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逗点 《台声》2001,(3):33-34
2000年底,由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主办的“ 2000年跨世纪出版文化交流活动”于台北市隆重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上百位出版界同行,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新科技、新技术和加入 WTO以后对华文出版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为华文图书进一步走向世界献计献策。   在不到 10天的时间里,大会组织者相继安排了 2000年大陆图书展览会、两岸出版文化交流回顾展,并举行了第五届华文联谊会议。为参加此次活动,大陆一方派出了来自全国 61家出版社的 85位出版工作者组成的访问团,其中包括各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及主要负责人。 两岸出版界交流回顾 中国出…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峡两岸各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大陆与台湾出版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日益频繁。据不完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出版界,出版台湾图书达千余种,印数近亿万册。其中,仅台湾的文艺作品即出版了七百余种(截止一九九○年),另外,台湾出版界出版的大陆图书也有几千种,其中也是以文艺作品为多。此外两岸出版界还共同参加和组织了许多有关出版及其版权贸易的活动。比如大陆出版界邀请台湾出版界参加各种书展计有十余次。而以海峡两岸为主的版权贸易洽谈活动也不断增多。总之,海峡两岸的图书出版交流活动规模日渐宏大,蔚为可观。  相似文献   

3.
加入世贸组织,是祖国大陆迎接新纪元的开始,也是中文出版版图重整的重要时刻,受到海峡两岸出版界人士的同样关注。为促进两岸杂志业者互相了解,促成资讯交流、资源共享的合作机会,由祖国大陆一些期刊社、期刊管理部门代表94人组成的中国期刊协会代表团,应台北市杂志商业同业公会之邀前往台北,于2002年1月23日至2月3日在台北诚品书店联合举办了“大陆杂志展”。这是祖国大陆的期刊第一次到台湾展出。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2)
<正>随着两岸图书交流的发展,两岸图书合作出版越来越多。同样的文字,同样的文化,同样的心情,为两岸图书合作创造了光明的前景。两岸图书合作出版之所以能够不断增加和深化,除了图书所具备的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外,也有图书专业研究和出版技术上的原因,两岸图书形成了很有趣的互补现象,相应的合作方式也基本形成。授权出版授权出版,早期为台湾出版界取得大陆出版品授权,最近10年则多为大陆出版界取得台湾方面的出版品授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2,(1):11-11
第一次“两会”商谈实现定期航班。2008年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当年6月11日,两岸“两会”恢复商谈。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代表团赴北京展开了商谈,双方就民众密切关注的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事宜进行了会谈。海基会与海协会并于2008年6月13日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双方各自指定航空公司,从2008年7月4日开始实施两岸每周36班周末包机,台湾开放8个航点,大陆开放5个航点。  相似文献   

6.
1991年12月16日,以“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海峡两岸 关系协会”(简称“海协”)在北京成立。10年来,大陆海协会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积极促进两岸民间的联系与交往,在两岸同胞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一个中国原则共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动两岸对话与谈判,是对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92年3月至1999年7月,海协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举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17次,开展不同层次的对话6次。1992年11月,…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经济交往的急剧扩大    1979年以前,在台北和北京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政治敌对气氛,双方几乎没有什么经济联系。1979年,北京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的转变,从准备解放台湾转向寻求和平统一。1987年10月台北开放居民回中国大陆探亲,之后两岸的经济关系取得了迅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1993年4月,中国大陆的海协会代表团和台湾的海基会代表团在新加坡举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议,尽管这次会议被标明是“非官方的”,但是双方代表团的团长都是由与双方最高领导层有着密切关系的前高级官员担任的。促使台湾对…  相似文献   

8.
台湾文艺协会代表囫来大陆访问台湾文艺协会代表团应中国文联邀请,于1996年11下旬对祖国大陆进行访问、交流和观光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台湾文协代表期一行有台湾“中国电视公司”副总经理、文艺协会理事长、团长饶晓明,顾问张植珊,文协理事、作家张放,文协秘书长、诗人绿蒂,文协理事、雅音小集创办人、京剧艺术家郭小庄女士,台湾“中央日报”副刊组剧组长、作家林黛女士。在京期间,台湾文协代表同大陆作家艺术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文化交流。中国文联在文采海举办了两岸交流研讨会。会议由著名诗人事实主持_商制、霍大寿、杨匡满、李…  相似文献   

9.
饶颖奇 《台声》2010,(10):15-15
我是台湾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我不仅仅代表客家,我还有很多身份。为了两岸和平发展和交流合作,国民党重新执政前.民进党执政时搞“去中国化”,不跟大陆来往了,我越来越觉得紧张.生怕大陆的领导误判台湾的主流民意,所以2002年10月我就带领着“立法院”的委员、大学的教授到北京,  相似文献   

