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农村集镇环境脏乱差、交通拥堵等问题,一直是摆在乡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探索成立公共服务管理专业合作社,发动群众参与,变管理为服务,不但有效解决了集镇管理难题,还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找到新路子。三大难题:垃圾围村、摊点乱摆、交通拥堵辛街乡是保山市隆阳区通往昌宁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以城镇化推动现代化,以城镇化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管理结构,推进城镇化势必要打破原有的城市和农村各自的社会管理模式,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城镇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加强社会建设管理,完善公共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保山市社会建设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切实推进保山市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提出必须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城镇化发展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强大动力,是中国经济复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城镇化建设实践证明,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是完善发展规划,着力提升城镇的集聚效应,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二是强化产业支撑,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三是转变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四是推进中心镇建设,进一步放大辐射效应,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抓手。五是注重人文关怀,尽快实现居民文化自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一、城镇化的诠释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镇化发展极为迅速。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山市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民营企业和保山市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并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保山市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要围绕省委尤权书记强调的“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结合我省的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保山市确立生态立市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十一五"以来,保山市全力推进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坚持的原则和总体目标任务,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保障保山市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持续扩大内需的长远之策,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原动力,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在现有体制环境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着力解决户籍制度、居住场所、就业保障、承载能力、土地财产权和城乡统筹发展等突出问题,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不可逾越的阶段。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且“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针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民转移就业与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的根本要求,实现城镇化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市民化问题。沿滩区新城管委会和温江区涌泉街道在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成功实践,找准了农民市民化的突破口,探索出了一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镇化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镇化的过程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也是各种生产要素重新布局、优化组合的过程。我们应从科学规划城镇布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加快城乡一体化等五方面着手,积极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新农村建设"人的问题"更加突出;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土地的占用,新农村建设"地的问题"更加突出;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资金的"流失",新农村建设"钱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要求我们采取措施,消除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一要通过留住农村人才、引进外部人才、提高农民素质,解决好"人的问题";二要围绕土地数量质量、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土地权益,处理好"地的问题";三要立足农村资金、信贷资金、财政资金,化解好"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意义·问题·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城镇化不彻底、集约化程度不高、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矛盾比较突出、农村空心化等诸多问题。鉴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挖掘内需潜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从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等几个方面着手,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则以有序实现市民化为首要任务。以沿海发达地区鄞州DN社区为例,对城郊“撤村建居”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现状、困境进行深入分析,为推进“撤村建居”农民市民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城镇化"又起着重要作用.离开了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如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城市化问题、农业工业化、市场化问题等等都难以通过其自身的建设去完全解决.因此,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途径之一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去推进,必须以城镇化发展为支撑,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会议要求,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4,(1):7-7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城镇化率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解决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土地问题要以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为土地改革的指导纲领;这就要求同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助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