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Pro-U.S. Fatwas     
  相似文献   

4.
E.S.L.     
  相似文献   

5.
美国思想库普遍认为,在美国实力下降的大趋势下,获得韩国的支持是维系美国霸权的必然之举。韩美同盟有助于遏制朝鲜,更有利于围堵中国,也有益于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总之,美国必须因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来改造韩美同盟,劝服韩国为己所用。当然,也有个别思想库学者认为韩美同盟是个两败俱伤的同盟,理应放弃。  相似文献   

6.
赵刚 《当代亚太》2004,(10):19-23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战略研究界在对华关系上主要有遏制和合作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在美国对华关系中都有所表现.九一一事件后,出于打击恐怖主义的共同需要,中美关系有所改善.但双边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仍然存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仍将曲折发展,合作与竞争、利益与分歧并存.  相似文献   

7.
8.
美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建新 《美国研究》2003,17(1):64-80
70年代以来 ,因受年度性双赤字困扰及美国产业向后工业化过渡 ,美国贸易政策理念在国内产业集团的强大压力下发生了变化 ,从传统的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走向公平贸易和战略性贸易政策。 80年代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发展为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美日半导体和美欧商用航空器争端这两个案例说明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 ,政府介入可以改变战略性博弈的结果。战略性贸易政策不仅可以帮助本国企业实现利润转移 ,而且可以创造“外部经济” ,从而增加国家经济福利。 90年代 ,克林顿政府以战略性贸易理论作为指导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流经济学 ,实行“出口能动主义”战略。尽管未能消除贸易赤字 ,但美国出口能力大幅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经济恢复国际竞争力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重析美国先发制人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发制人战略是布什政府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美国为消除九一一事件恐怖阴影做出的带有激进风格的战略选择,又是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扩张的相对"理性"的手段.自从2003年美国将伊拉克作为先发制人的第一个试验场开始,该战略的命运就已经与伊拉克局势的发展以及布什的个人政治前途牢牢地拴在了一起.目前,美国总统选战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先发制人能否继续成为下一届政府的战略选择,仍是个未知数.但是,它对现有国际秩序造成的冲击已经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台湾民进党政府在新世纪的“军事安全战略” ;从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台湾谋求独立的“军事安全战略”虽对和平统一前景造成了危害、但美国协防台湾的可信性在受到恐怖袭击后更加值得怀疑 ;作者认为台湾与大陆未来统一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7.
18.
19.
韩民青 《当代亚太》2005,(12):23-2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思想界先后提出了"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数字化生存"、"知识时代"等社会发展新理念,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先声.同时,美国在以新科技革命带动新产业革命上,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美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激烈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20.
波音公司对中美关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杨 《当代亚太》2004,(1):36-43
跨国公司与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关系,跨国公司受到母国和东道国政策的影响,但又会通过自身的活动对两国及其双边关系产生影响.波音公司作为一个与国家安全有密切关系的跨国公司,在与中美政府的关系中受到国家利益、政府政策等多方面的牵制,但是它又积极通过自身活动对两国政府和双边关系起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并且在此过程中追求其商业利益.这实际上是一个三方互动的过程,中美政府和波音公司都在这一过程中寻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