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贡献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克思分配理论关于生产结构决定分配结构的基本原理出发,以现代经济学生产效率和分配理论作为微观分析工具,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关系,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主要结论是:按贡献分配原则符合马克思的分配原理及社会公平观;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初次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正”是一致的;在再次分配中,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及其相应的收入分配原则与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没有矛盾和冲突。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相关的社会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2.
郑志国 《岭南学刊》2007,3(6):112-117
基尼系数在反映收入分布状况方面有一定实用性,但它不是衡量分配公平的唯一基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确立收入与贡献相称一致的分配公平衡量基准,这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用这一基准来衡量分配公平,需要科学考核相关主体的贡献,准确统计他们的收入,计算收入与贡献的比例并进行比较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王继强 《前进》2005,(5):14-15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着眼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经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分配则是社会经济关系和谐的核心。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并不完全能够走向一致和协调,现在仅仅关心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远远不够,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社会各类人员收入分配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经济问题,近年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讨论很多。从上海看,大家最关心的是少数个体户收入过高、少数退休职工再就业和少数在职职工从事第二职业的高收入问题。当前出现的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新旧体制并存下一些制度、政策、措施有漏洞,宏观调节措施还不健全。一、部分社会成员高收入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认清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实质,正确区分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的界限,对于制定恰当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张斯琴  徐挺 《前沿》2006,23(9):62-6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强调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日益加大,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为探索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及资源无价导致的资源浪费等问题,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关注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主要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收入差距是一种即时性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年收入的对比;财富差距是一种积累性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资产的对比。根据2004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2004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9.
孙安民(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一个根本的因素就是要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努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逐步构成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从国内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看,越是发展快的地方,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阶层所占比例越大,反之亦然。因此,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壮大企业家阶层,逐步扩大中间收入阶层的比例,形成最有利于中国科学发展和安定团结的社会结构。在新的历史时期,非公经济已经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  相似文献   

10.
<正>自信是一种心态。就社会成员而言,自信是一种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作为整体对自己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国情、愿景的认可和认同;就个人来说,自信是作为个体对自己能力、职业、生活的认可和认同。个人自信不以盲从他人状况及其价值为本;社会自信来自不盲从他国或其他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基。信心乃人生之本、社会之本,力量和奋斗之动力与源泉。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阶段。进一步增  相似文献   

11.
郑楚光 《世纪行》2006,(3):17-17
一、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力要素分配的最低标准,公平社会财富一次分配。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异扩大的趋势”。我们应该对国有垄断部门和国有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要尽快加强监管,适当降低垄断行业收入水平,防止法理上归全体公民所有的垄断利润转化为小集团的利益和个别人员的薪酬福利。  相似文献   

12.
论按要素贡献分配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对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尚缺乏共识,执行标准差别大,有的单位则重视不够,以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新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按要素贡献分配机制的对策,以求在确保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基础上,真正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相似文献   

13.
李连根 《求索》2005,(1):47-48
一中等收入者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总体收入状况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和范围。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看,中等收入者是按收入差距来分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目前,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为20%,如果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到2020年中等收入者比重将达到40%左右。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的具体目标,是逐步将城镇居民最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者由目前的64.15%降低到20%-25%左右,使高收入者、中等偏上收入者、中等收入者、中等偏下收入者及低收入者之间的比例,由7:9:20:32:32分布结构转为12:28:35:15:10分布格局;逐步使农村居民温饱型、小康…  相似文献   

14.
收入差距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刘曼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之一。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拉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体现了社会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符合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调查,中国目前面临着四大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①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在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按统计是二点五倍,加上城市补贴,实际在四倍以上。农村高收入与低收入的差距由一九七八年的二点九倍扩大至一九九二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结构来看,国外的历史经验证明: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应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即中等收入阶层占主导地位。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是上等、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小,下中等和低收入阶层比例大,  相似文献   

17.
王惠兰 《山西政报》2007,(13):48-48
社会流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动。从流动的方向看,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又叫上下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升降:而水平流动则是在同一层次或水平的流动。正常的社会流动.是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一部分社会成员先富起来,为全体社会成员走向共同富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但是,目前多数社会成员还处于致富过程中,部分最低收入阶层依然处于贫穷状态。先富起来的人和中等收入者特别是低收入者相比,表现出引人注目的反差。如何认识处理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是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以收入、收入源泉、职业为标准划分阶级。他们认为,未获充分发展的生产力、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阶级形成和存在的三大条件。从他们关于三大条件与阶级形成、存在关系的具体论述中,笔者认为,以生产资料支配权与剩余劳动支配权这样一个二元标准划分阶级应更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根据这种标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等五大阶级。剩余劳动的支配关系即是阶级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必然是剥削关系,并不必然导致阶级之间的对抗或斗争。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高校是民主党派成员的重要聚集地。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具有双重身份,一是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发挥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一是作为知识分子,代表着社会的良知和智慧,应秉持自由之人格、独立之思想,发挥着反省、批判与建设的职能,为国家之民主富强、社会之和谐贡献智慧。在建设和谐校园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管理的征程中,高校民主党派应有所作为。高校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比较齐全、民主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