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由红七军团军团部及其所属的十九师为主整编组建的,整编前,红七军团曾在连城一带活动。1934年7月10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抵达连城县境。在连城时,先遣队接到中革军委电令:配合红二十四师打击国民党东路军第四纵队李延年部。后因故未果,部队遂急速向东,朝永安方向前进。先遣队路经连城时,沿途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号召全国民众,包括国民党军队中决心抗日的分子,一致起来援助苏维埃和红军,援助抗日先遣队。  相似文献   

2.
林以銮  吴必銮  黄传斌  谢能用 《福建党史月刊》2006,(9):I0008-I0008,F0003
1934年8月2日中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水口镇,沿闽江北岸向闽清进发。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对先遣队南下福州十分惊恐。他们一面调兵遣将严守福州,一面又沿闽江水路堵截。从江西、浙江和漳州调来七八架轰炸机,飞抵古田水口和闽江沿岸进行狂轰烂炸,红军被炸伤亡七八十人。闽清县城国民党守军早就龟缩到福州。2日下午,先遣队一部到达闽清安仁溪街。3日,为安全起见,先遣队避开闽江沿岸,大部取道感德洋(今桔林乡尚德村)进入闽清下洋(今东桥),而后向闽侯洋里、大湖进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安仁溪、感德洋和下洋时,当地群众曾积极帮助探情报,当向导。  相似文献   

3.
黄贵玲  丁立凡  阮成生 《福建党史月刊》2006,(10):I0008-I0008,F0003
1934年8月14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克罗源县城,与此同时,先遣队另一部向宁德县(今宁德市蕉城区)进军。8月15日,先遣队进攻宁德县城,翌日拂晓,先遣队攻城部队完成了牵制任务,主动撤出战斗,经米筛坪过小岭抵洋中,与大部队会合。15日下午,先遣队大部队进入宁德境内,经后溪、溪富直插洋中。16日,先遣队消灭洋中乡民团,缴枪十多支,并在这一带的溪富、东山、陈洋等村庄露宿一夜。17日,先遣队在梦龙伏  相似文献   

4.
曾忠平 《福建党史月刊》2006,(10):F0002-F0002,I0001
1934年8月3日至6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古田县经闽侯大湖、白沙一带向福州挺进。7日上午,先遣队一部佯攻五凤山、大夫岭敌之正面阵地;主力队伍则沿新店大道向白鹤亭、前汤山进袭,与敌八十七师蒋鼎文部遭遇,展开激战。敌出动飞机6架增援,战斗持续至10日早晨。由于先遣队英勇善战和北岭一带群众的积极支持,击退了敌人进攻,先遣队顺利向连江转移,队伍在闽侯桂湖垅头地区与叶飞率领的闽东工农红军会师。  相似文献   

5.
赵岩多  韩荣样 《福建党史月刊》2006,(11):I0007-I0008
1934年9月4日凌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浙江龙泉进入浦城,到达管厝乡东坑桥、灯盏坪一带。5日晨,国民党七三五团到达仙阳要隘拦堵,国民党四十九师也从浙江龙泉溪口入闽尾追企图形成夹击之势。先遣队避实就虚,改道向忠信乡境内挺进,后经排栅、小毕、茄罗等地,绕过布防仙阳的国民党七三五团后,在仙阳镇渔梁村趁夜穿过江浦公路,截获了国民党军车一辆,缴获步枪20余枝,并破坏了一段公路和电线,漏夜离开渔梁,经花墙头、麻山、大沿坑、蔡家岭到上下洋。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5,(10)
<正>红军游击改编为新四军不久,国民政府即命令新四军开赴长江以南,企图使新四军在与日军的作战中消耗殆尽。根据中共中央和新四军的指示,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队挺进江南,实行战略侦察、寻机歼敌,后又率二支队重挫日伪军,打出了国威、军威。将计就计组建先遣支队国民党军几十万兵力没有抵抗住日军进攻,相继从上海、南京、杭州撤退,刚成立的新四军主力开赴  相似文献   

7.
东征之始1932年3月,乍暖还寒。赣州城外硝烟弥漫,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正在进行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役。红三军团攻打赣州已历时33天,一批批红军将士在攻城中倒下,一次次爆破未能打开城墙缺口。攻城胜利无望,红军被迫撤围。  相似文献   

8.
为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周剿”,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1934年7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随军中央代表曾洪易)组成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下简称先遣队)6000余人,向阂、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为配合这次行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又命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黄火青)4000余人,在先遣队后交错前进,护送先遣队渡过闽江执行北上抗日先遣任务,即“东线行动”。  相似文献   

9.
1934年7月底,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按中央军委“相机袭击福州”的命令,挥师东向。8月7日抵福州北郊与敌激战通宵,翌日,红军再次夜袭,敌增防戒备,攻城未遂,主动转移至桃源,又与敌激战一昼夜,11日凌晨撤出战斗,在连罗游击队引导下,全军进入闽东苏区。福州战斗是红军北上途中的一次攻坚战,震动了敌东路“剿匪”军的后方,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6,(12):90-90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与红二十五军团会师。这令蒋介石极为不安,他调集东北军5个师的兵力东西对进.企图围歼红军于葫芦河、洛河之间。为粉碎教人新的进攻,毛泽东、彭德怀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首先在直罗镇一带歼灭东进之敌。11月20日,在飞机的掩护下,敌先头部队第109师兵分三路沿葫芦河谷及南北山地向直罗镇进攻,红军以一部兵力节节抵抗,逐渐将敌谤入直罗镇预设的战场内。  相似文献   

