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社会的发展已经历史地把法制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放到了同一时空之中,这就使法制建设不能不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性、复杂性不但为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课题,并且又将法制建设带到了更高的基点。现实急迫地需要法学理论工作者从宏观战略角度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与立法工作同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经济法理论研究,使经济法科学更好地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本刊编辑部、武汉社会科学研究所将于1985年3月联合召开“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着重讨论如何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保障企业增强活力、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的关系的问  相似文献   

3.
较大的市的申报和审批实质上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分权、立法资源的重新配置等宪政问题。东莞作为一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积极申报较大的市,提出了一个地方立法体制改革的新问题。应该通过修改《宪法》、改革地方立法体制来统一解决地级市的地方立法问题。如果暂不修改宪法,应当修改《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等,由立法法明确地级市申请获得地方立法权应具备的条件、具体规定申报、审批和救济程序,并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划定其立法权限。在暂不修政《宪法》的情况下,应由权力机关统一配置立法资源;明确中解决地方的立法权限;地方立法体制改革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与行政区划调解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乔棣 《中外法学》1991,(2):21-25
<正> 为适应各自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于1988年6月,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以下简称《租赁条例》),苏联于1989年12月颁布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关于租赁的立法纲要》(以下简称《租赁法》).两国通过立法,用租赁合同形式确立了所有者(出租方)与经营者(承租方)完全平等的民事法律地位,保证经营者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促进生产的发展.但两国具体情况不同,在立法上也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中加快经济立法,首先必须加强对经济立法工作的规划。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原有的《1982—1986年经济立法规划》,对于以往规划和协调我国的经济立法工作曾经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情况的变化,而且规划的期限行将届满,因此,建议在总结这个规划执行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改革的新形势,制定出我国《1986—1990年经济立法规划》,使经济立法工作更好地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经济立法涉及的面广、量大,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经济法部门的形成轨迹呈现为:以经济立法为主线,按照经济法规→经济法规体系→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经济法的进路逐步发展.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6年《民法通则》、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颁行对经济法立法的初始化、外延的清晰化、内涵的现代化影响深远,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经济法部门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法部门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按预期、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的规划性,与体制改革、立法技术、其他法律部门关系协调与同步的渐进性,按标准、多层次、有体系的整合性.  相似文献   

7.
<正> 在我国当前蓬蓬勃勃地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这是指引、保障这场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力量。邓小平同志今年元月指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需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不仅阐明了法制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紧密关系,并且阐明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法制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和法织形(?)等内容。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除了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我刊于今年第一期发表了题为《法制建设必须为改革服务》的评论,并从第二期开始增辟“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法制建设”专栏。为了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第四期我们发表了潘念之同志的《从经济体制改革谈经济法》专论。这篇文章,按“决定”精神,较全面地论述了有关经济法的若干理论问題。这期开始,我们就经济法的概念、主体、调整对象,我国经济法的体系、性质、作用和经济立法等问题,将陆续发表文章。欢迎来稿,深入进行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共同为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法制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国家立法机关要加快经济立法。”这不仅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要积极进行经济立法,保障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而且也要求作为地方权力机关的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积极制定地方性经济法规,为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我国十四年金融立法的成绩与问题本着金融立法为金融体制改革服务的方针,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4年我国金融立法较之前一时期有了很大发展。这一时期,由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专业银行以条例、规章、办法、报告、通知等形式制定的金融规范文件数以千计,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国家金库条例》等十多件。这些规范文件联系金融体制改革实际,把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提出的改革方针、政策、措施具体化、规范化,对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巩固金融体制改革成果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这一时期我  相似文献   

11.
关怀 《法学》1983,(10)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各个领域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将促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与此同时,适应四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我们也正在不断加强经济立法。经济立法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又是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武器,因此,经济立法与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现仅就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立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86,(4)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稳步地顺利展开,这场深刻的改革使经济领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促动着文化领域的同步前进。但为什么文化体制的改革虽着手较早,而收效不大呢?我认为,文化领域缺乏法律调整,是重要原因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立法已成为国家立法活动的重要议事日程。国家先后制定经济法规一百七十余个,国务院还颁布了经济合同仲裁条例,并依  相似文献   

13.
<正> 国家所有权问题,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民事立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因而应该受到我国法学界的高度重视。马克思曾经在《剩余价值学论史》中,引证了孟德斯鸠的“法律的精神就是所有权”的名言,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确切地说,所有权就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是法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所以,在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解决国家所有权这一重大理论课题,是我们法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与制定民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的阶段。《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全面改革制定了纲领,勾画出了蓝图,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法律和法学是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对法律的制定和法学的研究提出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民法是我国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也是我国法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它与经济体制的关系非常密切。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民法在更加广泛的经济生活领域内发挥作用;而民法制度的逐步完备,又将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经济体制改革与民法科学  相似文献   

15.
致读者     
<正>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组织我国法学界的同志们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各个法学学科的研究工作,及时反映各个法学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促使我国法学尽快地繁荣起来,《中国法学》决定从今  相似文献   

16.
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搞活企业需要通过经济立法手段。而搞好这方面的经济立法,除了总结改革实践的经验以外,还必须加深对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的研究。本文想就企业立法的几个理论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1、搞活企业的关健,就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指出的,“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  相似文献   

17.
完善刑法立法的指导思想与确立刑法体系,是决定能否搞好完善刑法立法的重要关键,也是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的首要问题。完善刑法立法的指导思想,首先应该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发展与完善后的刑法,应该是一部更加完备、明确具体和更符合实际需要的刑法典。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需要法律的发展变化,法律的发展变化是为了更好地保卫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这正是法律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重要表现。所以,刑法立法的完善程度,应取决于客观实际发展规律的需要。刑法体系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等情况的反映,一部刑法采用什么样的体系,如何安排它的内容,是有深刻的政治内容的,现在我国刑法体系采用的形式是《刑法》的组成和之后公布的《刑事决定》以及经济法规和行政法规中所作的《刑事规定》。这是由我国历史发展条件所决定的,是必要的。但在完善刑法立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86,(1)
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国蓬勃展开,它不仅引起了经济管理体制的深刻变化,也给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在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及党的政策指导下,运用法律手段指导促进改革、保护初见成效的改革成果,是地方立法工作的当务之急,我国1982年《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强调了立法工作中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原则,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它们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我国监察工作的实践,通过《条例》的主要规定和50年代行政监察立法的比较,探讨其对行政监察立法的发展.指出《条例》适应当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特点,确立了符合现行法律制度和行政监察体制的监察机关领导体制、监察对象及监察机关的职权.《条例》的颁布必将促进和推动我国政府的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20.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有关公民个人财产继承的单行法。它对公民个人财产继承作出了法律规定,是我国民法的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继承法》的制定、颁行不仅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经济生活的大事,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特别是民事立法的又一重大成就。它标志着我国民法的立法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当前,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继承法》的施行,对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党和国家确定的总任务、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继承法作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即财产转移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是该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决定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的巩固服务。恩格斯曾指出,“民法准则只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