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阳春三月天气新,志愿服务暖人心。2月28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1个部门隆重集会,对2016年宣传推选的"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以下简称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按国际通行标准解释,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人。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以湖南科技大学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为例,探讨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并从志愿服务主体、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如下: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志愿服务多元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项目,打造服务项目品牌化;建立完善的奖励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苏州市地方税务局水韵沧浪志愿服务队苏州地方税务局水韵沧浪志愿服务队现有志愿者1100人,组建15支志愿服务分队,广泛开展扶贫帮困、岗生结对、助残献爱、文明创建、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化,践行"水韵沧浪源于一点一滴,志愿服务始于一言一行"的志愿服务承诺,先后荣获苏州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先进单位、苏州市群众公认服务品牌、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4.
公民社会视野下中国志愿服务发展与社会支持性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应顺应国际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将我国志愿服务纳入到公民社会的视野之中,逐步转变目前"以政府引导的志愿服务"组织方式,着力扶持和发展民问志愿者组织,以民同志愿者组织为主体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促进我国志愿服务的规模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3)
通过对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对象三方法律关系的研究,明确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侵权责任的归属。与此同时,结合对目前现行各地方性法规、规章对志愿服务中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确立更加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志愿者侵权的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宇  彭鹏 《学理论》2012,(7):89-90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体部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新载体。在社会角色理论视野下,以临床医学院开展"无烟医院、和谐社会"的志愿者活动为例,探讨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源,研究"力源"机制、"力度"机制、"合力"机制体系的构成,以期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2月5日是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上海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热情高涨,"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生活的新理念、新方式。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期间,在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的统筹协调下,全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郁氛围,用实际行动践行  相似文献   

8.
从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一致性、志愿服务活动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志愿者社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志愿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四个角度论述了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历程分启动、发展、成熟三个阶段进行简要了回顾,并从中总结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思想教育、组织领导、活动内容、管理制度、服务地域五个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互助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志愿服务是撬动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力杠杆。以往研究表明,互助与志愿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发展中都呈现出互嵌共生、协同发展的关系。以机制设计理论为研究视角,以时间银行为例,文章探究了志愿服务撬动互助养老的机制。研究发现,志愿服务撬动互助养老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党建引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等四个方面。未来,在优化志愿服务撬动互助养老机制的同时,还要引入其他的杠杆和工具,以撬动更多的互助资源;注重营造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志愿者等多主体参与互助养老的生态环境,以应对互助养老领域面临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自1998年探索创立"时间储蓄银行"志愿服务模式起,虹桥街道始终注重志愿工作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将其作为创新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以志愿服务工作四个"链"为抓手,有效推动"三情家园"建设,即传统居民区的"亲情家园"小区自治建设、国际社区的"融情家园"共治交流融合以及商务区的"暖情家园"区域化党建联建。组织链:建立"1+16+13"多层级志愿服务组织链,即1个彩虹之桥志愿者协会、16个居  相似文献   

11.
志愿者精神作为公民社会的灵魂,通过公众与社会的积极互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但由于在价值取向、公民意识、志愿服务质量、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种种障碍,志愿者精神的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仍困难重重。为此,我们需要深化志愿者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多元培育途径、创新培育方式,完善机制保障,推动志愿者精神的崛起。  相似文献   

12.
将志愿者动机的分化与满足视为一个连贯的过程,探究各类情境因素对这一过程的影响。通过对青年支教项目的研究发现,信息效应、价值效应、模范效应在其中发挥主要的作用:具有明确动机的志愿者在参与前获得了相对更多的活动信息,而动机不明确的志愿者若能在参与过程中获取更多信息,其动机满足程度也会越高;当所处情境更认可志愿服务能够产生实质价值时,志愿者更容易具有明确且利他的动机,他们若能在参与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其动机满足程度也越高;当所处情境更能建立志愿者的"模范"形象时,志愿者更倾向于形成明确且利己的动机,他们若能在参与中得到更多锻炼机会、保持"模范"形象,其动机满足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2,(1)
"生命共同体"话语表征自然界各要素、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共生共荣,其旨趣是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利益的兼容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依据话语理论,可以从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内容、陈述方式四个维度建构"生命共同体"话语。这一话语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与全球化,以辩证的话语内容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窠臼,借助隐喻实现话语的通俗化、生动化表达,体现了其在话语对象、话语形式、话语内容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4)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从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基本认识、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获取志愿服务活动信息的渠道、参与志愿服务的效果评价四个维度,对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建设情况做了调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志愿者团队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塘桥街道依托"塘桥热线"社区大管家,24小时全天候运作,以"一网、一线、一微博、一平台"为载体,打造推出"塘桥公益"网络志愿服务线上对接平台。遵循"因需设岗"的原则,相继推出了孝亲岗、睦邻岗、平安岗、环保岗等12个公益岗位,每年实施常态志愿服务项目106个,活动5500场,参与志愿者达8500余人次,受益人数达到近24万人次。  相似文献   

16.
正在医院开展专业志愿者服务不仅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增进公众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认识和理解,还能促进医患和谐。儿科医院积极呼吁员工开展院内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并首先以党员团体作为先锋模范队伍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每位党员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合理引导、帮助患儿及家长就诊。党员志愿服务不仅开创了医院员工志愿服务的先河,而且在运行中不断改进与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应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专业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可持续性低以及与政府间缺乏合作等等。纵观国内学者近些年来的研究只是笼统地总结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的问题,并未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从"组织化程度低"这一个方面入手,从政府和志愿者层面深入探究我国志愿者组织化程度低的原因,包括:志愿者管理体制混乱、相关制度制约以及激励保障措施不到位等等,进而提出:大力推进志愿者组织的成立是提升组织化程度的前提、加强志愿者"组织化"救援能力建设是关键、大力提升志愿者组织的公信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18.
雷辉 《学理论》2009,(26):38-40
通过对四川、湖北等地200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现状进行调查、访问,发现西部计划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研究将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对西部计划政策落实、志愿者心理需求和就业等方面提出完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源远流长的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是一种非政府系统的组织行为和服务行动,是民间系统服务于社会的群体行为或个人行为,即民间组织或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体能或财富,通过各种服务性的行动去实现和体现对社会事业的服务与奉献,或实施和完成对有困难的社会群体及个人的服务与保障;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以自己的行动接受了社会的评价与检验,并获得了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升华。志愿服务所体现的核心精神是人道主义。 西方国家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源远流长,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加深、阶级矛盾加剧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在欧美等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0月,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充分肯定了志愿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的重要力量,对全社会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将对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2010年世博会的承办城市,正深刻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按照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筹办世博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建设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