11.
化险为夷就在谭震林到杭代县的同时,国民党调集了5个师的兵力,对闽西红军游击队进行第二期“清剿”,妄图在短期内消灭红军游击队。斗争形势日益严峻,双髻山游击根据地正面有国民党整师整团整营的军队,还有无数的地方反动武装,背面是傅柏翠的防地,有一支数量不少的农民军,如果他们互相配合两面夹击,根据地就会危在旦  相似文献   

12.
卓清平 《福建党史月刊》2006,(9):I0006-I0007
1934年7月30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樟湖坂渡过闽江后,进入古田县境。按原定计划,先遣队过闽江之后,应由古田、庆元、遂昌直接北上浙西。因此,地处闽江边显要位置的黄田,就成了先遣队与敌必争之地。当时驻守在黄田的保安师一营守敌为了阻止先遣队沿江东进,在下坂丘陵地带构筑工事、布置防线。7月31日凌晨4时左右,先遣队主力抵达黄田外围,开始向下坂守敌发动进攻。敌军不堪一击,战斗刚一打响就溃不成军,纷纷向闽江边及黄田下公馆敌军营部逃窜。先遣队乘胜追击,俘虏士兵百余人,缴获步枪百余支,在下公馆敌军营部生擒副营长一人。占领黄田后,先遣队向谷口挺进。先遣队占领谷口之前,中革军委忽然改变原定计划,电令先遣队由谷口东进,占领水口威胁并相机袭取福州。于是,先遣队便转向水口挺进。水口,是福州西北方向的一个重要集镇,守敌闻风而逃。8月1日凌晨,先遣队未发一枪,就占领了水口。军团部在该镇召开八一纪念大会,大会上正式向全体指战员宣布: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行动,对内仍称红七军团。同时,对北上行动和攻打福州进行了动员,部队情绪高涨,斗志昂扬。8月2日晨,先遣队从水口出发,取道甘竹洋,向东桥、洋里、大湖挺进。尽管在古田时间不长,先遣队给古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水口、黄田等地人民群众谈起先遣队的事迹,景仰之情,仍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3.
为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1934年7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随军中央代表曾洪易)组成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下简称先遣队)6000余人,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为配合这次行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又命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黄火青) 4000余人,在先遣队后交错前进,护送先遣队渡过闽江执行北上抗日先遣任务,即“东线行动”。  相似文献   

14.
林启兴  诺秀石 《福建党史月刊》2006,(10):I0004-I0004,I0005
1934年8月上旬,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放弃攻打福州,冒着炎夏酷暑,踏着坎坷的山路,向闽东苏区连江县所属的桃源村转移。当先遣队经潘渡到达陀市村时,中共连江中心县委根据第四区区委的报告,派县委宣传部长陈元等前往迎接,先遣队领导人寻淮洲等在陀市上社村区苏所在地接见了陈元,听取了连罗党组织  相似文献   

15.
<正>1933年9月,蒋介石纠集50万兵力,分几路"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其中,北路军共33个师另3个旅,担任主攻;另有南路、西路军和第十九路军,分别担任阻止红一方面军向外发展的任务。9月下旬,国民党军北路军开始进攻,28日占领黎川。1934年4  相似文献   

16.
月浦———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上海是中国近现代以来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当时有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有意思的是,它既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蒋介石的发祥地。上海战役发起之前,不论敌我,都对这一仗看得非常重。在上海市内及其郊区,国民党军总共集结了8个军25个师,总兵力达20万人,这与我军初期参加攻城的兵力几乎相当,但国民党军手里却有30多艘军舰、120多架飞机,这是解放军所没有的。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命令,第三野战军于1949年5月10日下达了攻击上海的命令。5月12日,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向上海外围第一道阵地发起了猛攻,仅一个冲锋就突…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瞬间之七:直罗镇大捷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蒋介石企图以3倍于红军的兵力,将中央红军、陕北红军以及先期到达的红25军一起消灭。如何站稳脚跟?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在陕北富县县城西北方向45公里的直罗镇布下口袋阵。1935年11月20日,国民党东北军先头部队第109师在飞机掩护下,进入直罗  相似文献   

18.
(九)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三五——一九三七年)一、主力红军长征后的政治环境由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没有被粉碎,主力红军乃于一九三四年冬,在江西会昌一带突围,离开中央苏区,实行万星长征。当时在中央苏区还留有部分主力红军和地方部队,由项英同志领导,以坚持“保卫苏区”的方针。在长征的主力红军已远离苏区而转战湘、桂时,国民党仍然保有很大兵力在中央苏区进行“清剿”。我们的红军虽然在瑞金、会昌之间进行顽强的战斗,并消灭敌之第三师的一个旅。但由于硬拼硬打,不仅不曾挽回严重的局势,并且整个中央苏区都  相似文献   

19.
1949年8月中旬,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发起福州战役.当时,福州守敌为国民党军第六兵团及其所属5个军、13个师.我军兵分3路,左翼三十一军由罗源、连江向福州发起攻击,占领闽江口沿岸要塞,切断敌人海上的逃路;右翼二十九军攻永泰,夺福清,堵住敌人由陆上向平潭、厦门的逃路;中路二十八军则由古田、闽清向福州发起正面攻击,力求把敌人聚歼在福州地区.  相似文献   

20.
周丽杰 《党建文汇》2006,(10):22-22
红军长征中的湘江战役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央红军在进行湘江战役之前,连续突破国民党设置的三道封锁线。这使蒋介石对粤军和湘军的作战不力十分恼火,于是凭借所谓湘江“天堑”,筑构更坚固的第四道封锁线。在红军还未完全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时,蒋介石任命老牌反共分子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统领湘、粤、桂军和中央军,共26个整师、30余万兵力,全力“围歼”红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