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反腐制度建设,形成了由规范从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反腐败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等方面制度构成的党内反腐败制度体系。党内反腐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是,坚持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坚持党内法规与党内规范性文件相配套,注重制定反腐败的基础性党内法规,注重制定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党内法规。  相似文献   

2.
公示只是财产申报制度的一个环节,核心是要通过申报的财产内容、通过审查或监督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惩处或预防,由此起到预防和惩处腐败的作用。而且,财产申报制度也并非治理腐败的灵丹妙药,人云亦云、不恰当地甚至过分夸大财产申报制度的作用都是不足取的。除把握时机、深化试点外,财产申报还可搞"廉政特区"实验  相似文献   

3.
黄金桥 《政策》2015,(2):34-36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是当下反腐败最鲜明的特点,法治反腐已成共识并渐入佳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必须依纪依法予以坚决惩处,决不手软。""依纪依法"惩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公共权力非规范化运作负面效应的腐败现象,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腐败被称为席卷全球的"黑色浪潮".为此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打击腐败,并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主要介绍新加坡在反腐败方面的制度和经验,使我们能够从中受到启示,移植和借鉴新加坡先进的反腐败经验,完善我国的反腐败制度,进而为我国统一的<反腐败立法>的出台,提供有益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年来反腐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腐败本质问题界定、腐败行为特征及其成因、腐败测度、反腐败策略四个方面,对我国反腐败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本文提出,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特殊权利的一切行为。当前我国腐败行为呈现出绝对权力腐败猖獗、从滥用公共权力向滥用公共资源转变、腐败手段更加复杂和隐蔽、灰色腐败倾向明显等新特征。滥用权力的欲望、官员的经济理性、公共权力寻租、行政监督缺位、行政道德失范是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国应创新腐败测度方法,科学测度腐败程度,推进反腐国际化。客观权衡腐败零容忍、全面反腐、权力反腐的利弊,综合使用经济处罚、道德教育与法律惩处手段,加强对腐败行为的行政监督。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预防腐败和反腐败一直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之一。到目前为止,"不敢腐"的氛围已经形成,预防腐败和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重大成果。随着预防腐败和反腐败的不断深入,形成"不能腐"体制机制和"不想腐"廉政文化氛围,从"制度约束"和"道德心理约束"两个方面预防腐败和反腐败,推进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建设,是我们在未来一个时期预防腐败和反腐败的重要任务。近几年,安阳市人民检察院在预防腐败实践中,所推行的"孝廉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我们推广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党的十五大也指出,反腐败"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充分显示了法律制度对于反腐败斗争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国进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期以后,国家的各项管理活动都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而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正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大敌。反腐败斗争要靠法制进行,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反腐败斗争最终能够取得成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取得了显著效果,巩固反腐败成效,需要加强制度建设。问责制度作为防治腐败的有力措施,应成为巩固反腐败成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责制度应该围绕预防腐败发生、及早处置腐败、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三方面来进行落实。  相似文献   

9.
不少人对反腐败依然存在误读。例如,认为腐败就是贿赂,行贿者免责,贿赂就会消失;民主是治理腐败的良药,民主又等于选举民主;分权制衡就能根治腐败且只有西方那一种分权模式等时至今日,不少人对反腐败依然存有"误读"。例如,在反腐败上有一些颇为普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尼日利亚政府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对于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天旺 《青年论坛》2001,2(4):56-57
尼日利亚政府为了优化行政管理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与责任感,增强政府对公民的回应性而全盘照搬了西方"三权分立"的行政模式,但其效果却是腐败行为层出不穷,这就提出一个"如何将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入本国行政改革及反腐败工作的实际中来"的问题.每个国家公共服务中的腐败行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腐败就其本质和产生的根源来说是一样的,它是由公共权力的稀缺性与权威性所造成的,它是权力异化的极端表现形式.在中国,反腐败工作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性,解决这一滞后性的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在严明法制的同时,一定要树立"防腐败重于反腐败、以防为主、治防结合"的工作方针,将我国的反腐败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1.
何锡辉 《桂海论丛》2018,(3):98-102
着力构建不想腐机制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任务。文章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了构建不想腐机制的目标愿景;从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腐败成本、薪酬制度、社会"腐败亚文化"等角度分析了构建不想腐机制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弱化腐败动机、减少腐败机会、打击腐败行为的三位一体不想腐机制。  相似文献   

12.
欣骅 《传承》2008,(9):30-32
腐败向来是使各国政府头疼的一个问题,被看作国家躯体上的"破坏性毒素",它的破坏力之大超乎想象。时至今日,反腐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许多国家都健全了反腐制度,制定了《反腐败法》,成立了惩治贪污受贿的反腐败专门机构。中国政府公布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就严格禁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反腐败问题,但尚未有效遏制腐败。究其原因在于当前反腐败存在廉政文化没有深入人心、惩处不一、监督不到位、反腐随意性与随机性较大等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制度建设惩治与预防腐败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反腐败策略。对1982年至2018年中纪委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显示,我国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总体上经历了"斗争—建设—治理"的模式变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制度"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兼容性、实效性逐步提升。对相关制度文本的发文主体、内容和引用关系的分析表明,我国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以中央权威为核心的组织体系,但多主体合作的协同性特征日趋明显;反腐败制度的侧重点从对个体的道德约束发展为对权力的法律规制;基本制度的优化和派生制度的拓展同步推进,制度体系的结构不断优化。制度的贯彻落实从单纯依靠自律向自律他律并重转变,执行主体和监督责任界定日益明晰,多部门协同推进制度实现渐成趋势,制度体系逐渐呈现系统运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针对遏制腐败的难点和新出现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从改革体制、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入手,建立一套反腐败的预警和治理机制。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针的要求,在继续抓紧反腐败治标的同时,逐步加大治本力度。从产生腐败的根源上来看,权力的存在使腐败成为可能;个人私欲的膨胀促使腐败的发生;监督不力降低了腐败的风险和代价。因此,限制权力、抑制私欲、强化监督,是遏制权利腐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腐败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官场边腐边升的现象更是毒化了政治生态,客观上导致了"官场逆淘汰"。治理与防范腐败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表明,与腐败作斗争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反腐败的根本措施是制度建设,即建设现代国家廉政体系。中国特色国家廉政体  相似文献   

17.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的最好制度之一,但必须要慎之又慎,否则会遭遇不可预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一、官员财产公开是防治腐败的最好措施胡锦涛同志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将反腐败提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足见党中央对反腐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党的文献中,历史上用"生死存亡"来形容党所处的环境只有两次。第一次是遵义会议,当时  相似文献   

18.
腐败的“制度——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行为研究与制度研究,从动态研究与静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得到个体腐败的"制度—行为"模型。腐败行为是行为主体与制度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制度在需要、动机、风险决策三个阶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引发腐败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反腐败要从制度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19.
吴波 《湖湘论坛》2010,23(2):13-19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腐败生成和发展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是不可忽略的:对外开放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不完善。在确认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未来10年间,我国腐败将依然处于高发的态势,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这是综合分析各种影响腐败因素基础上的一个基本判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和发扬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和加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0.
腐败不得人心,腐败亡党亡国。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同腐败现象作了坚决的斗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党能够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人民的支持,克服腐败现象。”这是党心所向,这是民心所愿。  对腐败和反腐败这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也就是在认识上要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一要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地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十五大以来反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