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较高的契合性,从农村基层的协商民主和乡村治理角度来考察,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立法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健全、村民代表和人大代表与民意代表关系冲突等问题,应进一步通过完善立法、健全机制、构建人大代表与民意代表和谐协商的新机制等途径实现基层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突出社区化管理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农村社会矛盾凸现、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的状况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刻不容缓,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六部分指明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和方向。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不仅要在现有基础上完善提高,更要改革创新,突出社区化管理特色。  相似文献   

3.
适度化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念。适度化治理是指多元主客体在治理过程中合力寻获适度区域,因需制宜地在适度区域中取动态平衡点,借助非均衡手段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各种治理问题,防范或消除失衡状态,尤其是防范或消除由失衡状态催生的“低水平锁定”状态,稳步提升治理水平。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实现适度化治理的必要性是不同地区、领域和群体之间差异程度过大或过小,都会给现代化进程带来危害。实现适度化治理面临双重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准确确定变更政策的时间点,并实现变更、差异状态的阈值;挑战之二是实现现代化体系与环境的相契合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织保证,理应具备严密完备的治理系统、淬炼强大治理功能。纵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百年治理历史,分析农村党员干部、普通党员以及群众三者的功能主体意义,概析公共秩序与乡土习俗、制度构建和实际运作、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三重功能实现逻辑的过程,从选举、决策、协调到监督全链条优化路径,对提升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有重要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5.
司法治理特别强调两个方面的互动:一是司法体系法的实施活动,即司法对社会秩序形成的规范作用。这体现的主要是司法体系的社会治理功能。就此而言,司法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具有独特地位和基础作用。二是司法发挥上述作用的体制机制条件,即社会对具体司法体系和过程的塑造。这体现的是社会对司法的治理作用。在这一意义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司法体系具有诸多现实要求。二者互动的实践形式即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在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中,如何阻止农村衰落,实现城乡共赢共生,是中外现代化的一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城乡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还有4-5亿人在农村,农村决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强乡村治理,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的民主、法治、权利和平等的思想与观念逐渐增强,现有的农村治理结构和民主政治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村民对于农村政治事务空前的热情和希望的需要,农村基层的治理模式和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是最能实现人类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政治制度.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应当朝着宪政的目标,探索和挖掘其鲜明的的宪政内涵与宪政特性.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对农村基层的政治资源和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代表着农村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宪政应当是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基层治理的创新和变革具有鲜明的宪政内涵和宪政特性。基层的治理变革既需要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经济政治资源进行调整和组合,更需要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进行自治制度的革新。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独特的宪政路径和明确的宪政精神。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社会的发展,国家在治理模式、治理主体和治理重心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警务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进程中变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警务内涵、警务形式和警务职能重心等方面亦进行了相应的变化与发展,实现了与治理进程的契合。随着国家治理进程的推进,警务现代化需要在警务理念、警务主体与警务方式上做出进一步的变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其不仅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还将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多种途径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参政党必须站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一以贯之地重视、加强履职能力与自身建设,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出应有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1.
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方向下,通过对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改革、升级,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更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枢纽,只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准确掌握国家治理的中国内涵,才能切实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基层的治理变革既需要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经济政治资源进行调整和组合,更需要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进行自治制度的革新。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自身鲜明的制度本质。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是,社会治理的概念及其理论体系还不够清晰,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行动框架。从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来看,社会治理是从"社会管理"转变而来。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建设与公共服务,三者又是有机统一的。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需要从政策视角予以审视,通过社会政策整合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福祉、优化利益分配,才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继进行了分权化改革运动,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分权化治理模式。本文在分析发展中国家推进分权化改革的动因和方略的基础上,梳理了分权化治理的概念框架及目标,最后对发展中国家在治理模式创新的际遇中发展和完善问题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共中央所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将对统一战线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同时也为统一战线工作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思维和新机遇。要正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统一战线工作创新的内在联系,不断发挥和增创统一战线的优势,在服务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在上海城郊结合地区推行社区化管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与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积极探索。在上海城郊结合地区实施社区化管理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了“法治保障”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我国农村基层的社会管理格局中,如何保障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协同力量,真正让公民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农村基层是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治理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海事建立现代治理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困难,提出了构建现代海事治理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治理创新问题是一个需要及早提上议程研究的问题。政府治理理论的创新取决于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政府治理理论的现代化就是要对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及其问题进行诠释和分析,并期待对政府未来的建设提出预见性的学说,充分发挥理论穿透力和解释力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社会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基础。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农村社会从封闭向开放和流动转变,现行的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镇海的农村社区化管理实践,通过合理划定社区规模、组织重构、社工队伍建设、服务下乡等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本形成社区化管理组织体系,率先实现农村社区化服务全覆盖,扩展和提升了村民自治,有助于加强现代民主国家的建构和社会的融合,有力地推动着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