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9年武汉惊爆全国首例判决书拍卖案以来,全国各地拍卖判决书的情况屡见报端.司法审判的神圣性招致民众的质疑,严重削弱了司法公信力,是导致司法权威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律白条"不断出现.生效的判决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做出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法律文书,如果连代表着法院最高权威的判决书都无法得到执行,那么司法权威要如何体现?本文通过公民对判决书的拍卖这一现象,分析我国法律的困境--"执行难",进而揭示司法权威流失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民事审判与执行是当事人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途径,要做到审判公正与执行有力。由于判决书是法官根据事实依据法律做出的具有执行力的判断,为维护司法的权威公正并使当事人信服,判决书应进行充分说理并应将合议庭的不同意见表达于判决书中。为使法院的执行工作更有效率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在民事执行中可推广分段执行机制以及法院应在执行工作中对当事人释明。  相似文献   

3.
“执行难”是当前全国法院普遍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拍卖法院判决书的新闻也已见诸报端“,法律白条”可以说正是对“执行难”问题的一个生动又无奈的写照。近几年来,从我们基层人大受理的涉诉信访情况来看,反映“执行难”的信访量也是逐年上升,现在基本占到基层人大受理信访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重要的被执行人财产的变现方式,强制拍卖制度在民事执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不自动履行付款义务的被执行人的财物进行强制拍卖的做法既要维护判决书的权威和司法的公信力,也要使被执行人的个人利益得到合理的保障。我国的强制拍卖制度在这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改善的空间。笔者作为一名法院执行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强制拍卖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因此从自身视角出发,尝试对现行强制拍卖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据报载,下岗职工张先志在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法院打赢了民事官司。在法院为其执行到2000元钱后,为了尽快拿到剩下的7000多元,张先志以6000元的标价拍卖判决书。为此,顺庆区法院专门举办了“拍卖判决书事件”监督听证会。听证会上,拍卖者张先志受到了“一边倒”的批评,甚至被指责为违法。“拍卖判决书”的事听说过很多次了,但还从来没听说它竟然是违法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大数据的“互联网+”时代,网络司法拍卖已成为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处置财产的重要措施。在此程序中,亟须充分发挥检察院的外部监督作用,确保法院履行执行程序中应尽义务,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一、网络司法拍卖可撤销概述网络司法拍卖是执行财产处置程序的关键环节。规范网络司法拍卖工作,对于提高网络司法拍卖的社会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至关重要。在司法拍卖实务中,难免出现拍卖行为或拍卖结果是否违法的争议,执行当事人、竞买人、买受人等主体的权益可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论司法权威与司法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司法权威来源于判决公正和公正的判决得以执行,而我国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严重损害司法权威的司法不公和执行难的病症,其直接原因是司法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根子却在于现行司法体制的防腐蚀和抗干扰能力太弱。为此,必须进行司法改革,在清除司法腐败和强化、完善外部监督的同时,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防腐蚀抗干扰能力强的新体制———司法独立体制。围绕法官独立这一核心,确立法官身份独立、法院集体外部独立和法官在法院内部独立,以多种措施保障此三项独立的实现。改革现行不科学的法院运行机制、法官任免方式以及审判委员会制度,将法院的“人权”“财权”统归中央行使, 以实现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重振法律权威的司法改革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执行体制改革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执行难”的问题比较普遍。对此,群众意见多,影响大,严重地影响到司法的权威,破坏了法律的尊严。为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全国法院前年9月开始清结执行积案,去年又开展“执行年”的活动,对执行工作,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执行工作形势依热严峻,不少法院一边清理旧积案,一边又出现新积案。法院现行的执行体制明显与执行工作的性质、特点及实际情况不相协调,对人民法院现行执行体制进行改革应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一、现行执行体制与执行工作的性质、特点不符。人民法院是专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  相似文献   

9.
强制拍卖船舶是海事审判领域的一项别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是指海事法院依法对船舶实施保全措施以后,在一定条件下依申请人申请或依职权,经过一定程序,运用司法强制对被扣船实行公开拍卖,获得价款,以备清偿船舶所有人的金钱债务。1987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强制变卖被扣押船舶清偿债务的规定》(下称“卖船规定”),以司法解释文件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强制拍卖船舶法律制度。几年来,依据“卖船规定”,全国海事法院  相似文献   

