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 《中国减灾》2006,(9):36-36
中国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正在大面积减少,湖泊生态系统及资源组成已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这是近日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杨则东宣布的最新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逐渐增加,人们消耗自然资源量随之增大,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值,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维护人类生存的功能减弱,生态破坏已成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鄂政办发[2016]4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长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7月19日湖北省长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办法第一条为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加强我省长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保护管理,促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流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以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3,(7):24-25
<正>制定改善水生态环境长期规划〉完善水环境管理机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引滦工程水源地保护当前,我市水生态环境存在水资源严重匮乏、入境水质少而差、本地河流污染严重、水环境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污水处理能力尚需完善等问题。为改善我市水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如下建议:1、制定改善水生态环境长期规划。我市定位生态宜居城市,水生态环境是最为突出的制约瓶颈。以改善水环境为核心,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全面实施开源节流和实施水体污  相似文献   

5.
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实施法治保障,应当坚持五个基本原则。通过对以芜湖市为中心的法治保障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考察,当前仍存在社会公众对法治保障工作意识不足、缺乏《长江保护法》具体实施细则等六个突出问题。对此提出六大措施机制,分别是全面提升社会公众法治保障的意识水平;以长江流域各省、市立法机关为主体,出台《长江保护法》实施细则;将预防危害长江生态保护违法犯罪成为全社会共识;加强长江流域建设规划立法、执法;加大法治保障创新驱动,推进长江流域产转型升级;不断拓展生态价值转化,推进长江流域绿色发展。确保法治保障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得到切实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河道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河道一旦受到污染,既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城市生态,又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当前,河道综合整治主要有三方面问题。一是水系沟通不顺畅。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区规模逐步扩大,一些地方未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用地紧张与水网保护、生态保护的关系,城市建设用地不断与水争地,不少末端河道被填埋或封堵,城市河网环境遭到破坏。二是控源截污不到位。  相似文献   

7.
《协商论坛》2014,(3):40-40
近年来,黄河湿地采石挖沙从小浪底往下游,逐步泛滥,甚至有的采沙场建在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内。仅核心区的黄河两岸散布着孟州、吉利、孟津共七八家采砂场长年进行采挖,每家都有十几条采沙船,过度采石挖沙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是致命的:一是黄河湿地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嫩滩、河心岛等逐渐消失;二是野大豆等部分湿地珍贵保护植物遭到了破坏;三是适合湿地候鸟生存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机器的噪声,人为的干扰等等严重影响了湿地候鸟的生存。  相似文献   

8.
区域合作:完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近代工业化却给这一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空间组织结构的理论从区域联合的角度出发,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使生态环境一体化协作体系成为分析问题的主线,为长江流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公安机关承担着打击生态环境、生物安全等领域犯罪的重要职责,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更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长江流域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当前,环境犯罪侦查部门在组织建设、职能定位、侦查取证等方面还面临困境,这导致其职能发挥受限,难以有效应对日益组织化、隐蔽化的长江流域环境犯罪。因此,应尽快厘清职能定位,推进复合化、协同化发展;加强组织建设,推进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提供保障支撑,推进数字化、科技化发展,以更好地满足长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保护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下简称“长江保护法”)施行以来,重庆市公安局与长江沿线兄弟省市公安机关并肩战斗,深入开展打击长江流域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工作,有效打击震慑了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不法分子嚣张气焰,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是影响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确保三峡库区巴东县水环境质量的安全,必须统筹库区、影响区和上游区的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和节约自然资源是各国、各地政府共同面对的课题。尤其是当下中国,正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中国的经济社会已经初步实现了现代化,但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环境污染的不可逆性和生态修复所耗费的巨大成本,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后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在此形  相似文献   

13.
<正>津政办发[2015]7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解决当前我市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我市水安全,加快推进美丽天津建设,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4.
《前进论坛》2014,(10):50-51
<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的总体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做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战略部署。生态红线就是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手段。多年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自然保护区频繁进行调整或被非法侵占,部分物种的栖息地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为  相似文献   

16.
<正> 即使是落后民族,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发展而来的生存策略和生存技能,也许都是我们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笔者一直以为,人类目前不仅面临一个自然生态在遭到破坏、自然资源在减少的问题,同样还面临一个文化生态在遭到破坏、文化资源在减少的问题。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两种不同的问题。但这正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为自然生态的被破坏是人的行为所造成的,而指导人的行为的是人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环境保护并未与人类社会文明同步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使得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多方面入手,其中,环境执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殷世怀  丁汀 《楚天主人》2012,(10):24-25
2011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口——丹江口水库时特别指出要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水质问题,要保证一江清水到北京;二是移民问题,要保障移民得到妥善安置和长期稳定就业;三是汉江水环境容量问题,要密切关注汉江水环境变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四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要综合考虑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综合整治各类污染,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生态移民、和谐移民,对于顺利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长江流域是WWF全球35个重点生态区之一,长江流域生活的雪豹、黑颈鹤、大熊猫、江豚、中华鲟都是WWF全球关注的旗舰物种。从长江源头生态脆弱的高原,到河流湍急、水能丰富、社会经济正快速发展的长江上游,直至江湖纵横、物产丰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长江中下游,WWF淡水项目团队—我们戏称的熊猫"水军",进行了十多年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及黑颈鹤、江豚、中华鲟等旗舰物种保护工作。我有幸负责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石和重要途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了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具体要求,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江苏经济体量大、环境容量小,补齐拉长生态环境这个突出短板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把生态系统保护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