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城余韵     
《小康》2009,(11):118-119
冬天,是个让人容易怀旧的季节。与其坐在家中独自感怀,不如背起行囊,到那些历史悠久的古都名城走走看看。作家王小波就曾说过:“真正的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你才觉得历史还活着。”  相似文献   

2.
<正>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觉得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似乎又进了一步。音乐带给人的愉悦感受,是直接而短暂的;可音乐带给人心灵的影响,却是递进而隽永的。那些曾经为音乐投入毕生精力的人,如若看到今日人们对音乐出现认识上的欠缺,那应该是会忧伤的;那些正在为音乐努力着的人,对于此时社会上音乐素养普遍缺乏的现象,也许是感到无奈的。既然越来越多的人热爱音乐、接近音  相似文献   

3.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趁青春做个伴……伴着熟悉的歌舞,小虎队的《再聚首》引发了一股怀旧潮。  相似文献   

4.
“我太爱那些老照片了.”阿根廷摄影师艾琳娜·维尔宁在她的个人网页上这样写道。维尔宁拍摄的一组名为“回到未来”的照片让数以万计的网友产生了对怀旧和美好记忆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5.
易言 《两岸关系》2010,(3):65-66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趁青春做个伴…….”伴着熟悉的歌舞,“小虎队’的《再聚首》引发了一股怀旧潮。  相似文献   

6.
1949年,一道无情的海峡阻隔了大陆与台湾.多少人有家不能回,亲人难相见.为传递信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的《亲友信箱》节目应运而生,它在若干年里几乎成为两岸亲人沟通的唯一渠道.《亲友信箱》是个有血有肉的节目.那些年,不知有多少封家信撞击过我的心.16年前的一次亲属录音,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而难以忘怀的印象.那是1978年春节由我筹组的“信箱”节目.阴历腊八过后,听说广播局文工团合唱团演员蒋荣葡的家在台湾,我决定采访她.  相似文献   

7.
“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先是怀旧。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再是叹老。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相似文献   

8.
赵玫 《天津人大》2011,(9):42-43
来到纽约,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怀旧。走在曼哈顿街上,心里总想着十一年前我曾到过的那些地方。那一次在纽约停留的时问尽管不多,但对于初来纽约的我却总是记忆犹新。我住过的那家51大街与莱森顿大道相交处的劳维斯酒店,天井中灰暗的细雨迷蒙和那些盘旋着的灰色鸽子仿佛仍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本质     
夜幕降临,对门那家人又传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悲悯之心的。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  相似文献   

10.
一直喜欢聆听音乐。闲暇的时候,坐在书桌前,打开收录机,把自己沉浸在一部音乐里,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收录机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怀旧的气息。但我知道它播放的乐曲是鲜活而恒久的,就像珍藏的美酒,醇香愈厚。随心地挑一部叫《梁祝》的音乐,音量不要太大,就让优美、抒情的旋律水一样缓缓从喇叭流出,流进心灵,流进血液。我的《梁祝》在岁月之河里流淌。《梁祝》也在这部乐曲里重复着人们虔诚的愿望。在这个宁静的空间,凭借这玄妙的乐曲,把这个纯朴而又圣洁的形象推到我的面前,让我知道,世上有搅不散、抹不掉、撇不下的真爱,有为这…  相似文献   

11.
无论讲到新农村建设还是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除了政府的规划、投入等,我特别想到了一个个常年工作在乡村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特别是那些村官们。前前后后,我接触过许多的村官,有用心做事,为村民谋利的;有只顾谋私利,为自己和亲友盘算的;有能力强,能做事的;还有得过且过,混日子的……除去外部条件,一个村的发展状况,往往与这个村的村  相似文献   

