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都以各种形式纪念周恩来。对于如何纪念周恩来,作为"挚友兼爱妻"的邓颖超有着明确的指示,也有着具体的做法。"不需立纪念碑,搞什么仪式"1976年2月22日,正在访华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夫人特地前往中南海西花厅拜访邓颖超。尼克松说:"我正在想如何才能正确地纪念周总理。我相信他不会喜欢立一个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4,(9):42-42
正1982年初,中央文献研究室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在周恩来诞辰90周年的时候隆重推出《周恩来传》。为编辑出版《周恩来传》,负责撰稿的李琦、金冲及等人决定前往西花厅当面聆听邓颖超的意见。邓颖超在接见他们时,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恩来的事,我不直接提意见。他不  相似文献   

3.
还是在1939年,刚刚18岁的雷英夫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参谋训练队学习时,就给经常前往授课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年8月,在重庆负责国共谈判的周恩来回到延安向毛泽东求援:南方局军事组叶剑英那里急需参谋人员。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我给你推荐一个18岁的娃娃,他叫雷英夫。”就这样,雷英夫被调到了南方局,并由此开始了在周恩来领导下的军事参谋生涯。  相似文献   

4.
正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敬爱的总理,表达沉痛的哀思。对于如何纪念周恩来,作为周恩来"至友兼爱妻"的邓颖超有着明确的指示,也有着具体的做法。"不需立纪念碑,搞什么仪式"1976年2月22日,访华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夫人特地前往中南海西花厅拜访邓颖超。尼克松说:"我正在想如何才能正确地纪念周总理。我相信他不会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早期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和共产国际及苏共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前,周恩来长期作为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三次前往苏联,参加相关会议及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等。在三次赴苏期间,他无论是对中共六大的召开还是和共产国际及苏共交流联络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928年5月至10月:第一次赴苏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因国内白色恐怖严重,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举行。5月初,周恩来化装成商人,历尽艰辛,前往  相似文献   

6.
正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均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对于如何纪念周恩来,作为周恩来"至友兼爱妻"的邓颖超有着明确的指示,也有具体的做法。不需立纪念碑,搞什么仪式1976年2月22日,来华访问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夫人特地前往中南海西花厅拜访邓颖超。尼克松说:"我正在想如何才能正确地纪念周总理。我相信他不会喜欢立一个巨大人像或造一所纪念大楼。他要的是无形的建筑,这比有形的建筑更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的一生历险无数,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劳山遇刺,是最意想不到的,也是最惊险的。周恩来说:“我一生遇过很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那一次,那次是陈友才同志代替我牺牲了。”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率代表团往返于延安与西安、杭州等地,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谈判。担任警卫任务的是延安卫戊司令部参谋长兼周恩来随从副官陈友才。 4月25日,周恩来再次由延安启程前往南京,同国民党代表谈判关于红军改编  相似文献   

8.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  相似文献   

9.
1971年7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会谈结束后,周恩来立即向中国当时仅存的3个盟友进行了通报和解释。7月13日,周恩来前往越南河内进行通报,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北京,会见了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罗博。紧接着,他赶往朝鲜平壤,在7月15日的两次会晤中,向金日成作了长达7个小时的通报。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和李四光是40年代在重庆相识的,他们曾两次会面。周恩来向李四光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使李四光在黑暗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并对周恩来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李四光是个寡言的人,不善于溢美,但却极口称赞周恩来。他说:“我从周恩来先生身上产生一个最大的感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  相似文献   

11.
博览之窗     
周恩来虚心向施今墨请教 施今墨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1925年,孙中山在京卧病,曾邀他参加会诊。 1953年4月,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施今墨。周恩来说:“施老先生,我想请您当老师,谈谈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问题,这是当务之急啊!”施今墨说:“总理您太客气了,今墨不过一介草药医生。” 周恩来说:“您是专家,搞事业不听专家意见,不懂装懂,独断专行那是要吃亏的,我今天是虚心求教,请千万不要  相似文献   

12.
通过“红色丝绸之路”前往莫斯科 1928年5月,周恩来装扮成古董商人,在邓颖超的陪伴下,经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前往莫斯科,参加将要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去苏联。  相似文献   

13.
"虎"入敌穴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中共中央获悉消息之后,立刻作出决断:派遣周恩来前往西安.周恩来前去西安的人身安全,是党中央和毛泽东深为忧虑的问题.中央军委保卫部部长钱益民、中央社会部负责人李克农按照中央指示,须在13日下午之前选定周恩来的卫士长.  相似文献   

14.
百花园     
《湘潮》1998,(4)
周恩来在大连的一次遇险(冯婧)1928年党的“六大”召开前夕,在上海工作的周恩来乘日本轮船前往大连,打算从这儿乘火车经哈尔滨前往苏联参加“六大”。由于邓颖超要列席大会,故而也一同前往。周恩来夫妇住的是头等舱,而穿的衣服比较朴素,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除了就餐外很少到舱外活动。因为当时的日本轮船上,不但有警察,还有密探。船过青岛时有短暂的停留,周恩来夫妇在青岛市区吃过午饭后,买了一大叠报纸带到船上来。这引起了日方侦探的注意。船到大连,他们正准备上岸时,周恩来遭到几个日本警察盘问,虽然周恩来对答如流…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与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红色丝绸之路”前往莫斯科1928年5月,周恩来装扮成古董商人,在邓颖超的陪伴下,经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前往莫斯科,参加将要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去苏联。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于1928  相似文献   

16.
<正>1965年1月9日,周恩来和叶剑英在北京听取空军关于两次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战斗情况的汇报,时任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廷发受命汇报。汇报结束后,周恩来对张廷发说:你的汇报条理清楚,我听明白了。这是张廷发最后一次向周恩来汇报工作,与他第一次面对面向周恩来汇报工作时的情景一样,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记忆深处。1955年夏,空军根据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的指示,在杭州召开会议,布置  相似文献   

17.
《光明日报》曾刊载一件名人轶事,至今难忘。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在旧中国曾多次拒绝旧政府的高官厚禄。1949年3月,他来到解放后的北平也无意做官。鉴于此,周恩来前往黄家拜访,诚恳提出请他担任政府公职。黄仍抱定初衷,说:"1946年我才68岁,已觉年纪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72岁,还能做官吗?"周恩来充满敬意地望着比自己大20岁的老人,回答说:"这不同于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的政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三门峡工程)关怀备至。三门峡工程有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他的直接领导下作出的。直到他弥留之际,还向前往医院探望的中央领导同志询问三门峡工程改建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曾经三次到衡阳。其中第二次到衡阳的时间,有说1938年11月底的,有说12月初的。笔者认为,根据现有史料,可以弄清周恩来第一次刊衡阳的确切时问。周恩来第二次到衡阳的路线是:从南岳出发,途经衡阳.前往桂林。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同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于11月25日到28日参加了蒋介石在南岳召集的军事会议。周恩来离开南岳到衡阳,肯定是在南岳军事会议闭幕以后,即28日以  相似文献   

20.
2004年3月29日《书刊报》上发表了一篇摘自《新闻汇报》的文史轶闻———《周恩来蓄须明志》(以下简称《明志》)。《明志》一文说: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时,曾气势汹汹地说:“我姓蒋的不消灭共产党,死不瞑目。”周恩来则义正辞严地回敬蒋介石:“革命不胜利,我誓不刮胡子。”直到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在周恩来与蒋介石谈判的那天早晨,他才把胡子剪掉,实现了十年前的誓言。众所周知,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就把屠刀高高举起杀向共产党人。周恩来更是他悬赏缉拿的“要犯之一。”周恩来这时蓄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