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起义通电在包头签字。绥远起义,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导的解决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的三种方式之一。绥远起义是傅作义将军北平和平解放的继续。一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前,毛泽东在西柏坡中共中央驻地接见傅作义、邓宝珊两位将军时,已经把绥远方式这一意图告知了两位将军。毛泽东握着傅作义的手说:“过去我们在战场见面,清清楚楚,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蒋介石一辈子耍码头,最后还是你把他甩掉了。”“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问题就好解决了。可以先放一下嘛,等待他们的起义。”“绥远方式”架…  相似文献   

2.
不打不相识     
毛泽东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与党外人士广交朋友,情谊深厚,与傅作义的交往算是一段统战佳话.在战场上,他二人斗智斗勇过,毛泽东曾唱出空城计,"吓退"号称"华北王"傅作义的数万大兵.后来傅作义起义,北平以"不流血"的方式得以和平解放.毛泽东接见傅作义时说:"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建国后,傅作义作为党外人士担任了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成为民主人士与共产党合作的典范,两个人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3.
伍佳 《北京观察》2009,(2):48-51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1月22日.傅作义将军接受北平和平解放协议,1月31日.北平国民党军队开出城外,听候改编。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入城式。北平的和平解放标志着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北平的和平解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神圣目标 1949年1月1O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14日,人民解放军向驻守天津的国民党军发起总攻。经过29小时战斗,解放军占领天津全城。2月3日,傅作义率部在北平(今北京)起义,北平和平解放。时任国民党晋陕绥边区中将副总司令、绥远省主席的董其武,受形势感染和傅作义力劝,于1949年9月19日举行绥远起义,人民解放军顺利地接收了绥远这块战略要地。董其武率部起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大功。  相似文献   

5.
中央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产生的。1949年1月30日,傅作义将军与中共和谈,率部接受改编,北平(今北京)获得和平解放。为了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北平和谈协议刚刚签完字,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支持傅作义绥远抗战内蒙古党委统战部研究室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鉴于热、察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后,绥远成为抗日前线,与陕北根据地唇齿相依,绥远军政首脑傅作义又是国民党军队中坚决抗日的著名爱国将领,在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  相似文献   

7.
史霄 《中州统战》2002,(11):39-41
故友指明途将军犹徘徊1948年9月26日,处于历史转折关头的北平秋高气爽。傅作义的同乡好友、华北学院教授杜任之,根据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以看望傅作义为名,来到了位于中南海的傅作义官邸,动员傅作义顺应民心,高举义旗,走向光明。傅作义正拿着放大镜伏在硕大的华北地区作战军用地图上全神贯注地观看、圈点。当副官通报杜任之教授已到客厅之后,傅作义半天才答道:“知道了。”他又接着看了几分钟,这才搁下放大镜,随副官走出指挥室,向客厅走去。老友见面,寒暄数语,杜任之便把话题转到了当前的战局时势上来:“在辽沈…  相似文献   

8.
社会广角     
《政策》1999,(9)
毛主席统领千军万马数十年,阅兵是屈指可数的。西苑机场阅兵是毛主席从西柏坡进住北平后进行的第一次阅兵,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定都北平的一个奠基礼。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将军率部起义,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移师北平,是一件轰动的  相似文献   

9.
北平解放:1949年,国民党华北守将傅作义顺乎民意天意,率部接受解放军和平改编,北平城不血刃,回到人民手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开国辉煌的一幕既将在这里拉开。图为北平市民涌上街头观看解放军入城仪式。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及其他爱国人士和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举行。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因为中南海新华门前庆祝会议召开的群众队伍。刊上改运动: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忡华人…  相似文献   

10.
崔晨 《北京观察》2009,(9):30-31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影片、剧目等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由北京市政协策划并特别支持的话剧《北平·1949》就是“盛世华章——为伟大祖国骄傲”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的剧目之一。该剧以平津战役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战争事件为时代背景,着力刻画毛泽东运用高超的军事谋略和政治韬略.令北平城内时任国民党华北总司令的傅作义经历了深刻的思索与转变,在战与和之间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同时也表现了傅作义的深明大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京观察》2009,(8):F0003-F0003
即将开排的大型话剧《北平·1949》由数位政协委员编剧、投资、策划、制作、出品,并得到了北京市政协的特别支持。该剧以平津战役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战争事件为背景,着力刻画毛泽东运用高超的军事谋略和政治韬略,令北平城内时任国民党华北总司令的傅作义经历了深刻的思索与转变,在战与和之间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12.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华北之敌傅作义面对我军的巨大压力,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之中,徘徊在西逃、南撤和固守的三岔路口上,举棋不定。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认为傅作义集团无论西逃还是南撤,都将对整个解放战争的战局和进程产生不利影响,毅然命令刚刚取得辽沈战役胜利的东北野战军停止休整,迅速入关,将其全歼于华北。时任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的刘震将军亦挥师平津,  相似文献   

