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石 《民主》2009,(10):40-42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  相似文献   

2.
书讯     
《瞭望》1991,(52)
《文坛故旧录》 《文坛故旧录》是赵家璧先生的又一部力作。通过日记、书信、生活照片等第一手资料,生动地记录了这位老编辑、出版家辛勤耕耘的一生。其中“书人书事”与作者的另一部力作《编辑忆旧》所叙紧相关联,写的是在“晨光”时期历尽坎坷的编辑生涯。《编辑生涯忆茅盾》、《老舍和我》、《和靳以  相似文献   

3.
对材料要去伪存真靳树鹏我曾写过一篇短文──《传记作品三忌》,指出吴晓所著《陈独秀一家人》一书中的若干错误和不妥之处。吴晓写了答辩文章,也刊登在《库望》周刊上,认为找的批评是“不实之词”。但究竟什么是“实”?即以关于毛泽东因《每周评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朱正 《瞭望》1988,(41)
一天,遇到一位青年朋友,闲谈了几句,他忽然说:“那本《社交书信大全》我已经看到了。” 我没有听明白,问:“什么书信大全?” “《社交书信大全》。怎么?你不知道?那里面还编进了你的几封信呢。” 他告诉我,他的同事有这书,他无意中在书里翻到了我的信,还以为我早知道了哩。我确实从来不知  相似文献   

5.
寻觅伟人心迹的人──记作家、编剧、导演陈敦德殷金娣世界上写伟人的作家不少.但形成系列产品者不多;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们突破了写“领袖”的禁区,写领袖人物的书也渐渐多了起来。但在众多描写领袖人物的书中,陈教德是最耀眼的一个。作为一位作家、编剧、导...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书法家们是很忙的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因求教、求书的人太多,应接不暇。他不得不在自己的家门上写上“熊猫病了”的条子,表示谢绝会客。其他许多著名书法家也有类似的情形。这一状况的出现是从一九七九年开始的。这股书法热反映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现在,不论你走到哪个大、中城市,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书画展览,有专家的,有工人的,也有中、小学  相似文献   

7.
上下相孚才德称位●柳笛“上下相孚,臣才德称位”一语出自明嘉靖进士宗臣写的《报刘一丈书》。这一散文名篇,很多人是读过的。刘一丈是宗臣父辈的世交。宗臣任福建提学副使后,抱才而困的刘老先生善意告戒宗臣,要注意“上下相孚,才德称位”,意思是:上下级之间要互...  相似文献   

8.
一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是从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央作的报告、讲话、写的文章,以及书信、批示等370多篇文献中摘录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治党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这13年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很不平凡的13年。  相似文献   

9.
石钟扬 《各界》2014,(4):10-13
“少年人生,听他们自创前途可也” 陈独秀给儿子陈松年的两封信,是迄今仅见的他的两封家书。陈独秀一生走南闯北,家的观念不强,也不大给家人写信,不像“书信作家”胡适那么善作家书。  相似文献   

10.
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和谐”的新社会,在社会主义思想先驱们那里就一直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如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大家傅立叶写了《全世界和谐》(1803)一书。他预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或称“和谐社会”所代替。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冒怀谷 《民主》2006,(10):40-41
书生嗜书被书恼,买书倾囊心愉悦;卖书易米心不甘,永不买书心凄惶。郑振铎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发起人和创始人之一,也是著名作家和文学史家。他1898年生于浙江温州,其父过早逝世,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清贫。郑振铎从小刻苦学习,好学不倦,因家贫买不起书。他说:“我要看书总是向人借”,读书贫里乐。他对自己读书要求严格,在日记上写道:“读书毋草率,每读一书必一页一页读过,随有所见,即做札记。”郑振铎20岁时到北京读书,常常去附近图书馆借阅图书。在那里,他结识了瞿秋白、耿济之和许地山等有志青年,在思想上和学术上进行交流。他们因志趣…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21,(2)
正2017年5月某日,收到寄自河南安阳的书信,来信者是与我素昧平生的张平治先生。他在信中告诉我,多年来,他一直在关注研读我的诗歌,并正在构思撰写一本评论我的诗歌创作的书。张平治先生年逾八旬,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是一位著述丰富的文艺评论家。他随信寄来了他的很多著作,其中有几本谈美学的书,如《美学趣谈》《美学有什么用》《情诗与审美》等。他在信中告诉我,他曾为台湾诗人席慕蓉写过一本《席慕蓉评传》,深得席慕蓉赞赏。他希望我像席慕蓉一样,也会欣赏他写的书。  相似文献   

