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文堂 《山西政报》2010,(17):18-18
198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施行,经过几个月的准备,1983年年底壶关县第一件注册商标也应运而生。由壶关县辛村油毡厂申请注册成功,由此揭开了新时期壶关商标工作的新一页。回顾近30年的商标工作历程,壶关县工商局商标注册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83年至90年代初,特点是集体企业注册商标由兴旺逐渐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2.
随着祖国大陆加入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的增多,在祖国大陆注册的台湾企业商标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保护。 台商如何在祖国大陆申请商标注册?如何通过在祖国大陆注册商标而获得多国保护?在寻求商标保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有关人士对此作了详情的说明。请看: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未注册商标 我国现行《商标法》实行商标注册自愿的原则,因此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为我国法律所允许。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申请注册或虽注册但未获得核准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识。由于该种商标具有不需要经过申请、核准等手续,且不需要缴纳相关费用、修改较为方便、对于经营者而言相对较为灵活等特点,因此被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所使用。  相似文献   

4.
立法     
《人民政坛》2013,(10):4-4
新商标法明年5月1日起施行 据中国人大网9月1日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8月30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新商标法首次明确商标注册审查时限,如商标新注册申请初步审查时限、异议案件审理时限、不予注册复审审理期限、驳回复审审理期限、宣告无效复审审理期限等法定工作时限;禁止生产、经营者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权利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或者注册商标使用许可费l到3倍的范围内确定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5.
厦门台商张先生问:我计划在华南从事冰品销售,请问申请注册商标要向哪个单位接洽,准备哪些文件? 答:根据大陆现行的《商标法》规定,商标申请实行申请在先原则,即“谁先申请谁先注册”的原则。大陆的商标主管机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2002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8号公布2014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1号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相似文献   

7.
于浩 《中国人大》2013,(2):24-26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草案)》。"现行商标法有的内容已难以适应实践需要,主要是商标注册程序比较繁琐,商标确权时间过长,商标异议案件经商标局审理裁定就需约20个月时间;恶意注册商标现象比较常见,商标领域的不正当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商标侵权尚未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为规范驰名商标认定工作,保护驰名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驰名商标是在中国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 相关公众包括与使用商标所标示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生产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以及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号《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局长王众孚二○○三年四月十七日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商标注册申请人,必须是依法登记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以及符合《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的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第三条申请商标注册、转让注册、续展注册、变更注册人名义或者地址、补发商标注册证等有关事项,由申请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下简称核转机关)核转,或者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定的组织代理。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申请商标注册的,必须是依法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或者是《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的外国人或外国企业。第三条申请商标注册,应当依照商品分类表按类分别申请,每一个商标申请交送商标注册申请书(书式一)一份,商标图样十张(指定颜色的,应当交送着色图样和商  相似文献   

12.
董葆霖 《两岸关系》2002,(11):35-35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已从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该条例对接世贸规则,对现行商标法做了45处重要修改。1988年以来,台商在大陆每年的申请量和注册量都排在各省市的前列的位置。许多台商对这次商标法的修改也非常关注,笔者就此向台商朋友做些要点介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标法》第19条第4款的最初立法目的与文义解释的结论存在冲突,如何理解尚无定论,对该条款如何解释涉及商标代理机构能否为自用而申请商标注册的问题。坚持文义解释优先符合法律解释的原则,也能间接维护此条款背后的立法目的,而对于商标代理机构如何维护其商标权利的问题,按照其商标驰名程度大小有不同的保护路径,从《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可以找到解决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媒体搜索     
《人民政坛》2013,(10):4-5
立法新商标法明年5月1日起施行据中国人大网9月1日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8月30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新商标法首次明确商标注册审查时限,如商标新注册申请初步审查时限、异议案件审理时限、不予注册复审审理期限、驳回复审审理期限、宣告无效复审审理期限等法定工作时限;禁止生产、经营者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对恶意侵  相似文献   

15.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办理商标注册附送证件问题的请示》收悉。国务院同意关于办理商标变更、转让或者续展注册时不再附送原商标注册证的意见,但考虑到这一问题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商标法实施细则)的修改,特批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陆与台湾因立法与法规差异引起很多纠纷,大陆与台湾都出现商标仿冒、抢先注册商标名称和公司名称的现象。做好双项保护、共同打击仿冒、抢注等侵权事件刻不容缓。笔者通过对大陆与台湾的商标立法与法规的对比研究,从而为大陆与台湾提供了解彼此商标法制相关规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不以商标使用为前提,未使用的商标也可以注册为商标,且只有注册的商标才能受到商标法的保护.随着市场交易活动的繁荣,这种过分强调商标的注册而忽略商标的使用意义的方式使善意商标使用者的利益很难获得保护,并在实践中引发了大量的商标纠纷案件.基于公平和秩序的角度,有必要调整和修改现行商标法相关内容,在引入商标共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商标共同注册制度,以保护善意商标使用者的利益,实现商标法公平价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曹文莉 《台声》2000,(5):45-46
1999年12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由国务院公布施行了。许多台商都想了解《实施细则》中关于台湾同胞投资项目的具体规定 ,以及大陆今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台湾同胞投资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本文介绍的内容将有助于台商了解祖国大陆相关投资政策和法律 ,便于台商更方便、直接地选择具体投资项目。一、指导性文件———《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实施细则》第6条明确规定 ,“台湾同胞投资 ,应当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 ,…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第三条 商标法和本条例所称商标的使用,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第四条 商标法第六条所称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 第五条 依照商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在商标注册、商标评审过程中产生争议时,有关当事人认为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可以相应向商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商标所蕴含的价值愈益重视,商标专用权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市场竞争手段而被广泛运用。与此同时,传统理论关于商标专用权的缺陷也渐露端倪,它缺乏对注册商标信誉权的保护。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关于商标专用权的传统理论我国《商标法》第三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有学者认为:商标专用权,又称商标权,包括使用权和禁止权两个方面。使用权,即是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充分支配和完全使用的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