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对确无行走能力不能到选举大会会场投票的选民,可以设立流甜投票箱.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带领监票人到其住所进行投票。流动投票应当在选举日进行并完成。”由此可见,流动票箱仅限于因年老、伤病、残疾等原因不能到选举大会会场或者投票站投票的选民。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票箱设立过多,滥用流动投票箱:少数工作人员违反选民意愿.主动为选民写选票,干涉选民投票等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选举的合法性、权威性、严肃性。  相似文献   

2.
滕修福 《江淮法治》2011,(17):47-47
据报道,河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正案草案规定,按规定程序选聘到本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户籍不在本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其他专业特长.本人中请参加选举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可以列入选民名单。  相似文献   

3.
许霞 《法制与社会》2010,(23):201-202
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各家学者对选举权的关注和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本文总结阐述了关于选举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并引入密尔的选举权思想,以此来探讨和解决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存在的问题,确保村民选举权的有效实现。最后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实行竞选制度,完善选民投票方式和执行详细的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等措施来完善村民选举。  相似文献   

4.
李民  武清海 《江淮法治》2014,(19):39-39
8月24日,亳州市古井镇吕楼村村部人头攒动,异常热闹,569名村民聚集一堂,踊跃参加第九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选举吕楼村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在这次选举中,一些自然村的村民总认为自己所在自然村比较大,村委会成员就应该是他们自然村的人。"吕楼村选民高照祥告诉笔者,"通过‘观察团’成员、区人大代表曹秀臣多方做工作,我们才明白只有顾全大局,全盘统筹,才能建设美好新农村,这样的领头雁才是群众的贴心人哪!""这次选举中,镇里来了‘观察团’现场监督,让选举过程更加公开、民主、依照法律进行。  相似文献   

5.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近年来,在村民委员会选举过程中出现了贿选、拉帮结派、暗中威胁、伪造虚报、撕毁选票、抢夺票箱、攀比公益捐助、违法行政行为、非法组织介入等妨害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影响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治理妨害行为,法律规制是关键,通过修订立法、规范程序、完善对妨害行为的惩治规定、建立司法救济制度来构建遏制这种行为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6.
2005年,安徽省村民委员会将全面换届选举。2005年3月18日,是安徽繁昌县村委会的选举日。当天,记者来到繁昌县峨山乡凤形村,现场目击该村的选举。  相似文献   

7.
刘光汉 《中国法律》2007,(1):32-33,97-99
一、选举委员会的背景及功能 由于特区政府政制发展专责小组第五号报告书去年12月21日被立法会否决,2007年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继续沿用原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该办法的规定,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以下简称“选委会”)选出,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选委会每届任期五年。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濉溪县某村村民委员会进行选举,村民白某与张某均参加竞选。在选举的前一天中午,张某将白某约至吴某饭店内,在昊某作保下,张某退出选举,为此让白某支付其为参加选举所使用的费用5800元,白桌表示同意。白某顺利当选为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张某落选。事后,张某多次通过吴某向白某追要选举活动开支费用,白某予以拒绝,并否认此事。张桌恼羞成怒,与其弟张某某商议,要教训一下白某。  相似文献   

9.
村民享有选举村委会成员的法定权利,但村委会选举实践中村民选举权利常常受到各种主体的非法侵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选举诉讼救济机制的缺位。我国现行法律对村民选举权利救济制度的规定极不完善,应尽快将诉讼机制引入到村委会选举中,加强对村民选举权利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对村民委员会有关问题的调查高杰目前,全国有福建、浙江、甘肃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制定了实施办法,福建、江苏、辽宁三省的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村委会选举办法...  相似文献   

11.
石经海 《法学杂志》2003,24(4):54-55
我国当前关于村委会选举的法律在保障村委会选举问题上存在严重不足,已阻碍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和村委会选举的发展,因而亟需予以立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选举制度是人大制度的基础,而目前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在选举组织、选区划分、候选人的提名和资格审查、竞争性、选民的利益动机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机制,如成立固定的选举委员会,改变目前的选区划分办法,改进提名推荐工作,增设代表资格审查,引入竞争机制,强化选举与选民之间的利益联系,逐步扩大直选范围等。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 为了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村民自治制度的设计,村民会议是村级最高决策形式,但是,在很多地区村民会议难以发挥作用,而村民代表会议正在取代村民会议成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那么,村民代表的选举就至关重要了,他们的选举不仅要符合法律的条件,而且还要符合一般的道德标准,否则其权力的运用以及其做出的决定会对村庄民主造成重大的损害。同时也会给村民自治带来负面影响。要克服上述困境,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公民教育,完善代表选举制度,探索出更合理的选举办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村民自治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进行,其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在村民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而围绕村委会的选举及其成员的产生等现实问题,广大农民群众以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高贵品质,创造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民主程度较高的选举模式。尤其是"海选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为村民合法权利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关于修改(上海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草案)》,决定对《上海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七条第四款修改为:"已经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原本村村民,仍在本村居住或者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特征之一。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改革完善人大选举制度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 为了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出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19.
自1982年宪法确认了由广西部分农村地区自发组建的“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对村民委员会组织、功能和选举方式作出明确规定,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施行以来,  相似文献   

20.
陈宏亮 《法学家》2005,(5):137-141
村民民主选举制度是保证村民实现民主的基本步骤.在村民选举过程中,应当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村民选举中的法律地位,理顺和协调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文章主要从选举过程和日常工作的两个阶段,分析了在实践中存在的两委关系无法理顺的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两委关系不程序的根源探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