12.
斑驳的记忆     
<正>人对于归属感总有一种本能的需求,怀旧可以帮助我们满足某种需求,使我们不再感到孤单。当我们怀旧时,我们怀念的小仅仅是过去的情境与事物,更是那些与我们一起体验这些情境、经历这些事物的人。记忆的真实性,时有不确定,因为它带有主观色彩,但是它又最能真实的反映出你内心的呼唤与渴望。画面所表现的场景与人物并非完全真实的存在,而是异度空间的交错,或真实或虚幻,在强烈的色彩和神秘  相似文献   

13.
朱栏 《观察与思考》2006,(11):62-63
<正>意大利电影《灿烂时光》源于意大利著名导演柏索里尼的一本诗集,同时这也是一首怀旧老歌的歌名,意大利导演马可图里欧乔达纳执导了该部影片。[精彩视点]影片讲述了居住在意大利罗马的平凡一家。这个家中共有四位儿女,其中尼古拉和马迪奥两兄弟自小英俊不凡,两人虽性格不同但同样满怀理想与激情。尼古拉就读于大学医学系,个  相似文献   

14.
中西合璧     
王宛  麦琪  周之毅 《台声》2005,(8):90-91
在这个家中留下了永远的印痕,不经意间那些曾经往事带着心灵的力量,有会心的怀恋。能温暖的触摸,心灵体验积攒而成的丰富记忆,家是一段段的人生阅历。  相似文献   

15.
4月,"运钞船"《泰坦尼克号》卷浪重来,近在"眼前"——这回是3D的。不过,尽管它"误打误撞"地契合着近期影坛涌动的一股怀旧潮,从"台"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但若不是动用了最新最时髦的电影科技,让原片和整整百年前发生的灾难达成新的感觉的话,颇有商业头脑的"技术控"卡梅隆或许会被诟病为"炒冷饭"或"微波炉里加热"。  相似文献   

16.
肖正 《观察与思考》2006,(14):60-61
<正>音乐和酒吧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好像夜色与星光。在许多城市,几乎每个酒吧都有自己的乐队和歌手。一到晚上八九点的时候,这些酒吧里的歌手便开始陆续登台。摇滚、RAP、怀旧……不同的歌手按照自身不同的个性与定位演绎着不同的歌曲。  相似文献   

17.
沉入与潜出     
自从买了那台银色外壳的笔记本电脑,我就开始尝试着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将一张音乐 CD插进光驱,乐声就会同文字一道从我的眼前流过。最早是从霍洛维兹 (Horowitz)的钢琴曲开始,听他演奏巴赫、肖邦、李斯特和莫札特。我对于音乐完全没有研究,但那些古老的音符总令我想起许多古老的事情。仿佛有风,将我的思念吹得很远。其实并没有风——我总是在很好的天气里写作,这并非是我的选择,而是时间一种刻意的安排——只有薄片似的乐符在空气里流动,像透进窗子里的阳光,像肘边咖啡杯里若有若无的香气,在我的心坎上抖动。   一个平庸的…  相似文献   

18.
我和他相识并不算久,但每次和他接触以后,心里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受——是他含而不露的才华,还是他默默无私的奉献……我的心不能平静。我决定将他写出来。头一次去找他,他手术后刚出院,正在家中主持民进区工委会议;再去找他,正赶上他58岁生日,全家7口、老少三代都在等着为他祝寿,他却到晚上七点多才从常委会会场赶回来。他总是这样忙,为了30几个民进支  相似文献   

19.
微科技     
指尖上的色彩打字机 在怀旧,复古风潮迭起的今天,打字机本身已经是很艺术了,昏黄的吊灯下摆上一台老打字机,格调立升啊。但还有更艺术的呢。  相似文献   

20.
怀旧     
走进一个新时代之后,人们才开始怀旧。 怀旧,是从中怀想自己的青春、活力与辉煌,无形中滤去了其中的艰难、匮乏与寂寞。 旧事像荷花一样,浮出水面的是清香与灿烂,而那些再也不必亲身经历的苦痛如淤泥一般静置于底端,已无法看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