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是一个意义的存在,意义世界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意义治疗理论主张人通过创造的价值、体验的价值、态度的价值来构建生命的意义感以促进心理健康。意义治疗在警务救援人员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途径主要包括:通过树立工作目标超越自我,在救灾工作中实现创造性价值;在支持性人际互动中获得经验性价值;在困难和挫折中领悟态度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这次汶川“5·12”大地震救援任务之艰巨,现场情况之复杂,超乎想象。面对严峻考验,公安消防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的部署,以科学的指挥、团结的力量、坚定的信心、无畏的勇气和超常的付出,打赢了这场世人瞩目的硬仗,在中国消防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这一胜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可贵,教训亦应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紧密围绕我国突发气象灾害后的心理干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从开展心理干预的必要性、现状及问题和应采取的主要对策等方面提出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对于减少突发气象灾害损失,重建灾后美好心灵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视对抗震救援人员心理危机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至今,已有数十万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务人员、青年志愿者等赶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们与时间赛跑、同死神较量,抢救出一个又一个生命,与灾区人民一起擎起了抗震救灾的大  相似文献   

5.
治安灾害事故是否包括犯罪分子故意制造的火灾、爆炸、投毒等灾祸,一直是界定这个概念的焦点。从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通过分析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治安灾害事故应包含犯罪分子故意制造的灾祸。  相似文献   

6.
新闻管理在灾害事故应急处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喉舌”作用、争取社会捐助的媒介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作用、舆论引导作用、以及传播防灾自救知识等作用。要做好灾害事故应急处置中的新闻管理,应当尽快制定《新闻法》,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新闻媒体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完善有关灾害事故报道的新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治安灾害事故是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行为,违反治安行政管理法规或其他有关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其特征是主观过错性、行为违法性、后果严重性、危害社会性。事故处置的具体对策有:维护现场秩序;抢救伤员、物资;注意现场动态;开展事故调查;追究责任;做好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8.
减灾防灾的制度安排,决定着灾害救援和重建的成效,也是重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提高的关键。"举国体制"是我国抗震救灾可操作性强、反应灵敏、效率高的法宝;举国体制,表现的是一种工作机制,然而体现的更是一种政治实力,它与现行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举国体制是被灾害救援与重建过程的实践证明了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灾害事故管理体制尤其是应急处置的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剖析当前我国应急处置管理体制存在的几个问题,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对我国应建立统一、高效、规范的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管理体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最初将军事权的运行场域限定在抵抗侵略和保卫国家等传统安全事项上。如今美国逐渐加大了动用联邦军队协助地方政府进行灾害救援的力度。但其军事权运行的法律依据、启动程序、指挥体制和基本原则,都与传统安全威胁下军事对抗活动中军事权的运行机制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综合减灾立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建立《综合减灾法》的背景 ,探讨了《综合减灾法》的作用。在国外综合减灾立法的基础上 ,全面探讨了中国《综合减灾法》的编研框架  相似文献   

12.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中被告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作为第三人制度的一种,其主要功能就是扩大诉讼解决纠纷的能力,实现诉讼经济.以两造对立的诉讼结构为基础,以诉讼合并理论为视角,对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起主参加诉讼之被告予以分析可以看出:主参加之诉的被告的确立,是以本诉的双方当事人为共同被告,还是以本诉的一方当事人为被告,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实现查明案件事实,实现纠纷的一次性解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总体趋势虽然在转好,但仍然呈现出交通事故总量大、死亡人数多的特点。为切实改善这种状况,应借鉴国外经验,在我国构建区域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服务体系,提高交通事故信息传递、现场急救和急救转运等方面的综合反应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关系到罪与非罪、量刑轻重、事后赔偿数额等重要问题,需要进行细致、严谨的审查。作为一种证据,审查应当从程序及实体上进行,确保其能够真正客观体现事故的全部内容。在新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鉴定人员的出庭也给交通肇事案件的公诉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对交通肇事“逃逸”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刑法》第 1 3 3条“逃逸”二字的理解 ,学界和实务界都存在分歧。分歧的焦点在“逃逸”是指逃避法律追究还是逃避法律救助义务这一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内容上。文章阐明了作者观点。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增设了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并就如何反对、制止家庭暴力进行了明确规范。婚姻家庭属于私人生活领域,必须基于受害人的请求,警察才能介入家庭暴力;也必须在受害人的请求下,公安机关才可依照有关规定对加害人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17.
与目前正在发生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相适应,我国城市居民也在逐步完成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化,社区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对人们婚姻家庭问题的干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司法介入中国足球“黑哨”问题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黑哨”具有社会危害性,并已达到了犯罪程度。面对足球“黑哨”问题,司法应该介入。中国足球协会名为社会团体法人实为足球运动管理机关,它被赋予了部分行政管理职能。足球裁判的法律地位应为国家工作人员。吹“黑哨”的足球裁判主要涉嫌受贿罪以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外国刑法都把体育竞赛中的贿赂行为作为犯罪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9.
刑法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加重处罚情节,其用意主要是用重罚来督促肇事者及时救助伤者,而非单纯威慑肇事者不要逃避法律追究。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界定,不符合刑法立法本意。应将"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解释为"肇事犯罪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跑的行为,但是行为人已经有效履行救助义务或者因个人无法抗拒的因素不能救助的除外"。  相似文献   

20.
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疏忽大意的过失及过于自信的过失作了心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