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5年10月8日到20日,福建省委党校8位同志组成了“苏南学习考察组”,前往苏南的锡山、江阴和张家港三个县级市进行学习考察。通过这次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很多情况,对苏南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高效发展;对苏南乡镇工业的迅猛崛起;对苏南广大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形成;对苏南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安居乐业,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等等,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992年,李鹏总理为“华夏第一村”——江阴市华西村作了一个寓意深远的题辞:“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在这前后,华西村的经验逐步而又迅速地普及到苏南广大农村。如今,类似华西村的先进集体在苏南广大农村中已经比比皆是,并形成了富有特色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苏南模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2.
黄兆康  张春坦 《唯实》2004,(2):82-84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 ,从 195 2年 11月 1日起 ,撤销苏北、苏南区党委 ,与中共南京市委合并组建中共江苏省委。 11月中旬 ,奉江苏省委的指示 ,苏南党校全体教职工迁至南京建邺路 174号 (原南京干部学校 )内 ,筹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一、筹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一 )提出办好江苏省委党校的设想和建议苏南党校迁来南京后 ,省委党校的筹建工作并没有马上开始。在等待上级指示期间 ,苏南党校教职工在副校长李昌文的主持下 ,对 195 2年的苏南党校培训工作进行了总结。在总结中对如何办好未来的省委党校 ,提出了许多建议。主要有 :1.配备专职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苏州、无锡、常州及所辖12个县级市)经济高速增长。1979年到1994年,苏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超过20%,1994年苏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35亿元,人均1.2万元。苏南农村的起飞更是令人瞩目,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苏南农村在短短十几年中迅速崛起,在国家统计局第三次综合实力百强县评比中,苏南12个县级市全部榜上有名,其中前十位苏南占了七名。然而,面向苏南未来,客观地冷静地分析苏南发展现状,在肯定苏南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近年来一直为人们关注的苏南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有些矛盾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苏锡常地区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集体经济发达、公有制经济占绝对比重的所有制结构是苏南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以来,苏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原有的所有制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的十五大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精神为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条件,苏南非公有制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研究苏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对苏南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6,(1)
苏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在华中最早开辟的根据地,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的一部分。沪宁杭沦陷后,苏南成为日伪统治地区的心脏地带,也是汪伪政权的核心区域。苏南抗日根据地在与日伪顽的斗争中,为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做出了关键性的作用。因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价值,对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对研究苏南抗日根据地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人民在实践中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颇有地方特色的苏南发展之路,国内外学术界称之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的含义比较典型的概括是“三为主(即集体经济为主、乡镇企业为主、市场取向为主)、两协调(即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一共同(即坚持共同富裕)”。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苏南模式发生了许多根本性变化。单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来看,过去苏南地区  相似文献   

7.
陈国辅  赵美英 《唯实》2008,(9):135-138,13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探索、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苏南模式"的形成,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苏南模式"的所有制改革创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城乡融合的园区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的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发展,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璞玉 《唯实》2010,(12):20-26
“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如何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作出的开拓性探索,而所谓“新苏南模式”,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对传统的“苏南模式”的新超越。“苏南模式”与“新苏南模式”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进程中成功的实践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苏南的生动诠释。苏南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从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方建中 《唯实》2011,(11):44-48
建设苏南自主创新高地可促使江苏率先成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核心区域,为长三角一体化协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泉,并产生区域综合自主创新的全国性示范效应。苏南经济与产业基础雄厚、科教与人才资源丰富、企业主体优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效果显著、开放与城市化水平较高、创造和积累了体制机制创新的经验,建设苏南自主创新高地有很高的可行性。推进苏南自主创新高地的建设,应该采取多维度的对策措施:强化要素支撑;促使产业层次向高端攀升;完善保障机制;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全面推进苏南整体区域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国辅  赵美英 《唯实》2008,(8):135-138,13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探索、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苏南模式”的形成,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苏南模式”的所有制改革创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城乡融合的园区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的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发展,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与常州地区,近20年来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迅猛异常,乡镇集体工业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创造了闻名全国的“苏南速度”与“苏南模式”。 苏南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中的奥秘,在于苏南发展模式背后的机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苏南模式”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道路之一。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苏南地区经济的格局,乡村工业化、城市化在这里初露端倪,多年来旨在缩小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在这里初步得到验证。但是,“苏南模式”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现在,“苏南模式”的自然发展过程正处于转折点上,自然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难题正困扰着它。应是结束“苏南模式”的自然发展过程,而代之以科学把握的时候了,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解决难题,拿出对策。难题之一,苏南的乡镇企业正面临着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各自需要完善的双重任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拉大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一样,江苏的苏南(指苏州、无锡、常州三市)苏北(指徐州、淮阴、盐城、连云港、宿迁五市)地区亦存在着显著差距并呈拉大趋势。加强对苏南苏北共同发展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苏南苏北的发展差距1、经济总量及其发展速度差距。1995年,苏南国内生产总值为2065.7亿元,苏北国内生产总值为1154.84亿元,分别比1984年递增25.3%和18.7%,苏南与苏北的动态  相似文献   

14.
在土改结束的基础上,苏南农村积极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号召,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本文从社会角度,就苏南农村抗美援朝运动过程作了系统梳理,剖析了区委、地方政府、农民等行为主体对运动的反应,并对苏南抗美援朝运动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苏南模式的完善——必须着眼于乡镇企业的改制苏南模式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镇企业为主导.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农副工贸协调发展,两个文明一起抓为基本内容的发展路子.在这一发展进程中,苏南乡镇企业创造了伟业,对苏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和实现小康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苏南,乡镇工业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无论在农村经济总量中,还是在全社会国民经济总额中,都已经是国民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铸就了苏南模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随着苏南农村工业化进程由初期阶段进入中期发展阶段,苏南模式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转化,有的甚至转化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样,作为苏南模式中最具特色的主要内容之一的企业,它的一些“先天固有”和“后天感染”的弱点与弊端则在渐渐地显露出来.如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6.
苏南,作为一个地域范围,应指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本文所指的苏南,系指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类似,乡镇工业发达的苏锡常地区.这里是省内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统计资料表明,苏南三市的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时候,研究苏南乡镇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苏南乡镇企业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是苏南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各种条件综合的产物。从五十年代起,苏南农村两大矛盾日益突出:一是苏南人口密集,人多地少。土改后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的温饱解决了,人口增长加快,在一个时期内,人口增长严重失控。1978年前,国家在沿海地区没有搞大规模的经济建  相似文献   

18.
<正>谭震林作为新四军的重要军政领导,全国抗战前、中期参与指挥皖南和苏南的斗争,后期又领导淮南地区的工作,是皖南、苏南、淮南等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42年底,谭震林来到淮南抗日根据地工作,担任新四军第2师政委,并兼任淮南军区政委、中共淮南区委书记。在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三年时间里,谭震林大刀阔斧地开展一系列工作,通过推进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等带领根据地度过困难期,主持开展整风运动,有力指挥抗日、  相似文献   

19.
1938年3月1日,新四军二支队告别了杜鹃花开得漫山遍野的闽西,开赴皖南岩寺集中。4月28日,由一、二、三支队各团战斗骨干和侦察分队组成的先遣支队,在我二支队副司令粟裕同志的率领下挺进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为一、二支队主力的开  相似文献   

20.
吕永刚 《唯实》2014,(2):61-64
<正>一、苏南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性及改革难点1.苏南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性:既是全国先行区,也是现代化短板所在苏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整体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近年来,苏南五市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