措。在我国当前的法治框架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具有逻辑上的合法性、合理性,符合健全法治体系和实现法治现代化的要求,对于惩戒失信人、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利及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为一项新制度,其在适用范围、惩戒和威慑效果、对失信人的权利保护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此,需要在加快法治化进程、完善程序设计、平衡权利义务关系、营造社会氛围等方面进行规范和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该项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行政惩戒法规制度建设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惩处公务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对于促进公务员遵纪守法、廉政勤政,依法行政,维护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保证党和政府重大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行政惩戒法规制度建设,推动行政惩戒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能够提高行政惩戒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行政惩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国行政惩戒法规制度建设的历史及现状我国行政惩戒法规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健全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行政…  相似文献   

19.
王丽瑛 《时代法学》2011,9(1):50-55
公务员惩戒制度是通过惩罚公务员的失职行为而对该公务员及其他公务员予以警戒的制度。该制度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防止公务员滥用权力和违法乱纪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如果惩戒不当,对公务员合法权益将造成莫大的损害。“有损害就有救济”,纵观世界各国的公务员权益救济制度,大体上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并轨”的救济模式,如美国、日本等;另一种是以行政救济作为单一的救济模式,如我国现在所实行的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行政救济制度。本文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的公务员行政惩戒救济制度,以“扬弃”的移植理念,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行政惩戒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0.
错案追究制实际运行状况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法院系统推行错案追究制以来 ,虽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它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种种迷误 ,并给审判工作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使得这项制度获得的总体评价是弊大于利 ,而且它也不具备完善的价值。因此 ,应当将错案追究制并入法官惩戒制 ,从而完善法官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