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湾战争结束以来,围绕武器核查问题,美伊双方频频对抗,剑拔弩张的形势时有发生。1998年新春伊始,武器核查又生枝节,美伊矛盾激化,使从未平静过的海湾再次笼罩战争阴云.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核查危机的来龙去脉 1991年4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87号决议,要求伊拉克必须完全、彻底公开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开发计划,并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和拆除所有化学武器、生物武  相似文献   

2.
近半年来,原本就暗流涌动的俄美关系屡兴风波.为缓解紧张气氛,2007年7月初,俄总统普京出访美国;而这次出访前后两国的言论举措,似乎折射出了更多双边关系中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3.
欧洲人在恐怖主义威胁、外来移民冲击和全球化影响下的种种恐惧,与美国自身的困境及多边主义的回潮一同发力,促成了美欧大融合。  相似文献   

4.
对于伊拉克战争的立场,使法德等传统盟友与美国的关系一度趋冷,但2005年以来,随着德、英、法等欧洲大国领导人的换届,美欧关系开始转暖,这种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战后以来,国际政治格局中的美欧关系是两极对立和东西方对抗的一大重要内容。四十多年中,美欧根据现实情况并从自身利益出发,从政治、军事、经济上结为一体,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以军事联盟的形式,同对手进行全面冷战。这期间,美欧关系虽经历了不小的变化,出现松动,矛盾增多,且呈不断上升发展的趋势,但从总体上看,其本质和基础未变,也就是说美欧的根本、一贯的利益基本上保持了下来,变化是发生在这一框架内的。然而,随着国际风云激荡变幻,80年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奥巴马并未对其中东政策做出系统的阐述,但是从奥巴马执政100多天来其本人和美国政府高官的一系列讲话和对外宣示中的表态,我们仍可以厘清奥巴马中东政策和对伊朗政策。奥巴马对伊政策的确有别于布什,但实质仍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胡萝卜不多、也不新鲜,而大棒早已高高举起并随时都可能打下来。美伊开始了新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欧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月20日,白宫易主,一度因伊拉克战争问题而惹恼欧洲人并使美欧关系陷入低谷的布什总统挥手告退,在大选期间就赢得欧洲民众普遍偏爱的非洲裔美国人奥巴马宣誓就职。美国政府更替使跨大西洋关系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此背景下,美欧关系如何变化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4日澳大利亚http://wwwwsws.org网站刊登了亚历克斯·雷夫伯瑞题为《华盛顿扬言压低美元,美欧关系急剧紧张》的文章,认为美国政府近来采取的美元贬值政策导致欧洲经济竞争力受损,并可能导致美欧像大萧条时期一样进一步互相竞争性地贬值货币,从而使世界经济进一步萧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15日,《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政府以伊朗革命卫队干涉伊拉克和阿富汗事务,支持中东地区的极端势力为由,决定将其定性为国际恐怖组织。如若实施,这将是美国首次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的国际权力均衡的角度看,在中日美国力的竞争中,中国在上升,日本处于守势,美国则努力维持原状。这种趋势引起日美两国特别是日本的担忧,使日美努力巩固双边同盟。中国信心增强,民族主义上升,对日本重要性的估计降低。但是,应当对这种力量对比变化的可持续性保持谨慎态度。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看,从应对全球化负面影响的能力看,中国面临的挑战最大,需要同日美加强合作,摈弃美国高欲望、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向日本的节约型发展模式学习。  相似文献   

11.
只要美国不放弃强权政治,美俄间的对抗与矛盾就不会消失。简言之,美俄矛盾的演变和加剧,实际上是一个竭力维护全球霸权的超级大国与一个正在崛起的有着深刻全球意识的大国之间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新、老欧洲”与美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老欧洲”的概念,是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提出的,他把法、德等反对美对伊动武的欧洲国家称为“老欧洲”,把积极支持美国对伊政策的中东欧国家称为“新欧洲”,并称“北约欧洲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新欧洲”。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严重的政策分歧不仅使欧盟在共同外交政策上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也使美国和欧洲大陆主要大国的关系滑入了二战以来最深的谷底。2004年5月欧盟正式接纳10个中东欧新成员国后,“新欧洲”成为了美国在欧洲保持影响的首要依托。  相似文献   

