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亦称黔东省政府)旧址,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南约四十公里处的谯家区白石乡土地湾,清同治八年(1869年),为田太俞所建的木质结构平房。正房两边立有厢房,形似撮箕,前有朝门。正房前壁的木雕花窗,刻有花草禽兽,栩栩如生。正房和厢房屋顶用青瓦覆盖,脊上为青瓦堆砌,屋脊正中砌一大“喜”字,字两边有立塑的飞鸽。屋后群山环抱,庭前碧溪穿流。 1934年7月,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沿河铅厂乡张家祠堂召开了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设在离张家祠堂三里远的白石乡土地湾。贺龙、关向应等同志当时就住在这里。从此,红三军结束了两年无根据地作战的局面,并为以后红二、六军团在木黄会师后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0年,国家文物管理局拨专款对土地湾“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进行维修整理。  相似文献   

2.
黔东特区与土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特区建立于1934年,它是贵州高原上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与土家族的革命斗争精神息息相关。土家族聚居在黔川湘鄂边境地区。贵州全省100万土家人口中,黔东地区占92万。而黔东地区以德江、沿河、印江、思南为最多。土家人民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尤其是在反抗军阀割据及国民党政府统治中,不畏强暴、英勇斗争,谱写出了光辉的篇章。一、土家人民的英勇斗争迎来了黔东特区的建立本世纪肥年代初,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开到贵州之前,位于黔东北的德江、沿河、印江、思南等县的土家人民大闹“神…  相似文献   

3.
在黔东革命时期,红二方面军对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进行了实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在黔东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红三军采取了吸收"神兵";实施比较正确的宗教政策;联合工商界,保护工商业发展;联合开明人士、分化瓦解敌人等统战政策,壮大了革命队伍,很快扩大了红三军的革命影响,对黔东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的开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入黔之前的1932—1934年的3年期间,在黔东北之道真、务川、德江、沿河、印江、思南等县的162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爆发了百余起神兵起义,数万贫苦的土家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男女农民,通力合作,假神自励,英勇顽强,拿起长矛大刀、斧头三角叉,杀向官僚军阀、地主恶霸,攻城陷镇,撵官夺权,除暴安良,废除苛捐,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广阔地带领导新式的农民战争,建立云贵高原上唯一的一块红色根据地——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5.
倒马坎位于川东南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峻岭乡。自古为川黔边区酉阳、秀山、沿河、松桃等县的交通要道。传说清代贵州提督花连布镇压乾嘉苗民起义,途经这崇山峻岭时,被起义军用乱石将其人马击落深山峡谷,倒马坎由此得名。 1934年,贺龙、关向应等率领的红三军开辟了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震慑了当地的反动统治集团。秀山县反动政府惧怕红军攻占秀  相似文献   

6.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在陕西、甘肃边界地区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赣西南崛起的一块工农武装割据区域,是与井冈山根据地同时创建起来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是赣西南"群众斗争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被陈毅元帅赋诗誉为"东井冈".东固革命根据地虽然独立存在的时间不长,地域范围也比较小,但它独特的斗争形式却丰富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宝库.是与"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方志敏式"齐名的"李文林式"的革命根据地,是创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8.
中篇(二)湘鄂西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由周逸群、贺龙、万涛、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湘鄂西中共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广大军民,通过武装斗争创建起来的。它以湖北省的洪湖地区为中心,由几块大小不等的根据地组成,包括洪湖、监利、沔阳、江陵、石首、公安、潜江、天门、京山、汉川、华容、汉阳、应城、云梦、孝感、南县、安乡等县大部分地区或一部分地区在内的洪湖革命根据地;鹤峰、桑植、石门、慈利、  相似文献   

9.
李清 《传承》2008,(2):12-14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赣西南崛起的一块工农武装割据区域,是与井冈山根据地同时创建起来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是赣西南"群众斗争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被陈毅元帅赋诗誉为"东井冈"。东固革命根据地虽然独立存在的时间不长,地域范围也比较小,但它独特的斗争形式却丰富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宝库,是与"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方志敏式"齐名的"李文林式"的革命根据地,是创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0.
中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实行“宁汉合流”。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受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进入低潮。为了保存革命力量,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通过举行一系列武装起义,不久,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光辉节日,省委党史研究室包晓峰同志从2000年下半年起,走访了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8块红色根据地。它们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中央根据地;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领导的广西左右江根据地;贺龙、任弼时、关向应领导的湘鄂西根据地;方志敏、邵式平、黄道领导的闽浙赣根据地;徐向前、张国焘领导的鄂豫皖根据地;刘志丹、谢子长、徐海东、程子华领导的陕北根据地;杨善集、王文明、冯自驹领导的琼崖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刘发生 《新重庆》2005,(4):47-48
1934年,年仅28岁的黄治安受贺龙同志派遣,从红三军回到家乡秀山巴盘乡(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三合村),组建巴盘苏维埃政府.建立农民革命武装,组织土家山寨群众抗兵抗粮、抗捐抗税,维护行商利益和村民安全,保卫红色政权,深得穷人拥戴,为巩固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4月中旬,黔东大地春江水暖。记者一行来到了铜仁,在江口县参加“铜仁地区全区人大理论研讨暨宣传工作会议”后,走访了思南、沿河、德江等县(自治县)。素有“黔东门户”美誉的铜仁地区位于贵州东北部,地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4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68%,辖八县一市一特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深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在此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这一光辉的思想为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解放战争时期,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过程中,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借鉴土地…  相似文献   

15.
百年·记忆     
《小康》2021,(13)
正【1930】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党的六大以后的两年间,党中央加强了对各地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作的领导,使工作获得巨大发展。到1930年3月,全国红军已有13个军、6.2万多人。在毛泽东等领导的赣西南、闽西根据地以外,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还有湘鄂西、鄂豫皖、  相似文献   

16.
<正>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国家政治保卫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公安机关正式产生。它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行使国家警察机关的一切职能。一、国家政治保卫局建立的历史背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进入了创建红军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时期。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30年,在全国先后创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在各根据地建立之初,先后建立起各级工农民主政权——工农革命委员会,下设“肃反委员会”,这是在根据地与在上海保卫中共中  相似文献   

17.
宗帅 《传承》2013,(12):32-33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以湖北洪湖为中心、包括湘鄂两省西部交界广大地区的一块较为稳固的根据地。在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中,其开展斗争时间早,坚持斗争时间长,影响地域范围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等根据地的斗争,是红二方面军的发源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宗帅 《传承》2013,(14)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以湖北洪湖为中心、包括湘鄂两省西部交界广大地区的一块较为稳固的根据地。在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中,其开展斗争时间早,坚持斗争时间长,影响地域范围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等根据地的斗争,是红二方面军的发源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探索建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在红色首都瑞金两次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预演.之后,苏维埃运动如同星星之火,在革命根据地普遍开展起来.当时的重庆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苏维埃...  相似文献   

20.
习仲勋在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创建陕甘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决策。他制定了创建南梁根据地的策略,从南梁实际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南梁的政策,使得南梁得以繁荣和巩固,最终“硕果仅存”,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全国抗战的出发点;南梁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基本经验对当时其它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