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人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社会大众摘掉歧视的眼镜,逐渐接受同性恋者为社会一员的同时,同性恋群体也逐步开始寻求自身权益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之下,同性结合的合法化问题就开始引起关注和争论。本文要探讨的是我国现实的社会条件之下,同性结合的明文合法化是否具有该当性。  相似文献   

2.
论同性婚姻合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伴随着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开展,"同性恋"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当今不少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用法律明确了同性恋者的权利和地位,使同性婚姻合法化。近年来,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和人权运动的发展,人们在理性上对于同性恋者的态度愈来愈宽容,中国的法律也应该挺身而出,明确同性婚姻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3.
邓岚 《法制与社会》2013,(36):277-278
作为少数及弱势群体的同性恋者的婚姻问题在近几个世纪出后就备受关注,同性恋婚姻合法化问题在我国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为了维护我国同性恋者的权益,体现以人为本和保护公民的人权,本文认为应当在公众对同性恋有一定的认知度与理解度后,可允许同性恋者结婚,实现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同时应该使得同性恋婚姻享有与异性恋婚姻相同的地位和权利;为了孩子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不应该允许同性恋婚姻家庭收养子女。鉴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在中国的实现必会经历漫长与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同性恋者权利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促使人们关注同性恋者权利面临的各种问题.争取同性恋者权利的曲折历程对现代人权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从人的尊严、宽容的哲学与宪法视角,尊重和保障同性恋者的权利,维护人的尊严与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价值,并结合中国国情做出合理的政策与法律选择.  相似文献   

5.
同性恋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同性结合立法成为世界性趋势的情况下,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尚不能承认同性婚姻。但由于同性恋者在生活中不断地遭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的权益迫切需要得到保护。本文在通过对我国同性恋者所面对的困难以及我国具体的国情的研究,力求探索适合在我国适用的对同性恋者保护的立法,在保护同性恋者的同时以推进我国同性恋保护立法进程,以期实现同性结合的价值在我国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历史上,在各个文化中,同性恋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一种行为模式,同性恋者之间的结合也因此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在世界各国皆有,不同的是各个国家对待同性结合的态度以及相应的法律保护。本文指出在当前中国社会背景下应如何正确认识同性恋婚姻,并从社会学,法经济学,法理学角度对同性婚姻的合法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同性恋者在传统婚姻下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剑林 《法制与社会》2011,(33):179-180
在当前法律环境下,同性恋者因为受到社会舆论和传统道德的影响,大多数同性恋者会压抑或者隐瞒自己的同性倾向与异性结婚,结成传统婚姻,可想而知,这种缺乏感情基础的假性婚姻会带来非常多的法律问题。同时又由于法律的滞后、专门法的缺位,善意配偶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同性恋者平等的监护权和抚养权受到歧视,鉴于此,有必要对同性恋者在传统婚姻下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同性恋者在传统婚姻下存在哪些法律问题,我国现有法律制度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今后又应如何加强对此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被害人上诉权问题存在支持论和反对论两种主要观点,应当在和谐社会的平衡司法理念下理性对待被害人上诉权问题,不能简单地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理性的态度应该是在吸收双方观点中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对我国被害人抗诉请求权进行合理改造,使被害人、被告人和国家(社会)三方面的利益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李冠豪 《法制与社会》2010,(34):223-224
当前中国由于社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机制的转变,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本文指出对社会矛盾呈现的特点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理性地对待社会矛盾,并提出了解决冲突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风险决定过程中,将专家能提供的科学理性与外行民众所拥有的社会理性结合起来,已经成为行政法的规范要求。但是,依据现有的风险规制理论,此二者存在内在紧张关系。而我国自2007年以来发生的系列PX事件也显示,兼顾二者存在着现实的困难。可能的解决之道在于,突破对于决策理性的传统理解,引入情境理性概念,从制度上保障风险决定做出者认真对待当事人与社会场景紧密相关的认知和感受,使各种具有情境合理性的观点和主张均有机会得到表达并获得适当考虑,从而实现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此处文章的论题是作者从“认真对待宪法”这一命题中捕捉到的。事实上 ,“认真对待宪法”这个命题本身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的法治尚处在启蒙的初期 ,另一方面更表明我们许多学者对于法治和宪法理解的偏颇。在一个法治国家中 ,大体不会有太多的人激情地呐喊“认真对待宪法” ,因为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 ,是一个制度本身设定的客观存在问题 ,而不是一个人们认真不认真对待的主观认识问题。作者从这感性的命题中发现理性的问题 ,可谓敏锐和深刻。一个法治社会必定是一个理性设计和操作的社会 ,而不是一个感性呼吁和激情打造的社会。中国人容易感情用事 ,结果往往导致偏激。谈论义务的时候 ,往往忽略了权利 ;谈论权利的时候 ,又往往忽略义务。谈论宪法的时候 ,又以为宪法无处不在。本文作者从所谓的“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着手 ,提出了一个所有学者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即公法和私法的关系究竟如何 ?公法对私法的影响与干预究竟在何时发生 ,在何种程度上发生 ?作者从较为广阔的视角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通过原理的阐释 ,制度的分析 ,经验的比较 ,实践的总结 ,最终得出了具有理论和经验依据 ,颇有说服力的立论。价值所在 ,至少对“认真对待宪法”和“宪法司法化”这样充满激情和气魄的命题提出了反向思维或全面思?  相似文献   