10.
化青 《台声》2001,(2):8-9
前不久,笔者随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大陆新闻代表团赴台,参加了“第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新闻研讨会”,参观了台湾“中华电视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中国’时报社”等新闻媒体。这次会议由台湾“‘中国’新闻学会”主办,大陆、港、澳、台共72人参加,台湾与会者基本包括了台湾各主要新闻媒体。在研讨会和随后的参访活动中,笔者直接听到台湾新闻媒体人士从多方面发出的共同呼声,感受至深。“两岸新闻界加强合作非常必要也非常有利”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网络时代对新闻传播的冲击”,会议具体讨论了“传播媒体如何因…  相似文献   

11.
1987年 两岸民众第一次公开直接交往。1987年9月15日凌晨一时,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到达北京国际机场,两岸民众第一次公开直接交往。9月15日该报登出38年来台湾记者第一次从中国大陆发回的报道。 台湾当局首次作出台胞赴大陆探亲的决定。1987年10月14日,台湾国民党中常委通过“五人专案小组”关于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问题  相似文献   

12.
要闻点击     
6月21日,钱其琛副总理会见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青年创业协会总会”大陆访问团时强调,以“一个中国、两岸谈判”的方式,尽早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共议祖国统一,符合两岸同胞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台湾商界最近表示,中国大陆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为两岸经贸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将出现新高潮,有利促进两岸“三通”、打破“戒急用忍”的限制。如果今年中国大陆正式加入WTO,台湾也有望在大陆之后以“台彭金马关税领域”名义加入。大陆入会后关税降低,限制减少,市场进一步开放,将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更广阔、更良好的发展商机,有利于促进两岸贸易增长,使两岸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祖国大陆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台商进口原料与零部件降低成本,促进台湾增加对大陆出口,提高出口竞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两岸旅游业的交流严 重不平衡,集中体现在 两岸人员往来上的不平衡,大陆居民至今仍不能赴台湾旅游。大陆方面从1979年就呼吁台湾方面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然而,24年过去了,对大多数大陆同胞来说,“阿里山松涛回响,日月潭碧波荡漾”依然是镜花水月。2002年,台湾同胞来大陆旅  相似文献   

15.
赵辉 《台声》2007,(6):13-17
2006年4月,首届两岸经贸论坛达成7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会后发布多项惠台措施,包括开放11种台湾蔬菜零关税准入,公布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管理办法等;去年10月,以两岸农业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论坛,再次发表7项。共同建议”,包括促进农业交流与合作.保障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快速通道等.大陆方面还公布了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措施。台湾媒体形容,两次论坛给台湾送去了大大的礼包。  相似文献   

16.
“汪辜会晤”是台湾海峡两岸通过对话追求中国统一的表现。自1993年第一次新加坡会谈后,1998年实现了在祖国大陆会晤,有人预计下次会见的地点可能转到台湾。两岸对话不断进行是统一有前途的好现象。这次汪辜会晤,大家知道,不是出于台湾的主观愿望,而是国际上客观形势迫出来的。其主要压力来自两大方面。第一是经济上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1998年5月印尼暴乱,听信“南向政策”的台湾企业在印尼的投资,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台湾企业急于谋求出路,要到大陆投资去。且看国际大企业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台湾能不眼红?想到台湾经济发展的有…  相似文献   

17.
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商人许文龙,一面赚大陆的钱,一面又极力为“台独”势力张目,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让我们撕开他的面罩看一看他的嘴脸。 今年2月出版的日本右翼文人小林善纪的《台湾论》,公然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公愤、引来两岸各界的挞伐。而台湾的许文龙在《台湾论》中的无耻言论,更是激怒了全世界的华人,谴责、抗议之声不绝。这是许文龙继去年台湾地区选举时公开支持“台独”后,再一次将其背叛中华民族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 与李登辉臭味相投 许文龙何以能掀起轩然大波,也许要从他的个人…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2,(4):27-27
台湾“问津堂”书局有数千册大陆出版品日前遭海关留滞,引发大陆出版品能否在台上架陈售的争论。多数大学教授均认为,阅读大陆书籍不代表思想左倾,“政府”不妨以更开阔的态度视之。台湾过去一直难以见到大陆出版品公开贩售,源自两岸在政治军事上一直处于敌对状态,阅读大陆书籍可能被情治人员视为具有左翼思想,所以才会发生清人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被岛内海关人员视为马克思著作而遭扣留的笑话。解严之后,大陆书籍来台均依据《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37条以及《大陆地区出版品录影节目进入台湾许可数额》等规定办…  相似文献   

19.
王缇娜 《台声》2011,(12):78-78
2003年初我从台湾前来大陆工作至今,除了为自己当年孤注一掷的“先知先觉”而沾沾自喜外,也为两岸在签署ECFA之后对未来有更深的期许,历史的见证已从过去一窝蜂的“台湾的大陆热”转换到现在的“大陆的台湾热”。  相似文献   

20.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香港、澳门将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虽然目前还面临很多障碍,但这并不妨碍国际社会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作为一个经济共同体,划归为“大中国”的经济版图,并预言只要两岸四地真诚合作,那么未来世界必将是大中国的世纪,东方雄狮正在苏醒。两岸四地的经济实力从1978年至1994年,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倍,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4%;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增长1.9倍,年均经济增长率达6.9%;台湾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3倍,年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