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各协商主体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党内协商民主、党际协商民主、执政协商民主和社会协商民主四种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政治协商以及选举民主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从协商理念、协商制度、协商行为、协商结果等方面构建其发展评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要认清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所面临的形势、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以及找准发展不同类型协商民主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政党协商视域下中国政党制度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从历史逻辑层面看,政党协商产生于弥补单一选举民主带来的弊端,是实践中先发的、主动的政治选择。从文化逻辑层面看,政党协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有机融合,具有适配中国政治土壤的强大生命力。从政党协商的内外结构层面看,政党协商建构了新型的政党与政党、与政权、与社会的关系,超越了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壁垒,实现了和谐高效的多党合作局面。从机制层面看,在运行过程中,政党协商以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安排推动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3.
邵伟智 《世纪桥》2014,(9):25-2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协商实现党派合作思想,社会各界逐步形成社会共识,并通过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初步地形成了中共协商民主的实践雏形。"三三制"政权对协商民主在民主合作的必要性、合作的原则、合作的方式方法等均进行了宝贵的实践和探索。回顾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历程,深入研究协商民主思想演进发展的轨迹,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强彬  廖业扬 《求实》2012,(8):59-64
在理论与实践、批评与辩护的论争中,协商民主已跃然于当今民主理论之潮流。面对公共政策问题复杂化发展、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深度化发展和社会公正感问题显性化发展的难题与挑战,当下中国有理由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的发展。在独特的政治空间支持、协商资源非累积性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背景下,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应着力于实践空间的把握、协商文化的塑造和协商制度的构造。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多元主体互动",用协商民主来丰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容成为内在要求。2014年崇州市率先在成都市区(县)中开展"社会协商会议"探索。研究社会协商会议广泛多渠道拓展路径,崇州市"社会协商会议"的实践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对探索未来社会协商向更多新领域、新层级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既是一种理想价值目标,又是一种现实制度安排,在各领域各层次都有实践和经验支撑。协商民主为人类探索民主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近年来,关于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围绕协商民主的内涵及建设路径,尤其是协商民主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协商民主的结构等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拟结合实践条件、治理结构,从实证研究的多重维度对协商民主进行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坚持立法和决策的正当合法性来源于自由平等的公民的讨论、协商和审议,这也是实现真实民主和公民自治的基本途径。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核心目标是为运转良好的民主秩序创造前提,给社会的协商群体提供广泛参与的空间。我国宪法确立的是一种双轨制协商民主模式,包括正式的国家层面的政治协商制度与非正式的公共领域的灵活协商机制。借鉴协商民主理论,推进国家层面的协商制度的重点是加强政协制度建设;完善公共领域的协商机制的前提是畅行宪法教育,以型塑具有关心公共事务美德的协商公民。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民主形式,是对代议制民主精英化现实的反思与重构,强调各主体在理性基础上的对话、讨论和协商,是一种程序民主。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村民自治、民主恳谈等民主制度与政治实践中存在着丰富的、多层次的协商民主内容。因此,将协商民主融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层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如何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民主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民主协商共同治理的社会优势,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时代课题。一些城市街道党工委的实践表明,发展基层协商民主要坚持党委引领、党建保障,把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凝聚功能渗透到广泛的社会协商之中;要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把解决民生、发展民主贯穿于民主协商的全过程;要坚持多层推进、制度固化,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理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在美国主要用于地方社区治理层面,用来解决敏感的或长期的问题、破解政治僵局以及解决民主赤字。嵌入式协商强调只有当协商嵌入当地的社区、组织和政府机构,成为他们的习惯时,协商才能真正地发挥影响。这里选取了美国西弗吉尼亚的公民生活中心和康涅狄格的社区对话进行分析,并指出要使协商真正发挥影响,离不开协商"企业家"、联盟、协商能力和民主需求这四个因素。西方嵌入式协商的理念和实践可以给当前中国的协商民主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