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岸关系》2006,(8):1-1
今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时明确指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主张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提出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构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时代潮流;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始终是台湾民众的主流民意,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符合台湾同胞的期盼。当前,海峡两岸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是海峡两岸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客观要求。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4,(9):4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国家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台湾存在发生重大“台独”事变的可能性,我们必须客观、全面,辨证地认识和把握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反对和遏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重新执政周年两岸关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在台湾重新取得执政权一年来,两岸关系呈现“总体形势大幅好转”。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于促进两岸繁荣稳定、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该理性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仍面临一些变数。  相似文献   

4.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全局,而发展两岸关系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福祉。但是,台湾问题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当前台湾岛内日趋严重的"台独"现象,给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两岸关系仍然在曲折中艰难前进。鉴于当下严峻的台海局势,我们要以"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为宗旨,立足两岸实际,采取务实、灵活的两岸政策,通过完善涉台立法、加快两岸经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交流、以党际交流为切入点加强两岸政治交流等多个渠道来推动两岸交流形式的多样化、实效化。  相似文献   

5.
2012年1月,两岸关系在台湾两项重要选举中经受住了考验,“九二共识”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台湾主流民意的支持。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着保持正确方向、巩固深化和平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的良好机遇。但毋庸讳言,随着国际形势、岛内局势的变化,两岸关系发展的瓶颈、难点也将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6.
<正>10月2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在美国纽约侨界招待会上发表演讲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府在两岸关系上的主要考虑是"谋求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王毅主任还就为什么要谋求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怎样谋求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如何保证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稳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根  相似文献   

7.
正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就两岸关系形势和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交换意见。2日至3日,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两岸各界人士围绕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台湾主流媒体一致认为,此次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及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对继续保持国共两党高层互动、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对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同胞利益福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重要意见。他指出,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胡锦涛强调,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发展和稳定,必定造福两岸同胞;台独分裂活动,有害于两岸发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两岸领导人这一跨越66年的首次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必将载入两岸关系史册。两岸双方以相互尊重和建设性的态度,围绕推进和平发展、致力民族复兴的主题,就两岸关系相关问题坦诚交换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台湾各界对这次历史性会面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会面推动两岸关系进入新阶段,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民调显示,多数台湾民众支持这次会面,认为这有利两岸关系和台湾未来。  相似文献   

11.
正1月16日,岛内政治力量激烈角逐的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执政的国民党在选举中大败,民进党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并获得台湾地区民意代表机构过半席次。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也给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带来重大影响。两岸各界都在关注,民进党当局如何处理两岸关系、维持两岸关系现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和势头能否保持下去,未来四年两岸关系将走向何方?当前,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保持两岸关系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台湾民意有三个层次:一,"台湾民意"有"一般意见"与"政治态度"之分,是可以改变的、多元的;二,"台湾主流民意"有具体问题与总体发展之分,当前涉及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的主流民意有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维持现状以及"台湾认同"等;三,"台湾认同"的形成有其国际因素、内部因素以及大陆因素,它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等同于政治态度,"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并不一定互相对立。研究台湾民意的重点在于研究"台湾认同",需要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4,(6):20-21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7日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领的大陆访问团,并发表重要讲话。台湾各界对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朱立伦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承先启后的历史性会见,具有为未来两岸关系导航的重要作用,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台湾舆论认为"习朱会"具有承先启后的深远影响台湾舆论积极评价、充分肯定"习朱会"的重要意义。台湾《联合报》评论称,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6年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总书 记胡锦涛关 于新形势下 发展两岸关系的四 点意见对当前台湾 局势和两岸关系形 势作出了一个重要 判断。他在讲话中 指出:"当前,两岸 关系中出现了一些 有利于遏制'台独' 分裂活动的新的积 极因素,台海紧张  相似文献   

16.
2000年3月18日,台湾现任领导人陈水扁上台,主张“台独”的台湾民进党成为执政党,这对台湾政局、两岸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两年过去了,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以及围绕台湾问题的美国因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怎么看待当前的台湾政局?如何判断当前的两岸关系形势?  相似文献   

17.
刘波 《两岸关系》2003,(9):17-18
当前,两岸关系的基本 格局和发展趋势没有 改变;台湾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日益增强;台湾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不得人心。由于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  相似文献   

18.
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取得一系列新成果。提出做好新形势下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解决好台湾问题,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做好  相似文献   

19.
<正>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这是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根据对台工作实践,针对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变化,我们党和政府相继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  相似文献   

20.
赵博  陈键兴 《台声》2014,(12):21-21
<正>11月12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北京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会面,就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和推进两岸关系发展有关问题交换意见。张志军表示,今年以来,两岸关系继续保持和平发展势头,取得了积极成果,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两岸双方要珍惜成果,坚定信心,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道路上克难前行。要在巩固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