10.
王志鹏 《法学杂志》2016,(5):111-117
在各地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到账的执行案款由于各种原因迟迟难以发还的问题十分普遍,不仅使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也损害了司法权威,带来了巨大的管理风险.执行案款在性质上属于“公法债务”,我国法院可以参照债法原理中提存制度的相关内容,构建执行案款依职权提存机制,以推动法院执行权的有效运行和司法体制改革的科学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浙江高院推行淘宝司法拍卖模式,司法拍卖方式改革激发了前所未有的民众参与热情。我国司法拍卖方式经历了“法院自行拍卖-委托拍卖原则-自行拍卖与委托拍卖并存”的历史演变,但法院系统推行的拍卖方式改革过分追求防止司法腐败的直接目标,而忽视强制执行程序保护执行当事人权益的根本宗旨。以保护执行当事人权益为中心审视当前中国司法拍卖改革实践,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多元化司法变价机制必然而且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司法改革的十三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影响人民法院的权威和法律的权威的严重社会问题是“裁判不公”及“执行难”。造成“裁判不公”及“执行难”的原因 ,在于“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干预”和“司法腐败”。“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干预”和“司法腐败”的根源在于现行司法体制。现行司法体制是符合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 ,却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单靠法院系统内部的小改小革 ,不可能真正解决“裁判不公”和“执行难”问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对现行司法体制作重大改革。应此之弊 ,特提出树立法院和法律的权威的…  相似文献   

13.
李亮 《中国审判》2014,(2):94-95
"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在法官已成为法院、法律缩影的时代,如何让百姓相信法院、信仰法律,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民群众对法官的认同与尊重。法官不被认同和尊重的多重因素就直观因素来讲,表现为:一是"执行难"问题。不少群众认为法院执行不力,法官暗箱操作,或想吃拿卡要,将判决书贬称"法律白条",甚至"打折出让判决书",认为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司法不如不要。二是人为放大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14.
执行拍卖是执行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利益纠葛最为复杂、各方争议最多的程序环节,是影响司法廉洁的命门、制约执行工作的短板、损害司法权威的要害,在已经查处的司法腐败案件中,绝大多数也都与执行拍卖有关。因此,如何在制度上防止执行拍卖过程中寻租行为的发生,一直都是法院改革所  相似文献   

15.
徐舟 《法制与社会》2013,(28):102-103
财产处置难一直是人民法院执行难的主要组成。传统司法拍卖也一直广受外界诟病,要求司法拍卖改革之声不绝于耳。而网络司法拍卖作为司法拍卖改革的先行军,自推行以来便争议不断。在本文看来,网络司法拍卖合理、合法。本文谨从法理角度,并结合网络司法拍卖的实际效果以证成网络司法拍卖的正当性,以期在浙江法院,乃至全国法院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执行难”危害不浅“执行难”一直是人民法院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法院的部分生效判决得不到及时执行,被人们戏称之为“法律白条”。“法律白条”的存在,极大地妨碍了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损害了司法的尊严和权威,削弱了人们对法律的信心。我国《刑法》第313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最高人民法院还曾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审理程序等做  相似文献   

17.
司法权威的树立有赖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法院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严重损害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执行难”是各级法院特别是广大基层法院面临的共同难题,破解“执行难”顽疾需要“内外兼修”、在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执行程序相关法规将改变执行由法院单打独斗的格局,使被执行人由被动履行义务转为...  相似文献   

18.
季晨溦 《北方法学》2017,11(3):150-160
司法确定力是与法院的宪法地位密切相关的,宪法对法院的独立地位以及解决纠纷、救济权利和发展法律的功能定位,是司法确定力的权威渊源;司法确定力来自于司法的管辖权威,法院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受理案件,运用法律知识、司法理性和司法经验,按照司法规律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权威判断,为司法确定力提供了前提;司法确定力源于司法的整合权威,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通过对立法时的民意与法律适用时的民意、普遍正义与个别正义、法律正义与社会正义的有机结合建构了司法的整合权威,为司法确定力提供坚实的基础;司法确定力依赖于裁判的执行权威,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判决的文化意识和国家强制执行生效判决的权威能量为司法确定力提供坚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维护法律权威、从根本上化解“执行难”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目前,广东省湛江市两级法院同时启动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并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与该市法院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项活动互相促进,共同推进,切实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这是湛江市两级法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今年提出的在全国法院系统部署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20.
法律信仰     
夏虹 《江淮法治》2010,(6):18-18
闲暇,我常常就法律信仰这个问题与同仁争论不休,自己也为此感到十分困惑。比如案件在审理阶段,被告不是积极准备应诉,而是或费尽心机转移财产,或接到法院传票后玩失踪,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确定的法律义务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履行,司法权威难以树立,民众的法律信仰普遍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