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以关系的回顾与展望陆西亚5月下旬,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总理将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以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将揭开中以友好关系的新篇章。一、中以友好源远流长(一)两国人民很早就有交往。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早在公元二、三世纪就已有交往。据我国出土的东...  相似文献   

2.
民间交往是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两国人民实现真正的友好往来,才能巩固和不断发展两国关系。90年代以前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的发展曲折缓慢,两国人民交往更是困难重重。1990年9月7日,马来西亚取消公民访华限制,成为中马民间交往的转折点。从此,无论在文化还是在经济贸易上,中马民间交往都全面、深入地开展起来。马来西亚华人及华人团体也在中马民间交往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为巩固中马人民的友谊,促进中马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国人民自由交往首先得益于两国政府所采取的开明、务实政策。1990年9月7日,马…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好交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两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中马关系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回顾和总结中马两国的交往史,有助于我们了解中马关系的发展进程,增进中马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从而进一步推动中马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菲律宾是一衣带水的近邻,隔着南海相望,两国人民具有悠久的传统友谊。根据史籍记载,公元10世纪宋朝初年,两国就有贸易往来。当时菲律宾境内的摩逸国,“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载宝货至广州海岸”。一千多年来,菲律宾是同中国交往密切的海外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菲关系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冷落,70年代以来得到恢复和发展;其中的经贸关系也随之在70年代初期重现生机,继续开拓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由来已久。早在西汉年间至南北朝时期,两国使者先后互访。此后,这种交往便历代不绝,日益频繁。贸易的开展和人员往来,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在两国交往中,泰国人民对中国文化历来极为重视。从1802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在泰国翻译出版至今,泰国文学史上的“中国热”,对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增进彼此间的传统友谊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 4月 1日是中印建交 5 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回顾两国关系在半个世纪走过的历程 ,明确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对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 ,创造睦邻友好的气氛 ,构筑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具有重要的意义。风雨历程五十年中印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 ,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开始了友好交往。在近代历史上 ,两国人民又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 ,患难与共 ,相互支持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不久 ,中印两国便于 195 0年 4月 1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印度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印建…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华人是菲国内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群体,他们很早就来到了菲律宾,与当地人民一道,共同开发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经过长期艰苦的创业和奋斗,菲律宾华人已在当地深深地扎下了根,并为菲律宾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菲律宾的华人社会正与全体菲律宾人民一道,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菲律宾而共同奋斗,同时也为进一步发展中菲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努力耕耘,添砖加瓦。一、菲华社会概况1、菲律宾的华人史早在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来到菲律宾之前,中菲两国人民便已开始了友好交往。据史料记载,中菲两国之间的交往和接…  相似文献   

8.
在塔吉克斯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5年中,两个邻国的关系一直呈直线上升式发展.目前两国在政治、经济和人文领域的交往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已经得到彻底和圆满的解决,开放和互信成为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交往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当此世纪之交,世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中日两国人民和政府,在冷战时代中期排除相互敌视和怀疑,开创了中日睦邻友好的新时期,如何把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平稳地带向下个世纪,是历史赋于中日两国人民和政府的共同责任。这不仅关系到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关系到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其中同巴拿马的历史关系虽然较晚,但距今也约有一个半世纪。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即我国清朝道光至宣统年间,我国人民出洋到巴拿马做工经商的逐渐增多,人数曾达到一万三千左右。他们对巴拿马的经济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增进双方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1903年巴拿马宣布独立后,我国清政府同巴拿马共和国政府首次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使两国人民的友好传统日趋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