12.
从产生到废止,赎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历史变迁中,赎刑被新刑法典拒之门外。理性对待赎刑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应去除赎刑中的特权因素,继承赎刑中的理性成分,对赎刑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改造,使赎刑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3.
从仇恨到接纳罪犯:个人与社会立场间的刑法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醒理解个人与社会对待罪犯的态度的差异,理智地从社会立场看待罪犯,才能理性构筑符合社会进步的刑法理论。社会公众和受害人对罪犯的仇视,是刑罚产生并得以维持的心理渊源和社会基础,但社会性的刑法不能简单代替个人复仇。从社会化的立场审视,接纳罪犯成为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从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角度出发,正当防卫的实质是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晚近发生的案件往往是权力与权利未实现有机结合、有所失衡引致。在警察防卫权中,国家权力和警察自身权利以及国家权力与他人合法权利都需要觅得平衡。应理性对待正当防卫,不应放大其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5.
同性恋者在美国历史上曾备受压迫,但是自美国反文化运动以后,同性恋者作为一个少数群体开始崛起、反抗,不断地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而其中结婚的权利是同性恋群体争夺的最主要权利。"那么同性恋者是否应该具有结婚的权利",带着这个问题,本文将从性道德观念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婚姻制度功能的转变这两个视角来看待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增设“欠薪逃匿罪”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群  贺翔 《法制与社会》2011,(5):295-295
拖欠工资是否入罪,目前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特别是争议多时的恶意欠薪罪终被写入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并于8月23日提交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然而本文认为,欠薪逃匿应理性对待,现如今迫在眉睫的不是感性的进行设罪,而是从实际出发理性地完善法律法规,从而规范劳资关系,稳定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敌人刑法的思与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桂生 《中外法学》2010,(4):600-614
@@ 深入现代社会的法治国肌体,被学者揭发出来的敌人刑法(即Feindstrafrecht,不是敌人刑事法)问题,已经引发了不少争论.来回于现代与后现代,如果我们不能够以平和的态度对待这些争论,我们就会轻易地得出赞成或者反对的观点,这样的任何一种结论都很可能是狭隘的,而且会失之于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高河 《天津检察》2006,(4):60-61
面对花心父亲的胡作非为,他本该理性对待;面对绝望母亲的偏激想法,他本该正面引导;面对父亲姘妇的自呜得意,他本该保持冷静。可是,现实中却发生了那么多的不应该……  相似文献   

19.
同性恋者在美国历史上曾备受压迫,但是自美国反文化运动以后,同性恋者作为一个少数群体开始崛起、反抗,不断地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而其中结婚的权利是同性恋群体争夺的最主要权利.哪么同性恋者是否应该具有结婚的权利",带着这个问题,本文将从性道德观念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婚姻制度功能的转变这两个视角来看待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法分则婚姻家庭编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法典中,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最具伦理属性、民族特性和人文主义精神,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从"单行法"到"法典法",婚姻家庭编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保持其相对独立的身份法特点。制定婚姻家庭编既是编纂民法典的需要,也是回应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需要。婚姻家庭编立法应当考虑我国的立法传统、基本原则在婚姻家庭编中的作用以及当代国际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趋势,重构婚姻家庭编的基本原则;应当考虑非婚同居关系在社会中逐渐被公众接受并成为一种生活模式的现实,对非婚同居关系作出原则性规定,以保护当事人特别是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利;应当认真对待我国离婚率不断上升、轻率离婚屡见不鲜、离婚救济制度适用受限的问题,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同时,为防止轻率离婚,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作出理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