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研究,是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本文主要从国际竞争、国内凝聚和人的发展等三个方面集中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与慈善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主导精神 ,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精神是传统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体。慈善事业作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进行理论阐释和身体力行的重要领域 ,是构筑和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慈善思想和行为都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 ,我们要与时俱进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赢取慈善事业、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赢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法宝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其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具有同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解除了文化窘境,奠定了现实基础,提供了指导思想。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精神动力,优化了文化土壤,提升了大众素质。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凝聚人心团结一致的动力,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法宝?文章概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作用,即:爱国主义精神是创造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是近代“先知先觉”者为救国救民献身的宗旨;爱国主义精神是促成中华民族彻底解放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包含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二维体系。在当代,传统的民族精神已与现实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我们迫切需要建构现时代的民族精神以作为民族进步的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识 ,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与统一战线工作有一定的联系 ,彼此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广泛社会基础 ,统一战线工作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渊源,而且还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质主要体现为延续不断的恒久性、兼容并包的和合理念、经世致用的人世品格及崇德尚义的伦理本位。  相似文献   

8.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一品质是由民族复兴的实践决定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党的神圣使命。党要担负好这一使命,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9.
王荣  陈镭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2):103-103,107
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精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点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华民族精神更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延续不断的民族灵魂,伟大的中华民族铸就伟大的梦想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熔铸于中华民族血脉的优秀文化基因中,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伟大梦想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继承和发扬伟大梦想精神极具时代价值,伟大梦想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提供了不竭动力,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增添了时代特质,在时代新人的培养中树立了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11.
西柏坡精神是党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转折时期铸就的革命精神,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它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永远保持的精神品格,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培育和丰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端于上个世纪初的五四精神,为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提供了探索挽救民族危亡、引领民族复兴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五四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以克思主义为旗帜主导并开启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历史新篇章;五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现代性变革的重要精神航标;五四精神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引领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强大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0年了。在整整八年的坚持抗战中,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已形成了一种克敌制胜的“抗战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今天,发扬这种精神,动员起中华民族的集体力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属不可缺少的一环。一、“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之魂,是我们民族希望之所在。1937年日本侵略者无端挑起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4.
金钊 《理论前沿》2003,(15):22-2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这种蕴含着无穷魅力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未来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十分注重精神力量的培养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在…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构建上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精神当代构建的实践基础: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要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当代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功能: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为和谐社会提供价值导向、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为和谐社会增强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和发展起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遭到抑制,伟大奋斗精神遭到消弭,伟大团结精神遭到侵蚀,伟大梦想精神遭到遗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涵,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得到重振...  相似文献   

17.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是三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和丰厚的理论内涵,有助于我们构建民族新精神、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品格和时代风貌;有助于我们更广泛地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整体利益,齐心合力地为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作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示范和感召下,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指导,以团结抗战、无私奉献、民主进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表现出来的历史先进性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主要来源,中国共产党也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模范实践者。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一点来说,就是把中华民族凝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并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产生、凝聚、形成了一种充满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抗日战争精神。它是中华各民族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凝聚力也因此而得到新的升华。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凝聚和形成了以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抗日战…  相似文献   

20.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道德色彩,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魂。借鉴他国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华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逻辑起点、核心目标和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