13.
报刊撷英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 政务院及其下属机构筹建中,对民主人士的安排,是毛泽东、周恩来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他们认为,民主党派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斗争中,做出过重要贡献,因此各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都应该有所安排。 首先是对傅作义的安排问题。毛泽东、周恩来考虑到傅作义将军对和平解放历史名城北京有着特殊贡献,一定要再给他安排一个部长职位。鉴于傅  相似文献   

14.
选择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接管了傅作义将军北平城市防务,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滚滚铁流、猎猎旌旗,中国共产党人用著名的"北平方式"化干戈为玉帛,保护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名城,200余万北平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生灵涂炭.而我的祖父耿仙洲不仅是这段彪炳史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5.
北平和平解放以来.尤其八十年代后,用回忆录、戏剧、话剧、电影、小说、散文、诗歌等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数不胜数。但大多数只强调了事件的客观外因一面,而忽略了主观内因一面,难以全面如实地反映这一历史事件。北京的话剧、京剧、评剧先后演出《故都春晓》时,笔者写过如下四句诗:“故都冬云低,喁喁望春时,将军一梦醒,猎猎展红旗”。主句是“将军一梦醒。”请看傅作义自己的话:“北平和平的实现,是我由认识到行动,自我斗争的结果;是勇于自觉,勇于负责的行动。”兹就北平和平解放传的主观内因,简述如下,冀能稍补史实的缺轶。  相似文献   

16.
刘杨 《北京观察》2009,(2):52-53
今年1月31日是农历正月初六,北京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60年前的这一天——1949年1月31日,当清晨来临的时候,第一缕曙光不仅消散了密布在古都上空的战争阴霾,还欣开了北平历史的新篇章——北平和平解放了,古都获得了新生!如今,60载春秋已经走过,毛泽东、傅作义,邓宝珊、何思源等虽己故去,但是古都仍在,记忆犹存。  相似文献   

17.
1949年2月3日,北平城沸腾了。因为,人民自己的军队入城了!然而,并非全城同此凉热……林彪入城那天,气煞傅作义万人空巷,斯人独处。西苑,重兵驻地,一位将领独自闷坐。就在几个小时前,傅作义将军还是华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长官,北平城无可置疑的主人。然而此刻,昨天的敌人变成主人,而昨天的司令长官,却成了最孤独的人。他没有参加入城式,解放军没有邀请他,他呢,也没有主动报名。这种场合,没有他,大家方便。  相似文献   

18.
当年中央决定定都北平,感到压力最大的,是成立不久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北平的情况太复杂了,国民党逃离北平前,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大量军政人员转入地下,图谋东山再起。抗战期间,北平被日伪长期统治,许多日伪特务虽然依附过傅作义,但也自成体系,反对共产党执政。傅作义集团中有少部分人竭力反对和平起义,和谈成功后,他们转入地下,从事与新政权为敌的活动。辽沈战役结束后,数万国民党散兵游勇涌到北平,再加之北平原有的反动会道门黑帮组织众多,他们中有的被收买,祸害百姓,蓄意扰乱北平的社会治安。上述敌对势力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9.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中取得节节胜利,蒋介石赖以维持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土崩瓦解,胜利捷报频传。从东北进关的人民解放军,与华北野战军会合作战、所向披靡,相继解放了北平城外诸多据点与城镇,直逼北平城下,国民党华北五省剿总司令傅作义已作了谈判的准备,北平解放在即。  相似文献   

20.
绥远抗战,是1936年11—12月爱国将领傅作义领导中国军队在绥远省东部、北部地区抗击日伪军的战役,是继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后中国军队又一次武装抗日斗争。此次抗战,挫败了日本吞并绥远、建立“蒙古国”的计划,鼓舞了全国士气,掀起全国援绥热潮,成为卢沟桥抗战的先声。日本的图谋日本对绥远的图谋由来已久。从地理上看,绥远位于内蒙古西部,东临察哈尔,南至山西、陕西北部,西南与宁夏、甘肃相接,是连接华北和西北、内蒙古与蒙古的重要战略要地。对日本而言,占领绥远,有助于形成对华北、西北的外包围圈,便利日军入侵河北、山西等省,是进攻中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