13.
具有民粹主义色彩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强力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给传统的美欧关系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遭到了倡导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的欧盟反对,导致美欧在自由贸易、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问题上的分歧加大。该政策还加剧了双方的贸易摩擦,使美欧经贸关系受损。特朗普在贸易关税问题上对欧盟恫吓胁迫,损害了美欧之间的互信与伙伴关系,导致双方关系裂痕加大。鉴于特朗普不大可能改变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美欧之间的分歧与摩擦今后可能会更加频繁,双方关系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将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4.
捷克总统克劳斯谈加入欧盟和美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时代》周刊2003年第17期(4月16日版)发表了该报记者访问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的谈话记录。克劳斯反对美国对伊拉克作战,反对把欧洲区分为新、老的观点。他认为,中东欧各国加入欧盟并不是什么“梦想”的实现,而是为了在欧洲立足。他不赞成欧洲形成与美国抗衡的力量,认为彼此应当互补。他担心统一的欧洲作为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国家会成为对民主的威胁,因此希望美国在欧洲的存在能保护东欧各国的利益。现将这一谈话的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拜登执政后对美国的内外政策进行了调整,其经济政策以民族主义为底色、扩张性政策为特色,虽然具体政策和措施与前任有所不同,但“美国优先”的本质并未改变。《通胀削减法案》是拜登政府迄今推出的一项力度最大、国际争议也最大的经济政策,因其具有歧视性和保护主义而受到欧盟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导致美欧产生严重贸易分歧。虽然双方试图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无论双方互动的最终结果如何,《通胀削减法案》事实上已使得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美欧伙伴关系出现“裂痕”。  相似文献   

16.
美刊《每月评论》2005年4月号发表了迈克尔·耶茨题为《从统计数字看美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文章,以美国在失业、工资、收入和分配等方面的统计数字说明美国当前工人阶级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作者指出,美国当前经济是由金融投机推动的,这意味着美国经济不会再有良性循环,工人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拉美女性参政意识和热情高涨,女性参政蔚然成风,业已成为拉美国家政治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0年2月,劳拉·钦奇莉亚在哥斯达黎加总统选举中获胜,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10月,迪尔玛·罗塞夫以56.05%的得票率当选巴西首位女总统。  相似文献   

18.
石油价格的波动是否与伊朗-美国之间的合作冲突水平存在相关性,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事件数据分析方法(Event Data)和统计学模型(DCC-mvGARCH),对2003-2008年的石油价格和伊朗-美国之间的冲突与合作水平进行了初步检验。统计结果表明,这两个时间序列之间基本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一些特定的时期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另外一些时期则没有相关关系。本文对这一发现的解释是:在低油价时,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会直接削弱伊朗国内保守派的力量,使伊朗在国际层面上更容易妥协;相反,在高油价时,掌控伊朗石油行业的保守派的力量会得到增强,使伊朗不会轻易向美国妥协,美伊冲突可能增多。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了"特朗普冲击波"后,拜登执政为美欧关系的修复打开了"机会之窗".拜登政府的外交理念回归传统、美欧原有的共同利益基础以及双方短期利益汇合等因素,将助推美欧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双方在一些领域的合作会有所加强.但由于受到国际变局带来的根本性制约以及美欧结构性矛盾的影响,美欧关系的修复空间较为有限.中国因素的凸显既可能刺激美欧加强协调合作,也可能加大美欧战略分歧.归根结底,美欧战略目标与利益诉求的错位决定了美欧传统盟友关系难以回到过去,拜登政府也无力改变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后,美欧关系矛盾的一面显得十分突出。美欧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有重大影响。美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美欧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模式等方面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又以何种方式对美欧关系产生影响?如何认识美欧矛盾的性质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研究员。下面是她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