13.
“将军渠”     
在河北省涉县,有一条浇灌着十多个村庄一万多亩岗坡旱地的大渠。这就是“将军渠”。“将军渠”的正式名字是漳南渠。太行山区的老百姓称它“将军渠”,是纪念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四十年前领导军民修渠引水,抗日度荒的功绩。这条用青石砌成,宽五至七尺,深八尺,蜿蜒数十里的大渠,四十年来一直造福这里的人民。抗战时期,涉县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腹心地带。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领导机关都驻在这里。一九四二年,历史上长期“首苦乏水”的涉县又遇到连续干旱。当时一二九师司令部和边区政府一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部10年前就由甘肃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的书。书名如果译作《丝绸之路上的洋鬼子》,或许更符合原意及汉语的习惯。 此书出版之后,很少看见评介,但它实在值得一读,因为书中记叙的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知道并铭记不忘的一段惨痛的史实。 彼得·霍普科克,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想谈一下,在本世纪第一个四分之一的时间里,外国人进入中亚细亚遥远的角落里,在考古学上所进行的长时间的劫掠行为。”霍普科克用“劫掠行为”一词是准确的,而我们今天有的人却在“探险”、“考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一间招待所里,记者目睹一场精彩的书法艺术表演: 表演者手握一根竹筷,蘸着白色调和颜料在黑色厚纸上迅速书写。随着书法家腕部的移动,“鹤舞”、“我行我素”等气势磅礴的字迹就展现在观众面前。 接着,他又拿出一截1尺长、直径有2寸多的竹枝蘸满墨斗,在一张白色长条厚纸上书写起来,只见那奔放的“春风”二字跃然纸上,如不是亲眼所见,就很难使人相信它是用一截竹枝写出来的。 表演者是47岁的李国桢,现任安徽滁县地区文联副主席。他1964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习练竹笔书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他告诉我:竹笔是中国“万笔之祖”。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记事,“断竹为笔”,蘸着兽血,把文字写在兽皮、石  相似文献   

16.
闲话避讳     
平白 《瞭望》1999,(43)
广闻录名字旧称名讳。《辞海》中说:“活时曰名,死后日讳,分用义别,合用同名字”。中国人讲文化,对名字的称、写、用,自然也都文化,其中很要紧的是姓名文化中的避讳。封建时代,历朝皇帝及孔子之名,臣民共避之,不能随便喊,随便写,随便用,那叫“国讳”。实在避不开了,或写缺笔,或用代字。孔子名丘,缺笔就要少了右边那一竖,读为“某”。读史书,常怪某些名字变来变去,也没什么道理,其实好多情况下是避帝王名讳之故。秦始是名政,“政”“正”同音,于是,“正月”就读作“征月”,写作“端月”。吕后名雉,雉被改名野鸡。汉…  相似文献   

17.
10多年前,家里的旧书一骨脑儿被抄去以后,堆在单位里一间大屋子里。我也被叫去帮忙抄写书目。一位小头头从地上零乱的书堆里抽出了一册《江南园林志》递给我,说:“拿回去吧。”这很使我吃了一惊。至今我还弄不明白他为什么把这本讲江南园林艺术的书发还给我,在当时,这不正被看做是典型的封资修烂货么?老实说,这确实是我喜欢的一册书。1963年初版,印数不多,费了不少心思才买得一册,翻阅一遍着实喜欢,曾在扇页上写过一点题记,这时就又添了几行: “此册本巳随家藏书卷同付劫火,后二日忽更来归。诧其眷恋不忍别去也,因重题记。壬子六月杪。”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口的石钟山究竟以‘声”’为名还是以“形”为名,历来众说纷坛。最早的出处是汉代桑饮写的《水经》一书:“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北魏的哪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如洪钟,因受其称。”提出了“水石相搏”之说。唐代李渤到石钟山实地考察后,发现水中有两块巨石,用手扣之,俊明有声,当大浪冲击巨石时,便有‘当当”的钟声发出。他提出了“击石有声”之说。宋代苏东坡与他的长子苏迈,在一个星明月朗之夜,泛舟来到石钟山下,得知钟声发自临水的石壁洞孔和缝隙,于是写下了传世之…  相似文献   

19.
在阴森森的原西藏地方政府的“称康”(法庭)里,褐色的石墙上铁窗异常狭小,连风都无法吹进,血红色的柱梁上挂着一排皮鞭、木棍和铁枷,黑沉沉的屋角里摆着一大堆脚镣、手铐和铁链……。在各个“称康”的正中间,设置着一座灯火常明的佛龛,里面供奉着一部绸面手抄的书...  相似文献   

20.
对于那些嗜书成癖的人,古人有“书痴”、“书淫”之称;而对于周叔弢先生来说,绝不仅仅是爱书如命而已。他终其一生,汲汲于图书文物的收藏,既不图一时之快,更“不为一已之私”;他孜孜以求的,是为抢救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使其“浪迹海外”。从倾注了他毕生心血的图书文物上,我们感受到的是怎样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